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苘麻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葉。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達3~4米。莖直立,具軟毛。葉互生,圓心形,直徑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密生柔毛;葉柄長8~18厘米。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0.8~2.5厘米,粗壯;花萼綠色,下部呈管狀,上部5裂,裂片圓卵形,先端尖銳;花瓣5;黃色,較萼稍長,瓣上具明顯脈紋;雄蕊簡甚短;心皮15~20,長1~1.5厘米,頂端平截,輪狀排列,密被軟毛,各心皮有擴展、被毛的長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開;種子腎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常見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國各地。
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蕓香甙0.2%。
性味
《上海常用中草藥》:"全草:苦,平。"
功能主治
①《福建民間草藥》:"葉:治癰疽腫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全草:解毒,祛風。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關節酸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兩。外用:搗敷。
復方
治癰疽腫毒:苘麻鮮葉和蜜搗敷。如漫腫無頭者,取鮮葉和紅糖搗敷,內服子實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苘麻
英文名
Herb of Chingma Abutilon, Herb of Piemarker
別名
白麻、青麻、野棉花、葉生毛、磨盤單、車輪草、點圓子單、饅頭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綠箐、野苘、野麻、鬼饅頭草、金盤銀盞。
出處
出自《唐本草》。
《本草綱目》: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濕處,人亦種之。葉大如桐葉,團而有尖,六、七月開黃花,結實如半磨形,有齒,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狀如黃葵子,其莖輕虛潔白,北人取皮作麻。其嫩子。小兒亦食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A.avicennae Gaertn.]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鮮用呀曬干。
原形態
苘麻 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2m。莖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12cm,被星狀細柔毛;托葉早落;葉片圓心形,長5-10cm,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細圓鋸齒。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1-3cm,被柔毛,近頂端具節;花萼杯狀,密被短絨毛,裂片5,卵形,長約6mm;花黃色,花瓣倒卵形,長約1cm;雄蕊柱平滑無毛;心皮15-20,長1-1.5cm,先端平截,具擴展、被毛的長芒2,排列成輪狀,密被軟毛。蒴果半球形,直徑約2cm,長約1.2cm,分果丬15-20,被粗毛,頂端具長芒2。種子腎形,褐色,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
生境分部
常見路旁、荒地和田野間。我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地均產,東北各地也有栽培。
化學成分
葉含蕓香甙(rutin)。
性味
苦;平
歸經
脾;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開竅。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睪丸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福建民間草藥》:葉:治癰疽腫毒。
2.《上海常用中草藥》:全草:解毒,祛風。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關節酸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