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磨盤根
出處
《廣西中藥志》
來源
生境分部
產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
干燥根呈圓錐形,粗大,長達15厘米,徑約2厘米,有分枝,表面土黃色,皮孔橫列,支根痕呈點狀突起。質韌,斷面白色,纖維性,皮部較厚,與木部易于分離。
性味
甘淡,涼。
①《陸川本草》:"味淡,性涼。"
②《南寧市藥物志》:"甘,平。"
③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苦,平,無毒。"
歸經
①《陸川本草》:"入腎。"
②《廣西中藥志》:"入脾、肺、膀胱三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開竅,活血。治咳嗽,淋濁,泄瀉,中耳炎,喉蛾。
①《陸川本草》:"利水,去膀胱濕熱。治耳鳴,耳聾,淋濁,痔瘡。"
②《南寧市藥物志》:"散風,清熱,開竅活血。治咳嗽,瘧熱,跌打,淋濁,肚痛,泄瀉。’
③《廣西中藥志》:"治五癆七傷,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復方
①治痔瘡:磨盤根五兩,水煎濃,服一茶杯許;余,藥乘熱熏肛門,候溫則洗,一日熏五,六次。(《陸川本草》)
②治跌打損傷或體虛乏力:磨盤草干根二兩,豬腳一只,黃酒二兩。水燉服。
③治手足關節炎,瘡毒后期筋肉痿痹:磨盤草干根一兩,酒水各半燉服。
④治喉蛾:鮮磨盤草根一兩,水煎服;或加土牛膝、射干根酌量搗汁,泡童便服。
⑤治慢性中耳炎:磨盤草干根五錢至一兩,糯米一杯(或豬赤肉或豆腐適量)。水燉服。
⑥治牙齦潰瘍:唐盤草干根五錢,紅糖適量,水煎服;或鮮磨盤草根浸醋一小時,布包含在口里。(②方以下出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磨盤根
英文名
Root of Indian Abutilon
別名
磨盤草根、帽仔盾頭。
出處
出自《廣西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磨盤草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Sida indica L.]
采收和儲藏:4月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
磨盤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亞灌木狀草本,高1-2.5m。分枝多,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4cm,被灰色短柔毛和絲狀長柔毛;托葉鉆形,外彎;葉卵圓形或近圓形,長3-9cm,寬2.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不規則鋸齒。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達4cm,近頂端具節,被灰色星狀柔毛;花萼盤狀,綠色,直徑6-10mm,密被灰色柔毛,裂片5,寬卵形,先端短尖;花黃色,直徑2-2.5cm,花瓣5,長7-8mm;雄蕊柱被星狀硬毛;心皮15-20,成輪狀,花柱5,柱頭頭狀。果為倒圓形似磨盤,直徑約1.5cm,黑色,分果爿15-20,先端截形,具短芒,被星狀長硬毛。種子腎形,被星狀疏柔毛。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地帶,如平原、海邊、砂地、曠野、山坡、河谷及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錐形,粗大,長達15cm,徑約2cm,有分枝,表面土黃色,皮孔橫列,支根痕呈點狀突起。質韌,斷面白色,纖維性,皮部較厚,與木部易于分離,氣微。
化學成分
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樹脂醇(β-amyrin),生物堿(alkaloid)及脂肪,脂肪中脂肪酸組成主要有棕櫚酸(palmitic aicd 45.21%),辛酸(octanoic acid 20.66%),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 11.42%)及十八碳一烯酸(octadecenoic acid)。
性味
甘;談;平
歸經
腎;脾;肺;膀胱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通竅活血。主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瀉;淋證;疝氣;跌打損傷;耳鳴耳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復方
①治痔瘡:磨盤根五兩,水煎濃,服一茶杯許;余藥乘熱熏肛門,候溫則洗,一日熏五、六次。(《陸川本草》)②洽跌打損傷或體虛乏力:磨盤草干根二兩,豬腳一只,黃酒二兩。水燉服。③治手足關節炎,瘡毒后期筋肉痿痹:磨盤草干根一兩,酒水各半燉服。④治喉蛾:鮮磨盤草根一兩,水煎服;或加上牛膝、射干根酌量搗汁,泡童便服。⑤治慢性中耳炎:腳盈草干根五錢至一兩,糯米一杯(成豬赤肉或豆腐適量)。水燉服。⑥治牙齦潰瘍:磨盤草干根五錢,紅糖適量,水煎服;或鮮磨盈草根浸醋一小時,布包含在口里。(②方以下出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1.《陸川本草》:利水,去膀胱濕熱。治耳鳴,耳聾,消濁,痔瘡。
2.《南寧市藥物志》:散風,清熱,開竅活血。治咳嗽;瘧熱,膚打,淋濁,肚痛,泄瀉。
3.《廣西中藥志》:治五癆七傷,肺燥咳嗽。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