《中藥大辭典》:蔓烏頭
別名
細莖蔓烏頭(《東北植物藥圖志》),雞頭草(《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
出處
《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蔓烏頭的塊根。秋季采挖。以清水漂洗三日,每日換水二次,切片,曬干。
原形態
多年生蔓生草本。塊根倒圓錐形。莖長1~3米,纏繞上升或彎曲。葉片闊卵狀五角形,具柄,3全裂,裂片卵狀披針形,有缺刻,中央裂片3淺裂,側生裂片不等地2裂。總狀花序頂生,密被伸展的白色柔毛;花藍紫色,具短梗;萼片5,花瓣狀,上面一片大而呈盔狀;花瓣2;雄蕊多數;心皮3~5,無毛或稍有毛。蓇葖果。
生境分部
生于高山林邊、草地。分布東北。
性味
性溫,味麻,有劇毒。
功能主治
①《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鎮痛鎮靜藥,治神經痛、風濕痛。"
②《吉林省藥用植物名錄》:"祛風,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分;或浸酒,外用:研末或磨涂患處。
備注
本品在東北地區作草烏入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蔓烏頭
英文名
Root of Twining Monkshood
出處
出自《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蔓烏頭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volubile Pall. Ex Koell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殘莖,以清水漂洗3d,每日換水2次,切片,曬干。
原形態
蔓烏頭,多年生草本。莖纏繞,無毛或上部疏被反曲短柔毛,有分枝。葉互生;莖中部葉有長柄或稍長柄,柄長為葉片之半或2/3;葉片五角形,長7-9cm,寬8-10cm,基部心形,3全裂,中央全裂片R 狀卵形,漸尖,近羽狀深裂,二回裂片約3-4對,最下面的二回裂片較大,狹菱形,有三角形小裂2-3,上部的二回裂片小,狹三角形或狹披針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片達基部,上面疏被緊貼的短柔毛,基部無毛或幾無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3-5朵花;花序軸和花梗密被淡黃色伸展的柔毛;基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小,線形;花梗長2-3.8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以上;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藍紫色,外面被伸展的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1.8-2.7cm,自基部至緣長1-1.5cm,下緣稍向上斜展,側萼片長1-1.5cm;花瓣2,無毛,瓣片長6-10mm,唇長約3-5mm,距長1.5-3mm,向后彎曲;雄蕊多數,無毛,花絲全緣;心皮5,被伸展的短柔毛。蓇葖果長1.5-1.7cm。種子多數,狹倒金字塔形,長約2.5mm,生橫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草坡或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
性味
溫;辛;大毒
歸經
肺;肝經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止痛;止痙。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神經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0.6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磨涂;或浸酒搽。
禁忌
使用時應嚴格掌握劑量,孕婦禁服,酒浸劑只宜外用。
各家論述
1.《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鎮痛鎮靜藥,治神經痛、風濕痛。
2.《吉林省藥用植物名錄》:祛風,散寒,止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