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木槿花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木槿花

別名

籬障花、清明籬、白飯花、雞肉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

來源

錦葵木槿屬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夏季晴日采摘盛開花朵,曬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用于痢疾,痔瘡出血,白帶;外用治瘡癤癰腫,燙傷。

用法用量

2~4錢;外用適量,研粉麻油調搽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木槿花

別名

梅花(《嶺外代答》),朝開暮落花(《綱目》),瘧子花(《群芳譜》),籬障花、喇叭花(《中國樹木分類學》),白花(《福建民間草藥》),藩籬花、豬油花(《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打碗花(《江西中藥》),燈盞花(《湖南藥物志》),白飯花、白面花(《福建中草藥》)。

出處

《日華子本草》

來源

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蕾,大暑至處暑間,選晴天早晨,花半開時采摘,曬干。

生境分部

產江蘇、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陜西等地。

性狀

干燥花卷縮呈卵形或圓柱形團狀,長約3厘米,直徑約1.5厘米。底部有灰綠色的花萼,表面密生細小絨毛,邊緣5裂。花萼外面有數條灰綠色的線形苞片。常有短花柄。花瓣白色,有5片或多數層疊,皺縮卷折。中間有黃色花蕊,系多數雄蕊聯合成圓筒狀,包圍雌蕊。質輕,微香,味甘。以朵大、色白者為佳。

化學成分

含皂草黃甙(saponarin)、肌醇( inositol)、粘液質。

性味

甘苦,涼。

①《日華子本草》:"涼。"

②《滇南本草》:"性微寒,味微苦,平。"

③《綱目》:"甘,平,滑,無毒。"

歸經

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厥陰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治腸風瀉血,痢疾,白帶。

①《日華子本草》:"治腸風瀉血,赤白痢,并焙入藥;作湯代,治風。"

②《綱目》:"消瘡腫,利小便,除濕熱。"

③《本草匯言》:"能除諸熱,滑利能導積滯,善治赤白積痢,干澀不通,下墜欲解而不解,搗汁和生白溫飲。"

④《本經逢原》:"紅者治腸風血痢,白者治白帶白痢。"

⑤《安徽藥材》:"治皮膚病。"

⑥《江西中藥》:"白花與山雅同煮食,能止鼻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鮮者1~2兩);研束,0.5~1錢。

復方

①治下痢噤口:紅木槿花去蒂,陰干為末,先煎面餅二個,蘸末食之。(《濟急仙方》)

②治赤白痢:木槿花一兩(小兒減半),水煎,兌白蜜三分服。赤痢用紅花,白痢用白花,忌酸冷。(《云南中醫驗方》)

③治吐血、下血、赤白痢疾:木槿花九至十三朵。酌加開水和冰糖欺半小時,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風痰壅逆:木槿花曬干,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湯下,白花尤良。(《簡便單方》)

⑤治反胃:千葉白槿花,陰干為末,陳米湯調送三五口;不轉,再將米飲調服。(《袖珍方》槿花散)

⑥治婦人白帶:木槿花二錢,為末,人乳拌,飯上蒸熟食之。(《滇南本草》)

⑦治療瘡癤腫:木槿花(鮮)適量,甜酒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細菌性痢疾:木槿花洗凈曬干,研末備用。每次2克,小兒酌減,每隔2小時服1次,3~5天為一療程。試治300例,癥狀控制者96.3%,一般服藥后體溫迅速下降,大便于2~3天內好轉。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木槿花

英文名

Shrubalthea Flower, Flower of Shrubalthea

別名

花、朝開幕落花、瘧子花、籬障花、喇叭花、白槿花、白玉花、藩籬花、豬油花、桐樹花、大碗花、碗蓋花、扁狀花、苦松花、水槿花、槿鈴花、新米花、飯湯花、旱蓮花、水昌花、槿樹花、M 花、扦金花、燈盞花、木荊花、芭壁花、木紅花、肉花、白飯花、白面花、白木棉花、白水綿花、白棉花。

出處

出自《日華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scus syriacu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選晴天早晨,花半開時采摘,曬干。

原形態

木槿 落葉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5-25mm,被星狀柔毛;托葉線形,長約6mm,疏被柔毛;葉片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cm,寬2-4cm,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花單生于枝端葉腋間,花梗長4-14mm,被星狀短絨毛;小苞片6-8,線形,長6-15mm,寬1-2mm,密被星狀疏絨毛;花萼鐘形,長14-20mm,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鐘形,淡紫色,直徑5-6cm,花瓣倒卵形,長3.5-4.5cm,外面疏被纖毛和星狀長柔毛;雄蕊柱長約3cm;花柱枝無毛。蒴果卵圓形,直徑約12mm,密被黃色星狀絨毛。種子腎形,背部被黃色長柔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

原產于我國中部各地。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臺灣等地,均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喜光,半陰亦能生長。對氣候、土壤適應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山坡、平地均可栽種。以向陽、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為好。

栽培技術 用扦插、壓條、分株繁殖等。通常用扦插繁殖:春季萌芽前剪取健壯枝條,截切15-20cm小段,直接插手田間,或在苗床上按行株距(30-40)cm×(5-8)cm,把插條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澆水,蓋草。當年幼苗長至80cm以上,于落葉后或次年春發芽前移栽定植。

田間管理 扦插成活后,除草追肥1次,以后6、8、10月淺耕除草各1次,在8月中耕除草后,須施人畜糞水1次。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多皺縮成團或不規則形,長2-4cm,寬1-2cm,全體被毛。花萼鐘形,黃綠色或黃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萼筒外方有苞片6-7,條形,萼筒下常帶花梗,長3-7mm,花萼、苞片、花梗表面均密被細毛及星狀毛;花瓣5片或重瓣,黃白色至黃棕色,基部與雄蕊合生,并密生白色長柔毛;雄蕊多數,花絲下部連合成筒狀,包圍花柱,柱頭5分歧,伸出花絲筒外。質輕脆,氣微香,味淡。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淡黃棕色。①苞片內外表面有多種毛茸,基部分布甚密。星狀毛及簇生毛2-15分枝,每分枝單細胞,稍扭曲,長21-301μm,壁厚,部分星狀毛中可見頂端鈍圓的分枝;單細胞非腺毛,長85-278μm,壁厚,部分稍扭曲。腺毛短棒狀,頭部由3-6個細胞組成,長39-79μm,寬24-43μm,柄單細胞,長13-32μm,寬16-27μm。外表面以星狀毛為主,內表面以非腺毛、二分枝簇生毛及腺毛為主。葉肉組織中草酸鈣簇晶甚多。②花萼外表面密布星狀毛和簇生毛,2-15分枝,每分枝單細胞,多扭曲,偶見頂端鈍圓狀分枝,長19-270μm。內表面上部邊緣密布明顯扭曲的非腺毛及二分枝簇生毛,形小,稍向內部則毛茸長度增加,可達750μm,基部密布細長單細胞非腺毛及長柱狀腺毛,非腺毛長可達1306μm,壁薄,平直或扭曲,腺毛頭部由17-26個細胞組成,長130-270μm,寬16-27μm,柄單細胞。葉肉組織中有草酸鈣簇晶。③花冠內外表面具律槌狀腺毛,頭部由6-15個細胞組成,長80-138μm,寬32-59μm,柄單細胞,長15-27μm,寬20-40μm,基部邊緣密布單細胞非腺毛及二分枝簇生毛,每分枝單細胞壁薄,長321-1730μm,寬16-30μm。葉肉組織中草酸鈣簇晶可見。④花粉粒圓球形,甚大,直徑108-210μm,外壁具鈍頭錐形刺狀雕紋,長26-33μm,具散孔。⑤花藥內壁細胞具條狀紋理。

化學成分

花含胡蘿卜素類色素:葉黃素-5,6-環氧化物(lutein-5,6-epoxide),隱黃質(cryptoxanthin),菊黃素(chrysan-themaxanthin),花藥黃質(antheraxanthin)。花瓣含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taxifolin-3-O-β-D-glucopyranoside),蜀葵甙元-7-β-D-吡喃葡萄糖甙(herbacetin-7-β-D-glucopyranoside),山柰酚-3-a-L-阿拉伯糖甙-7-a-L-糖甙(kaempferol-3-a-L-arabinoside-7-a-L-rhamnoside),飛燕草素-3-O-葡萄糖甙(delphinidin-3-O-glucoside),矢車菊素-3-O-葡萄糖甙(cyanidin-3-O-glucoside),矮牽牛素-3-O-葡萄糖甙(petunidin-3-O-glucoside),蹄紋天竺素-3-O-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O-gluco-side),芍藥花素-3-O-葡萄糖甙(peonidin-3-O-glucoside),錦葵花素-3-O-葡萄糖甙(malvidin-3-O-glucoside),飛燕草素-3-O-(6'-丙二酸基)-β-D-吡喃葡萄糖甙[delphinidin-3-O-(6'-malonyl)-β-D-glucopyrahnoside],矢車菊素-3-O-(6'-丙二酸基)-β-D-吡喃葡萄糖甙[cyanidin-3-O-(6'-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矮牽牛素-3-O-(6'-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petunidin-3-O-(6'-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蹄紋天竺素-3-O-(6’-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O-(6’-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芍藥花素-3-O-(6’-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peonidin-3-O-(6'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及錦葵花素-3-O-(6'-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alvidin-3-O-(6'-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花蕾含β-胡蘿卜素(β-carotene),葉黃素(lutein),隱黃質,菊黃質,花藥黃質,木槿粘液質(hibiscus-mucilage)SF。

藥理作用

花對致病大腸桿菌及痢疾桿菌均無明顯的抑菌作用。花煎劑口服對兔之毒性不大。動物試驗證明花粉有致敏作用。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30ml,水浴加熱5min,濾過,濾液供下列實驗用:①取濾液3ml濃縮至1ml,加鎂粉少量,混勻,滴加濃鹽酸數滴,可見大量氣泡產生,溶液呈紅色。(檢查黃酮甙)②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2滴,溶液呈黃綠色,日光下可見明顯黃綠色熒光。(檢查黃酮甙)(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煮沸5min,濾過,取濾液1ml,加費林試劑1ml,置沸水浴中加熱,可見大量紅色氧化亞銅沉淀產生。(檢查多糖)

性味

甘;苦;涼

歸經

脾;肺;肝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腸風瀉血;赤白下痢;痔瘡出血;肺熱咳嗽;咳血;白帶;瘡癤癰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鮮者30-60g。外用:適量,研末或鮮品搗爛調敷。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治腸風瀉血,赤白痢,并焙入藥;作湯代茶,治風。

2.《綱目》:消瘡腫,利小便,除濕熱。

3.《本草匯言》:能除諸熱,滑利能導積滯,善治赤白積痢,干澀不通,下墜欲解而不解,搗汁和生白酒溫飲。

4.《本經逢原》:紅者治腸風血痢,白者治白帶白痢。

5.《安徽藥材》:治皮膚病。

6.《江西中藥》:白花與山雅雀同煮食,能止鼻血。

7.《醫林纂要》:木槿花,白花肺熱咳嗽吐血者宜之,且治肺癰,以甘補淡滲之功。又赤白花分治赤白痢,以大腸與肺相表里,小腸與心相表里,凡痢,二腸濕熱也,以滑去滯,則愈矣。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