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南天竹子功效

《中藥大辭典》:南天竹

別名

紅杷子(王玷桂《不藥良方》),天燭子(《三奇方》),紅枸子(《現代實用中藥》),南竹子(《廣西中藥志》),鉆石黃(《上海常用中草藥》)。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曬干,置干燥處,防蛀。

原形態

南天竹,又名:藍田竹(《竹譜詳錄》),楊桐(《綱目》),闌天竹(《群芳譜》),大椿(《花鏡》),貓兒傘、小鐵樹老鼠刺珍珠蓋涼傘。

常綠灌木,高約2米,平滑無毛。莖直立,少分枝,幼枝常為紅色。葉通常為2~3回單數羽狀復葉,各級羽狀葉均對生,最末的小羽片具小葉3~5枚;小葉橢圓狀披針形,長3~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革質,深綠色,冬季變紅色;葉柄基部膨大呈鞘狀,包圍莖上,葉柄及總軸有縱條紋。圓錐花序頂生;萼片多輪,每輪3片,漸移變為花瓣,花瓣6,白色;雄蕊6,分離;子房1個,花柱短。漿果球形,鮮紅色,含種子2顆。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生長于疏林及灌木叢中,多栽培于庭園。分布河北、山東、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等地。產江蘇、浙江、廣西等地。

性狀

干燥果實,近球形,直徑6~9毫米,外表棕紅色或暗紅色,光滑,微只光澤,頂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殘痕。果皮質脆易碎。種子扁圓形,中央略凹。昧酸澀。以干燥、色紅、完整者佳。

化學成分

含生物堿,主為南天竹堿甲醚。其他尚有原阿片堿、異紫堇定、南丁寧堿、南天竹堿等。又含蹄紋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翠菊甙。

藥理作用

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南天竹堿、南丁寧堿對冷血動物(蛙)可引起嗎啡樣麻醉作用;對溫血動物(小、犬)小量時引起輕度麻醉,大量時引起痙攣(陣攣型及強直性),犬有流涎、呃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則陷于麻痹。南丁寧堿之作用較南天竹堿為弱。

②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南天竹堿、南丁寧堿均有抑制心臟的作用。對離體蛙、兔心臟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響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腎上腺素次之。南天竹堿對血管之作用,報道不一,有云對離體蟾蜍下肢灌流有擴張作用,但也有報道,無論對離體蟾蜍或兔之血管灌流,影響不顯著,可能系提出之生物堿皆屬不純物所致。南丁寧堿對離體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無影響。對兔靜脈注射,皆可引起血壓下降,此乃由于心臟受抑制所致,最后死于心臟麻痹。

③對平滑肌的作用

南天竹堿能使豚鼠在位腸管緊張度上升,但對離體腸管之作用則相反;對離體兔子宮小量興奮、大量麻痹。南丁寧堿對離體的兔腸及子宮、犬腸管,皆為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在位兔腸及子宮,則僅見興奮作用,(開始時可見有短暫之抑制),強度隨劑量而增加;此作用點在植物神經末梢及肌肉兩方面。

④其他作用

南天竹堿、南丁寧堿對橫紋肌有直接麻痹作用,與箭毒不同。最初曾報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種生物堿對呼吸中樞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堿具有嗎啡樣的"菲類"結構,對神經系統的作用較強;南丁寧堿具有"原小檗堿"樣結構,屬于原漿毒,對心肌、骨胳肌作用較強,而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堿,皆為一種混合堿,故作用較為復雜。

性味

酸甘,平,有毒。

①《現代實用中藥》:"酸甘。"

②《福建民間草藥》:"苦酸澀,先毒。"

③《廣西中藥志》:"味酸甘,性干,有毒。"

④《上海常用中草藥》:"苦澀微甘,平。"

功能主治

斂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瘧疾,下疳潰爛。

①《王圣俞手集》:"明目烏須,解肌熱,清肝火,活血散滯。"

②《科學的民間藥草》:"為鎮咳藥,用于氣喘癥。"

③《福建民間草藥》:"能止泄提神,強筋益氣。"

④《藥材學》:"斂肺。治久咳自汗,并治陰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燒存性研末。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涂。

禁忌

外感風寒咳嗽不宜。

復方

①治小兒天哮:經霜天燭子、蠟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俱預收,臨用水煎服。(《三奇方》)

②治百日咳:南天竹干果實三至五錢。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三陰瘧:南天竹來年陳子,蒸熟。每歲一粒,每早晨白湯下。(《文堂集驗方》)

④治下疳久而潰爛,名蠟燭疳:紅把子燒存性一錢,梅花冰片五厘。珍珠 調搽。(王玷桂《不藥良方》)

⑤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兩,擂水服之。如無鮮者,即用于子一、二兩煎湯服亦可。(《綱目拾遺》)

⑥治八角虱:紅杷子同水銀搗爛擦之。亦可浸,去風痹。(《綱目拾遺》)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南天竹子

英文名

Common Nandina, Fruit of Common Nandina,Heavenly Bamboo

別名

紅杷子、天燭子、天竺子、紅枸子、南竹子、鉆石黃。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竹譜詳錄》:藍田竹,在處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本身上生小枝,葉葉相對而頗類竹。春花穗生,色白微紅,結子如豌豆,正碧色,至冬色慚變如紅寶顆,圓正可愛,臘后始雕。世傳以為子碧如,取藍田種玉之義,故名。或云,此本是南天笠國來,自為南天竺,人訛為藍田竺。

2.《綱目拾遺》:南天竹子,白色者名為玉珊瑚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曬干,置干燥處,防蛀。

原形態

南天竹 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圓柱形,叢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紅。葉互生,革質有光澤;葉柄基部膨大呈鞘狀;葉通常為三回羽狀復葉,長30-50cm,小葉3-5片,小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聞楔形,全緣,兩面深綠色,冬季常變為紅色。花成大型圓錐花序,長13-25cm,花直徑約6mm,萼片多數,每輪3片,內兩面三刀輪呈白色花瓣狀;雄蕊6,離生,花藥縱裂;子房1室,有2個胚珠,花柱短。漿果球形,熟時紅色或有時黃色,直徑6-7mm,內含種子2顆,種子扁圓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長于疏林及灌木叢中,多栽培于庭院。

資源分布:分布陜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較耐旱,耐弱堿。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為宜。種子有較長的后熟期,需經120d左右才能萌芽。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株或扦插繁殖。種子繁榮昌盛殖;秋播于10-11月果實成熟扣,隨采隨播。將種子播于濕潤的盆土內,保持20℃左右,4個月后出苗,苗高10 cm時定植。分株繁殖:多在初春2-3月當芽萌動時或晚秋,挖起母株分栽或挖掘母株旁的側株栽種。切忌傷母根。扦插繁殖:于春季新芽萌發前和夏季新梢停止生長后進行。春插為3-4月,剪取壯枝,長20cm,選擇陽光不易直射,通氣濕潤地作苗床,夏季于6月剪取嫩枝,插于少床,保持濕潤,經30-40d即可生根,第2年春定植。春、秋季移栽,苗需帶上或用泥漿法,按行株距70cmx70cm開穴,每穴栽1株,填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 南天竹要求濕度較大,但不能漬水,幼樹喜陰,需搭設蔭棚。每年追肥2-3次,以腐熟的有機肥為好,若施肥不當會郵現爛根。每年落果后應剪去花序,秋后齊地疏剪或截去株干,以利翌年萌發新枝結果。

病蟲害防治 介殼蟲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 漿果球形,直徑6-9mm,表面黃紅色、暗紅色或紅紫色,平滑,微具光澤,有的局部下陷,先端具突起的宿存柱基,基部具果柄或其斷痕。果皮質松脆,易破碎。種子兩面三刀粒,略呈半球形,內面下凹,類白色至黃棕色。氣無,味微澀。

以粒圓、色紅、光滑、種子色白者為佳。

顯微鑒定 粉末特征:①石細胞眾多,無色、淡黃色、棕黃色;類圓形、橢圓形或類方形,長徑15-30um,壁厚3-10um,孔溝明顯。②果皮表皮細胸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另有小形螺紋螺紋導管,直徑8-12um。

化學成分

南天竹果實含南天寧堿(O-methyldomestic-inenantenine),原阿片堿(protopine)、異紫堇定堿(isocorydine),南天竹種堿(domesticine),南天竹堿(nandinine),南天表堿(nandazur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此外尚含脂肪酸,翠菊甙(callistephin),蹄紋天竺素木糖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N-去甲南天寧堿(N-nornantenine),去氫南天寧堿(dyhydronantenine),4,5-二氧代去氫南天寧堿(4,5-dioxodehydronantenine),1,2-二甲氧基-9,10-亞甲二氧基代二苯[de,g]喹啉[1,2-dimethoxy-9,10-methylene-dioxy-7-oxodibenzo[de,g]quinoline]。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南天竹堿、南丁寧堿對冷血動物(蛙)可引起嗎啡樣麻醉作用;對溫血動物(小鼠、犬)小量時引起輕度麻醉,大量時引起痙孿(陣攣型及強直性),犬有流涎、呢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則陷于麻痹。南丁寧堿之作用較南天竹堿為弱。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南天竹堿、南丁寧堿均有抑制心臟的作用。對離體蛙、兔心臟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響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措抗作用,腎上腺素次之。南天竹堿對血管之作用,報道不一,有去對離體贍蜍下肢灌流有擴張作用,但也有報道,無論對離體蟾蛛或兔之血管灌流,影響不顯著,可能系提出之生物堿皆屬不純物所致。南丁寧堿對離體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無影響。對兔靜脈注射,皆可引起血壓下降,此乃由于心臟受抑制所致,最后死于心臟麻痹。

3.對平滑肌的作用:南天竹堿能使豚鼠在位腸管緊張度上升,但對離體腸管之作用則相反:對離休兔子宮小量興奮、大量麻痹。南丁寧堿對離體的兔腸及子宮、犬腸管,皆為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在位兔腸及子宮,則僅見興奮作用,(開始時可見有短暫之抑制),強度隨劑量而增加;此作用點在植物神經末梢及肌肉兩方面。

4.其他作用: 南天竹堿、南丁寧堿對橫紋肌有直接麻痹作用,與箭毒不同。最初曾報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種生物堿對叮吸中樞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堿具有嗎啡樣的菲類結構,對神經系統的作用較強:南丁寧堿具有原小檗堿樣結構,屬于原漿毒,對心肌、骨胳肌作用較強,而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堿,皆為一種混合堿,故作用較為復雜。O-甲基南天竹堿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反射活動亢進及肌肉痙攣,對離體及在體蛙心有抑制作用。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100-150mg/kg。

毒性

南丁寧堿對蛙的最小致死量為5mg/10g、小鼠為3mg/10g、家兔為70mg/kg(原文來注明,可能為注射給藥)。以南天竹堿為主要成分的總堿,毒性較大,其半數致死量為:蛙(胸淋巴腔注射)1.63mg/10g,小鼠(皮下注射)1.0-1.5mg、10g。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另1%鹽酸10ml,水浴浸10-15min,濾過。濾液分置3個試管,分別另碘化鉍鉀、碘化鉀碘及硅鎢酸試劑各2-3滴,各產生橙紅色、棕色及灰白色沉淀。

性味

味酸;甘;性平;有毒

歸經

肺;肝經

功能主治

斂肺止咳;平喘。主久咳;喘息;百日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g;或研末

禁忌

外感咳嗽初起慎服。本品有毒,過量服用,能合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產生痙攣。嚴重時,可導致呼吸中樞麻痹,心力衰竭而死亡。

各家論述

1.《王圣俞手集》:明目烏須,解肌熱,清肝火,后血散滯。

2.《科學的民間藥草》:為鎮咳藥,用于氣喘癥。

3.《福建民間草藥》:能止泄提神,強筋益氣。

4.《藥材學》:斂肺。洽久咳白汗,并治陰萎。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