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女婁菜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女婁菜

別名

野罌粟[昆明]、罐罐花、對葉草、對葉菜[貴州]

來源

石竹科女婁菜屬植物女婁菜Melandrium apricum (Turcz.)Rohrb.,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曬干。

性味

苦、甘,平。

功能主治

健脾,利尿,通乳。用于乳汁少,體虛浮腫。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女婁菜

別名

罐罐花、對葉草,對葉菜(《貴州草藥》)。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石竹科植物女婁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全株密生短柔毛。莖直立,基部多分枝。葉對生;葉片條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2~5厘米,寬3~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密生短柔毛;上部葉無柄,下部葉具柄。聚傘花序傘房狀,2~3回分歧,每分枝上有花2叫朵;苞片條形;花萼橢圓形,外面密生短柔毛,有脈10條,頂端5裂;花瓣5,倒卵形,頂端2淺裂,基部狹窄成爪,喉部有2鱗片;雄蕊10,花絲細長;花柱3。蒴果橢圓形和花萼等長。種子多數,細小,黑褐色,有鈍的瘤狀突起。

生境分部

生子山坡草地。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性味

辛苦,平。

①《貴州草藥》:"辛,微溫。"

②《寧夏中草藥手冊》:"苦甘,平。"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健脾行水。治月經不調,乳少,小兒疳積,虛浮。

①《貴州草藥》:"活血調經,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不調,小兒疳積,癰腫。"

②《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復方

①治月經不調(錯后):罐罐花五鑰,小X 三錢。煨溫服,一日二次。(《貴州草藥》)

②治產婦乳汁少:女婁菜、黃芪各五錢,當歸三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③治體虛浮腫:女婁菜、白術茯苓皮各五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④治癰腫:罐罐花、牛毛氈各適量。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女婁菜

別名

罐罐花、對葉草、對葉菜、大葉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真珠紅、野罌粟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女婁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lene aprica Turca.[Melandrium apricum(Turca.)Rohr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集,除去泥沙,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一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20-70cm。全株密破短柔毛。莖直立,由基部分枝。葉對生,上部葉無柄,下面葉具短柄;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4-8mm,先端急尖,基部漸窄。全緣。聚傘花序2-4分歧,小聚命2-3花;萼管長卵形,具10脈,先端5齒裂;花瓣5,白色,倒披針形,先端2裂,基部有爪,喉部有2鱗片;雄蕊10,略短于花瓣;子房上位,花柱3條。蒴果橢圓形,先端6裂,外圍萼與果近等長。種子多數,細小,黑褐色,有瘤狀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曠野路旁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全株密被短柔毛,長20-70cm。根細長紡錘形,木質化。莖基部多分枝。葉對生,完整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4-8mm,先端尖銳,基部漸窄;上部葉無柄。花粉紅色,常2-3朵生于分枝上。蒴果橢圓形。種子腎形,細小,黑褐色,邊緣具瘤狀小突起。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明顯較下表皮彎曲,上、下表皮氣孔直軸式及不定式。上、下表皮有2-3細胞組成的非腺毛,尤以葉脈處為多;非腺毛頂端稍彎曲或平直,長292-1000μm,直徑17-42μm,先端鈍圓,壁薄,具明顯疣狀突起。葉肉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7-84μm。

性味

辛;苦;性平

歸經

肝;脾經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下乳;健脾;利濕;解毒。主月經不調;乳少;小兒疳積;脾虛浮腫;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場,9~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貴州草藥》:活血調經,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不調,小兒疳積,癰腫。2.《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