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鉛粉
別名
官粉、粉錫
來源
生境分部
廣東。
功能主治
祛濕,消腫敗毒。外用治癰疽惡瘡,杖瘡腫毒,黃水膿瘡,血風臁瘡。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鉛粉
別名
粉錫、解錫(《本經》),水粉(《范子計然》),胡粉(《參同契》),定粉(《藥性論》),錫粉、流丹、鵲粉、白膏、鉛白(《石藥爾雅》),光粉(《日華子本草》),白粉、瓦粉(《湯液本草》),鉛華、官粉(《綱目》),宮粉(《藥材學》)。
出處
《開寶本草》
來源
為用鉛加工制成的堿式碳酸鉛。
制法
將卷疊的鉛板,放入木桶,置于盛稀醋酸的磁鍋上,用炭火徐徐加熱,經較長時間,鉛受醋酸蒸氣的作用,先成堿式醋酸鉛,再逢無水碳酸,而成堿式碳酸鉛,即為鉛粉。
《綱目》:"每鉛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內,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鹽泥固濟,紙封甑縫,風爐安火四兩,養一七,便掃入水缸內,依舊封養,次次如此,鉛盡為度,不盡者,留炒作黃丹。每粉一斤,入豆粉二兩,蛤粉四兩,水內攪勻,澄去清水,用細灰按成溝,紙隔數層,置粉于上,將干,截成瓦定形,待干收起。《相感志》云:韶粉蒸之不白,以蘿卜甕子蒸之則白。"
性狀
為白色的粉末,或凝聚成不規則的塊狀,手捻之立即成粉,有細而滑膩感。質重。以色白細膩,無雜質者為佳。不溶于水及酒精.能溶于碳酸水及稀硝酸。遇硫離子則變黑色。在閉管中燃燒則生水,在木炭上燃燒則生鉛粒。
性味
甘辛,寒,有毒。
①《本經》:"味辛,寒。"
②《藥性論》:"味甘辛,無毒。"
③《醫學入門》:"味辛,寒,有毒。"
歸經
《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氣分。"
功能主治
消積,殺蟲,解毒,生肌。治疳積,下痢,蟲積腹痛,癥瘕,瘧疾,疥癬,癰疽,潰瘍,口瘡,丹毒,燙傷。
①《本經》:"主毒蟹,殺三蟲。"
②《別錄》:"去鱉瘕,療惡瘡,墮胎,止小便利。"
③《藥性論》:"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
④《日華子本草》:"治癰腫瘺爛,嘔逆,療癥瘕,小兒疳氣。"
⑤《綱目》:"治食復,勞復,墜痰消脹;治疥癬狐臭,黑須發。"
⑥《醫林纂要》:"軟堅行痰,殺蟲鎮驚。"
用法用量
外用;研束干撒或調敷,或熬膏貼。內服:研末,3~5分;或入丸、散。
禁忌
內服宜慎,臟腑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①《綱目》:"雌黃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黃而色黑,蓋相惡也。"
②《本草經疏》:"脾胃虛弱者不宜用。妊婦忌之。"
復方
①治疳痢、五色痢:定粉、龍骨、黃丹(煅過)各二錢,訶子三個(煨熱,取肉)。上為末。每服一至二分,粥飲下。(《幼科準繩》定粉散)
②治小兒脾泄不止:紅棗二十個,去核,將官粉入內,以陰陽瓦焙干,去棗研粉。每服一至二分,米湯下。(《孫真人集效方》)
③治小兒谷道蟲癢:胡粉、雄黃等分。著中。(《子母秘錄》)
④治瘑疥瘡有蟲:胡粉(研)三兩,水銀二兩,皂莢十挺(椎,以水浸挪,濾取濃汁一升)。先熬皂莢汁至五合,下粉、水銀,以柳篦攪令勻,瓷合盛。先以鹽湯洗瘡,取涂摩瘡上,日三、五次。(《圣濟總錄》胡粉膏)
⑤治干癬癢不止:胡粉、黃連(去須)、蛇床子、白蘞各半兩。搗羅為末,面脂調涂,濕即干貼之。(《圣惠方》胡粉散)
⑥治癰疽發背惡瘡: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慢火同熬,更換柳枝頻攪,至滴水成珠,入白膠末少許,徐徐傾入磁器內,以水浸二日,油紙攤貼。(《仁齋直指方》神應膏)
⑦治妒精陰瘡:鉛粉二錢,銀杏仁七個。銅銚內炒至杏黃,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頻湖集簡方》)
⑧治血風臁瘡:官粉四兩。水調入碗內,以蘄州艾葉燒煙熏干,入乳香少許,同研,香油調作隔紙膏,反復貼之。(《孫天仁集效方》)
⑨治熛瘡,浸淫多汁,日就浸大:胡粉(熬)、甘草(炙)、閭茹、黃連各二分。四物搗散,篩,以粉瘡,日三。(《劉涓子鬼遺方》)
⑩治黃水膿瘡:官粉(煅黃)、松香各三錢,黃丹一錢,飛礬二錢。為末,香油二兩,熬膏敷之。(《秘傳經驗方》)
⑾治火燒瘡:胡粉、羊髓和,涂上封之。(《孫真人食忌》)
⑿接骨續筋,止痛活血:定粉、當歸各-錢,硼砂一錢半。為末。每服一錢,蘇木煎湯調下,仍頻飲湯。(《衛生易簡方》)
⒀治牙宣血出不止:胡粉半兩,麝香(研)半錢。上二味同研為細散,臨臥凈揩牙,漱口訖,干貼,兼能牢牙。(《圣濟總錄》胡粉散)
各家論述
《本草經疏》:"粉錫體用與鉛相似,性善殺蟲,故去三蟲鱉瘕。寒能解熱毒,故療怒瘡毒螫。重而下降,故能墮胎。澀而粘膩,故止小便利。甄權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皆為其消積殺蟲止痢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鉛粉
英文名
lead-powder, white lead
別名
粉錫、解錫、水粉、胡粉、定粉、錫粉、丹地黃、流丹、鵲粉、流丹白毫、白膏、鉛白、光粉、白粉、瓦粉、鉛華、官粉、宮粉
出處
出自《開寶本草》。
1.《桂海虞衡志》:鉛粉,桂州所作最有名,謂之桂粉,其粉以黑鉛著糟甕罨化之。
2.《余冬錄》:嵩陽因產鉛之故也,居民多制胡粉為業。其法鉛塊懸酒缸內封閉之,四十九日始開,則鉛化為粉矣。化弗白者,炒為黃丹。黃丹渣為密陀僧。然其鉛氣有毒,制者必食犬肉,飲酒以御之,若枵腹中其毒氣,輒病至死。業久之家,長幼為毒熏蒸,多痿黃,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3.《綱目》:胡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用鉛加工制成的堿式碳酸鉛。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生境分部
主產廣東佛山,其他地區亦生產。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白色粉末,有時聚成塊狀,但手捻即散。不透明。體重,質細膩潤滑,手觸之染指。無臭,味酸。不溶于水及酒精,能溶于碳酸及稀硝酸。以色白、細膩潤滑、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鉛,多以2PbCO3·Pb(OH)2表示。但由于制法不同,組成也時有變化,如以XPbCO3·Pb(OH)2表示,X可從1.88至2.72。因原料鉛常含雜質,故制成的鉛粉,亦含雜質,常見的有鐵、銀、銅、砷、銻、錫等。
藥理作用
能使蛋白質沉淀而起收斂、制泌的作用。
毒性 成人經口致死量40-50g,豚鼠口服最小致死量約0.14g/kg;家兔靜注致死量4mg/kg。
鑒別
(1)取本品約0.5g,加稀硝酸約5ml,立即產生大量氣體;將此氣體通入氫氧化鈣試液中,即變成白色混濁液體。(檢查碳酸鹽)(2)取上述反應后的溶液,濾過。取濾液1ml滴加碘化鉀試液,即生成黃色沉淀;此沉淀溶于熱水,冷后又析出黃色結晶。(檢查鉛鹽)(3)取上述濾液1ml,滴加鉻酸鉀試液,即生成黃色沉淀;沉淀在氫氧化銨試液或2mol/L稀硝酸中均不溶解;而溶解于2mol/L氫氧化鈉試液。(檢查鉛鹽)(4)取本品粉末約1g,置密閉試管中,灼燒,則有水生成。(檢查化合水)
性味
甘;辛;寒;有毒
歸經
肺;腎;脾經
功能主治
消積;殺蟲;解毒;生肌;燥濕止癢。主疳積;蟲積腹痛;痢疾;癥瘕;瘧疾;疥癬;癰疽潰瘍;濕疹;口瘡;丹毒;燙傷;狐臭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干撒或調敷,或熬膏貼。內服:研末,0.9-1.5g,或入丸、散,不入煎劑。
禁忌
內服宣慎,臟腑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1.《綱目》:雌黃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黃而色黑,蓋相惡也。
2.《本草經疏》:脾胃虛弱者不宜用。妊婦忌之。
復方
①治疳痢、五色痢:定粉、龍骨、黃丹(煅過)各二錢,訶子三個(煨熟,取肉)。上為末。每服一至二分,粥飲下。(《幼科準繩》定粉散)②治小兒脾泄不止:紅棗二十個,去核,將官粉入內,以陰陽瓦焙干,去棗研粉。每服一至二分,米湯下。《孫真人集效方》)③治小兒谷道蟲癢:胡粉、雄黃等分。著中。(《子母秘錄》。
④治牙宣血出不止:胡粉半兩,麝香(研)半錢。上二味同研為細散,臨臥凈揩牙,漱口訖,干貼,兼能牢牙。(《圣濟總錄》胡粉散)⑤治干癬癢不止:胡粉、黃連(去須)、蛇床子、白蘞各半兩。搗羅為末,面脂調涂,濕即干貼之。(《圣惠方》胡粉散)⑥治癰疽發背惡瘡:光粉二兩,真麻油三兩。慢火同熬,更換柳枝頻攪,至滴水成殊,入白膠末少許,徐徐傾入磁器內,以水浸二日,油紙攤貼。(《仁齋直指方》神應膏)⑦治妒精陰瘡:鉛粉二錢,銀杏仁七個。銅銚內炒至杏黃,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頻湖集簡方》)⑧治血風臁瘡:官粉四兩。水調入碗內,以蘄州艾葉燒煙熏干,入乳香少許,同研,香油調作隔紙膏,反復貼之。(《孫天仁集效方》)⑨接骨續筋,止痛活血:定粉、當歸各一錢,硼砂一錢半。為末。每服一錢,蘇木煎湯調下,仍頻飲湯。(《衛生易簡方》)⑩治黃水膿瘡:官粉(煅黃)、松香各三錢,黃丹一錢,飛礬二錢。為末,香油二兩,熬膏敷之。(《秘傳經驗方》)11.治火燒瘡:胡粉、羊髓和,涂上封之。(《孫真人食忌》)
各家論述
1.《本經》:主毒螫,殺三蟲。
2.《別錄》:去鱉瘕,療惡瘡,墮胎,止小便利。
3.《藥性論》: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
4.《日華子本草》:治癰腫瘺爛,嘔逆,療癥瘕,小兒疳氣。
5.《綱目》:治食復,勞復,墜痰消脹;治疥癬狐臭,黑須發。
6.《醫林纂要》:軟堅行痰,殺蟲鎮驚。
7.《本草經疏》:粉錫體用與鉛相似,性善殺蟲,故去三蟲鱉瘕。寒能解熱毒,故療惡瘡毒螫。重而下降,故能墮胎。澀而粘膩,故止小便利。甄權主積聚不消,炒焦止小兒疳痢;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皆為其消積殺蟲止痢也。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