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葡萄
別名
索索葡萄、草龍珠、葡萄秧
來源
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以果、根、藤入藥。秋季采,曬干或鮮用。
性味
果:甘,平。
功能主治
果:解表透疹,利尿,安胎。用于麻疹不透,小便不利,胎動不安。
根、藤:祛風濕,利尿。用于風濕骨痛,水腫;外用治骨折。
用法用量
果、根、藤0.5~1.5兩;外用鮮根適量,手法復位后,搗爛敷患處。
備注
(1)玫瑰香葡萄秧:為玫瑰香葡萄每年利用修剪下來的藤、葉、梢作藥用,制成注射劑,用于治療坐骨神經痛,效果較好。同時對三叉神經的劇烈疼痛也有緩解作用。注射劑每毫升相當1克新鮮葡萄秧,每支2毫升,肌肉注射,每次注射1支,每日1次或遵醫囑,兩周為一個療程。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葡萄
別名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夏末秋初果熟時采收,陰干。多數制成葡萄干用。
原形態
高大纏繞藤本,幼莖禿凈或略被綿毛。葉紙質,互生,圓形或圓卵形,寬10~20厘米,常3~5裂,基部心形,邊緣有粗而稍尖銳的齒缺,下面常密被蛛絲狀綿毛;葉柄長達4~8厘米。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大而長,與葉對生;花序柄無卷須;萼極小,杯狀,全緣或不明顯的5齒裂;花瓣5,黃綠色,先端粘合不展開,基部分離,開花時呈帽狀整塊脫落;雄蕊5;花盤隆起,由5個腺體所成,基部與子房合生;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花柱短,圓錐形。漿果卵圓形至卵狀矩圓形,富汁液,熟時紫黑色或紅而帶青色,外被蠟粉。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產于新疆、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產新疆。
性狀
瑣瑣葡萄:干燥的果實外皮紅褐色,小顆粒,果皮有皺紋,味甜。以色紅褐、粒整齊、無雜質者為佳,粒瘦破爛者為次。
化學成分
葡萄含葡萄糖、果糖,少量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檸檬酸、蘋果酸。又含各種花色素的單葡萄糖甙和雙葡萄糖甙。每100克含蛋白質0.2克,鈣4毫克,磷15毫克,鐵0.6毫克,胡蘿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維生素C 4毫克。
葡萄皮含矢車菊素、芍藥素、飛燕草素、矮牽牛素、錦葵花素、錦葵花素-3-β-葡萄糖甙。
種子含油量9.58%。又含焦性兒茶酚、沒食子兒茶精、沒食子酸鹽等。
藥理作用
在作用方面葡萄有某種維生素P的活性。種子油15克口服可降低胃酸度;12克可利膽(膽絞痛發作時無效);40~50克有致瀉作用。葉、莖有收斂作用,但無抗菌效力。
性味
甘酸,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孟詵:"甘酸,溫。"
③《綱目》:"甘澀,平,無毒。"
歸經
入肺、脾、腎經。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陽經。"
②《本草求真》:"入腎。"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能主治
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治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病,淋病,浮腫。
①《本經》:"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可作酒。"
②《別錄》:"逐水,利小便。"
③《藥性論》:"除腸間水氣,調中治淋,通小便。"
④《本草圖經》:"治時氣發瘡疹不出者,研酒飲。"
⑤《滇南本草》:"大補氣血,舒筋活絡,泡酒服之。治陰陽脫癥,又治盜汗虛證。汁,治咳嗽。"
⑥《滇南本草圖說》:"治痘癥毒,胎氣上沖,煎湯飲之即下。"
⑦《百草鏡》:"治筋骨濕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腫。"
⑧《本耳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虛寒嗽,破血積疽瘤。"
⑨《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⑩《新疆藥材》:"解毒,散表。"
⑾《陸川本草》:"滋養強壯,補血,強心利尿。治腰痛,胃痛,精神疲憊,血虛心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搗汁或浸酒。
禁忌
①孟詵:"不堪多食,令人卒煩悶眼暗。"
②《本經逢原》:"食多令人泄瀉。"
③《醫林纂要》:"多食生內熱。"
復方
①強腎:瑣瑣葡萄、人參各一錢。火酒浸-宿,侵晨涂手心,摩擦腰脊,能助膂力強壯,若臥時摩擦腰脊,力能助腎堅強,服之尤為得力。(《本經逢原》)
②治熱淋,小便澀少,磣痛瀝血:葡萄(絞取汁)五合,藕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蜜五兩。上相和,煎為稀餳,每于食前服二合。(《圣惠方》葡萄煎)
③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湯飲。(《居家必用率類全集》)
④治吹乳:葡萄一枚,于燈焰上燎過,研細,熱酒調服。(《圣濟總錄》葡萄灑)
⑤治牙齦腫痛,勢欲成癰者:葡萄干去核,填滿焰硝煅之。焰過,取置地上成炭,研末擦之,涎出,任吐自瘥。(《醫級》葡硝散)
備注
葡萄的品種甚多,其中新疆栽培的瑣瑣葡萄(又名:索索葡萄、豆粒葡萄)在《本草綱目》即有記載,一般認為入藥者以該種為佳。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葡萄
英文名
European Grape Fruit
別名
蒲陶、草龍珠、賜紫櫻桃、瑣瑣葡萄、山葫蘆、菩提子、索索葡萄、烏珠瑪、葡萄秋。
出處
1.《名醫別錄》:葡萄,生隴西五原燉煌山谷。
2.《綱目》:葡萄,其圓者名草龍殊,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看名紫葡萄。《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葡萄折藤壓之最易生,春月萌苞生葉,頗似栝樓葉,而有五尖,生須延蔓,引數十丈,三月開小花,成穗,黃白色。乃連著實,星編珠聚,七、八月熟,有紫、白二色,西人及太原、平陽皆作葡萄干,貨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is vinifera L.
采收和儲藏:夏、秋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風干。
原形態
葡萄 高大纏繞藤本。幼莖禿凈或略被綿毛;卷須二叉狀分枝,與葉對生。葉互生;葉柄長4-8cm;葉片紙質,圓卵形或圓形,寬10-20cm,常3-5裂,基部心形,邊緣有粗而稍尖銳的齒缺,下面常密被蛛絲狀綿毛;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大而長,與葉對生,被疏蛛絲狀柔毛;花序柄無卷須;萼極小,杯狀,全緣或不明顯的5齒裂;花瓣5,黃綠色,先端粘合不展開,基部分離,開花時呈帽狀整塊脫落;雄蕊5;花盤隆起,由5個腺體組成,基部與子房合生;子房2室,花柱短,圓錐形。漿果卵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富汁液,熟時紫黑色或紅而帶青色,外被蠟粉。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原產亞洲西部。現我國各地普遍栽培。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鮮品為圓形或橢圓形,干品均皺縮,長3-7mm,直徑2-6mm,表面淡黃綠色至暗紅色。頂端有殘存柱基,微凸尖,基部有果柄痕,有的殘存果柄。質稍柔軟,易被撕裂,富糖質,氣微,味甜微酸。
顯微鑒別 果實橫切面:外果皮表皮細胞1層,排列整齊切向延長,壁稍厚,外被角質層。中果皮廣闊,中果皮內側細胞有眾多草酸鈣簇晶,排列成斷續的環帶。中果皮細胞還有散在的簇晶、柱晶、不規則狀的晶體以及棕黃色內含物。果皮外測維管束為外韌型,果實中心的維管來倒轉為內韌型,常4個在一起。
化學成分
果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少量蔗糖(sucrose),木糖(xylose),酒石酸(tartar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并含各種花色素的單葡萄糖甙和雙葡萄糖甙。果皮含矢車菊素(cyanidin),芍藥花素(peonidin),飛燕草素(delphinidin),矮牽牛素(petunidin),錦葵花素(malvidin),錦葵花素-3-β-葡萄糖甙(oenin)。此外,本品還含原矢車菊酚低聚物(procyanidol oligomers)。
藥理作用
在作用方面葡萄有某種維生素P的活性。種子油15g口服可降低胃酸度;12g可利膽(膽絞痛發作時無效);40-50g有致瀉作用。葉、莖有收斂作用,但無杭菌效力。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2g,加50%乙醇10ml,浸漬30min,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濾液1ml,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2ml,發生棕紅色沉淀。(檢查還原糖)②紙色譜:用上述濾液點樣于新華濾紙(1號),用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層液15ml,加甲醇3ml為展開劑,展距15cm,用a-萘酚硫酸試劑顯色,顯2個藍色斑點,其中1個與果糖對照品一致。
性味
甘;酸;平
歸經
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
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主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煩渴;風濕痹痛;淋病;不腫;痘疹不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或熬膏;或浸酒。外用:適量,浸酒涂擦;或搗汁含咽;或研末撒。
禁忌
1. 孟詵:不堪多食,令人卒煩悶眼暗。
2.《本經逢原》:食多令人泄瀉。
3.《醫林纂要》:多食生內熱。
復方
①強腎: SUOXUO葡萄、人參各一錢。火酒浸一宿,侵晨涂手心,摩擦腰脊,能助力強壯,勞臥時摩擦腰脊,力能助腎堅強,服之尤為得力。 (《本經逢原》)②治熱淋,小便澀少,磣痛瀝血: 葡萄(絞取汁)五合,藕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蜜五兩。上相和,煎為稀餳,每于食前服二合。 (《圣惠方》葡萄煎)③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湯飲。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④治吹乳: 葡萄一枚,于燈焰上燎過,研細,熱酒調服。(《圣濟總錄》葡萄酒)⑤治牙齦腫痛, 勢欲成癰者: 葡萄干去核,填滿焰硝煅之。焰過,取置地上成炭,研末擦之,涎出,任吐自瘥。 (《醫級》葡硝散)
各家論述
1.《本經》: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可作酒。
2.《別錄》:逐水,利小便。
3.《藥性論》:除腸閻水氣,調中治淋,通小便。
4.《本草圖經》:治時氣發瘡疹不出者,研酒飲。
5.《滇南本草》:大補氣血,舒筋活絡,泡酒服之。治陰陽脫癥,又治盜汗虛證。汁,治咳嗽。
6.《滇南本草圖說》:治痘癥毒,胎氣上沖,煎湯飲之即下。
7.《百草鏡》:治筋骨濕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腫。
8.《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虛寒嗽,販血積疽瘤。
9.《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10.《新疆藥材》:解毒,散表。
11.《陸川本草》:滋養強壯,補血,強心利尿。治腰痛,胃病,精神疲憊,血虛心跳。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