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泥鰍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泥鰍

別名

魚鰍

來源

鰍科動物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體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凈即可。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利尿除濕。用于急、慢性傳染性肝炎,水腫,皮膚搔癢,痔瘡下墜。

用法用量

2~3錢,每日3次,研粉服;或1~2兩燉湯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泥鰍

別名

鳛、鰍(《爾雅》),鰍魚(《本草拾遺》),和鰍(《泉州本草》)。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鰍科動物泥鰍的肉或全體。

原形態

體細長,長約15厘米,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尖,吻部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馬蹄形。唇軟,具有細皺紋和小突起,眼小。須5對;吻須1對,上下頜須各2對,吻須和上頜須之長均與吻長相等,下頜須外側的1對其長為上頜須長的1/2,而為內側1對的2倍。鱗極細小,圓形,埋于皮下,側線鱗150左右,頭部無鱗。背鰭Ⅱ7,無硬刺,起點在腹靖之前或相對。臀鰭Ⅱ5~6,起點在背鰭末端之后。腹鰭短小。尾鰭圓形,尾柄上下邊緣向外擴展。體背及兩側灰黑色,體部、頭部和各鰭上均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黑點,其它各鰭灰白色。

生境分部

棲于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靜水底層。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全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化學成分

可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質9.6克,脂肪3.7克,碳水化物2.5克,灰分1.2克;又含鈣28毫克,磷72毫克,0.9毫克。

肉的脂肪中,含脂肪酸1.3~2.5%。

全體100克中含維生素A-70國際單位,維生素A原90國際單位,維生素B1-30微克,B2-440微克,尼克酸4.0毫克。

性味

甘,平。

①《滇南本草》:"味酸甘。"

②《醫學入門》:"甘,溫,無毒。"

③《綱目》:"甘,平,無毒。"

歸經

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陰經。"

功能主治

補中氣,祛濕邪。治消渴,陽痿,傳染性肝炎,痔疾,疥癬。

①《滇南本草》:"煮食治瘡癬,通血脈而大補陰分。"

②《醫學入門》:"補中,止泄。"

③《綱目》:"暖中益氣,醒,解消渴。"

④《隨息居飲食譜》:"殺蟲。"

⑤《四川中藥志》:"利小便。治皮膚瘙庠,疥瘡發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燒存性入散劑。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復方

①治消渴飲水無度:泥鰍魚十頭(陰干,去頭尾,燒灰,碾細為末),干荷葉(碾細為末)。上二味等分。每服各二錢匕,新汲水調下,遇渴時服,日三,候不思水即止。(《圣濟總錄》沃焦散)

②治陽事不起:泥鰍煮食之。(《瀕湖集簡方》)

③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泥鰍燉豆腐食。

④治久瘡不愈合:泥鰍炙為末,摻患處。

⑤治上下肢肌肉隆起處腫痛:泥鰍合食鹽、冷飯拉搗敷患處。(③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⑥調中收痔:鰍魚同米粉煮奠食。(吳球)

⑦治濕熱皮膚起疹發癢:泥鰍、魚鰍串、側耳根、蒲公英。共燉湯服。(《四川中藥志》)

⑧治疥癬發癢:泥鰍、側耳根、魚鰍串、老君須、一枝箭。共燉湯服。(《四川中藥志》)

臨床應用

治療傳染性肝炎:取活泥鰍放清水中養1天,使其腸內容物排凈,然后用干燥箱烘干(溫度100℃為宜)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治療40例,24例自覺癥狀消失,肝脾腫大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3例自覺癥狀基本消失,肝緣在肋下0.5~1厘米以內,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麝濁1單位以下、麝絮"+"、腦絮"++");3例自覺癥狀基本消失,肝緣在肋下1~2厘米以內,肝功能改善;5例無效。曾將20例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分兩組對照觀察,結果泥鰍粉治療組7例臨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數為25.8天;保肝療法對照組4例臨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數38天。泥鰍粉對促使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比較明顯,尤以急性肝炎更為顯著;對肝功能其他項目的恢復,也較一般保肝藥物治療為快;對遷延型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較明顯的改善作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泥鰍

英文名

Oriental weatherfish

別名

鳛、鰍、鱃、泥鰍、委蛇、鰍魚、粉鰍、和鰍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鰍科動物泥鰍、花鰍、大鱗泥鰍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Gantor)2.Cobitis taenis Linnaeus3.Misgurnus miolepis (Gunther)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后,除去內臟,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1.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細小,圓形,埋于皮下。側線鱗116-170,背鰭2,7,臀鰭2,5-6。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

2.花鰍,體長4-12cm,為體高的6-7倍,為頭長的4-6倍,頭很側扁。眼間隔狹窄。吻頗長,眼小,側位而高,有小而直立兩叉須。鼻孔近于眼,背鰭無硬棘,始點為腹鰭前上方,胸鰭不達腹鰭,腹鰭不達臀鰭。尾鰭圓形。側線完全。鱗很小。背部及體側各有較大黑斑點一行,另有三行小點于體側上部,尾鰭上方有一明顯黑點,背、尾鰭有幾條黑斑,頭上有許多小黑點,有條黑紋由吻達眼。

3.大鱗泥鰍,體長而側扁。體長為體高的5-6.2倍,為頭長的4.7-6.2倍。頭長為吻長的2.1-2.8倍,為眼徑的4.1-8.1倍,口亞下位。須5對,最長1對口須末端達鰓蓋骨后緣。鱗埋于皮下,側線鱗102-107。背鰭2,6,不具硬刺。臀鰭2,5。尾柄較高,具明顯的皮褶棱。胸鰭距腹鰭很遠。尾鰭圓。肛門位臀鰭起點前。背部及體側上半部灰黑色,側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鰭、尾鰭具黑色小點。其他各鰭灰白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喜棲于靜水的底層,常出沒于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層富有植物碎屑的游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天氣悶熱時浮出水面呼吸,水干涸則鉆入泥土中一般2冬雌性成熟。6-7月產卵。雜食性。

2.喜居于泥底水質較肥的淺靜水中,以高等植物葉片為食。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江蘇、福建等地。

3.分布于我國長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屬湖泊、水體之中。

資源分布:1.我國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2.舂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江蘇、福建等地。

3.分布于我國長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屬湖泊、水體之中。

栽培

生活習性,泥鰍屬底層魚類,常見于底泥較深的湖邊、池塘、稻田、水溝等淺水水域。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時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鉆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對低氧環境適應性強。除了鰓呼吸外,還可以進行皮膚呼吸和腸呼吸。視覺很弱,但觸覺及味覺極為靈敏。雜食性,幼魚階段攝食動物性餌料,以浮游動物、搖蚊幼蟲、絲蚯蚓等為食。長大后,餌料范圍擴大,除可食多種昆蟲外,也可攝食絲狀藻類、植物根、莖、葉及腐殖質等。成鰍則以攝食植物食物為主。一般多為夜間攝食。水溫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攝食。

養殖技術,泥鰍生長發育到2齡后性腺成熟,雌醺身長度與懷卵量有關,體長20cm的雌鰍懷卵24000粒以上。卵徑1.2-1.5mm,黃色半透明,粘性卵。每年5-7月,水溫在18-20℃時為產卵盛期.多產在水草叢生的流水處。

鰍卵孵化時間的長短與水溫有關,當水溫為15℃時,孵出時間需要4天,當水溫25℃時,僅2天即可。初生魚苗,全長約3.7mm,吻端有粘著器官,可使魚體懸掛在魚巢上,依靠卵黃供自身營養。3天后,魚苗全長5.3mm,腰點出現,卵黃囊消失,開始攝食外界食物。這時可鈄魚巢移出孵化池。

泥鰍苗種培育分兩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為魚苗培育,將全長5.3mm的魚苗部育到10mm左右。第2階段是從1cm培育到3cm或更大。

飼養管理,泥鰍飼養管理大致分為孵化管理、魚苗管理、魚種管理、成魚管理等幾個時期。飼養3-4個月的魚種,何等長達100mm,體重可達11g;飼養1年后,體重可達15g。另外,泥鰍也可稻田養殖。也可與其他魚種混養。在養殖過程中可投喂含有魚粉、蠶蛹粉、米糠、麩皮等成分的混合飼料,以作補充。每日投喂1-2次。

化學成分

1.泥鰍肌肉含天冬氨酸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每100g肉中含水83g,蛋白質9.6g,脂肪3.7g,碳水化合物2.5g,灰分1.2g,鈣28mg,磷72mg,鐵0.9mg。脂肪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和十八碳三烯酸(calendic acid)。

組織含胺(spermine),亞精胺(spermindin),腐胺(putrescine)和尸胺(cadaverine)。

烘干泥鰍表皮含γ-丁內酯(γ-butyrolactone)。

泥鰍含多種酶:蛋白酶(protease),表型-6-磷酸葡萄糖酸脫氧酶(phenotype of 6-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磷酸葡萄糖變位酶(phosphoglucomutase),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還含胞嘧啶(cytosine),黃嘌呤(xanthine),腺嘌呤(adenine),鳥嘌呤核糖甙(guanosine),鳥嘌呤(guanine),嘧啶(pyrimidine),嘌噙堿(purine bases),核苷(nucleoside),核3苷酸(nucleotide),腺苷酸(adenylic acid),鳥苷酸(guanylic acid),尿嘧啶核苷酸(uridylic aicd),脫氧鳥苷酸(deoxyguanylic acid)。此外,還含F-型前列腺素(F-type prostaglandins),肌肉蛋白(muscle proteins),4-(2,4,6-三氯苯氧基)-N-乙酰苯胺[4-(2,4,6,-trichlorophenoxy)acetanilide]和4-(2,4,6-三氯苯氧基)甲酰苯胺[4,(2,4,6-trichlorophenoxy)formanilide],維生素(vitamin)A、B1、B2,和煙酸(nicotinic acid)。

2.花鰍,皮及粘液含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酯酶(esterase),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蘋果酸脫氫酶(malate dehydrogenase)及黃嘌呤脫氫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金屬離子有Na+、Fe2+、K+、Ca2+、Mg2+、Cu2+。皮還含-β-胡蘿卜素(β-carotene)。

3.大鱗泥鰍,含游離氨基酸的氮占總氮的15.2%,主要是谷氨酸(glutamic acid),賴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組氨酸(histidine),蘇氨酸(threon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和纈氧酸(valine);在總脂類中,中性脂類(neutral lipids)占57.85%,糖脂(glycolipids)占15.95%,磷脂(phospholipids)占26.20%,主要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離子有Na+、K+、Cl-、PO43-、Ca2+、Mg2+。此外,還含肌苷酸(inosinic acid IMP),腺苷酸(adenylinic acid,AMP),肌酸酐(creatinine)丁酸(butyric acid)及琥珀酸(succinic acid)。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脾;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益脾腎;利水;解毒。主脾虛瀉痢;熱病口渴;消渴;小兒盜汗水腫;小便不利;陽事不舉;病毒性肝炎;痔瘡;疔瘡;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50g;或燒存性,入丸、散,每次6-10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或生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煮食治瘡癬,通血脈而大補陰分。

2.《醫學入門》:補中,止泄。

3.《綱目》: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

4.《隨息居飲食譜》:殺蟲。

5.《四川中藥志》:利小便。治皮膚瘙癢,疥瘡發癢。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