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補肺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補肺湯

【處方】黃耆30克 甘草 鐘乳 人參各12克 桂心 干地黃 茯苓 白石英 厚樸白皮 干姜 紫菀 當歸 五味 遠志 麥門冬各15克 大棗20枚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肺氣不足,逆滿上氣,咽中悶塞,短氣,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語失聲,甚則吐血者。

【用法用量】以水1.5升,煮取5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一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補肺湯

【處方】款冬花 桂心各30克 桑白皮(炙)120克 人參 紫菀茸 白石英各30克 五味子 鐘乳粉各45克 麥門冬(去心)60克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主肺臟虛寒,咳嗽上氣,咽中悶塞,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雪,語無音聲,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3枚,粳米1撮,同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補肺湯

【處方】桑白皮 熟地黃各60克 人參 紫菀 黃耆 五味子各30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補肺益腎,清火化痰,主勞嗽。肺腎兩虛,日哺發熱,自汗盜汗,痰多喘逆;虛勞短氣自汗,時寒時熱,易于感冒,舌色淡,脈軟無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入蜜少許,飯后服。

【摘錄】《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千金翼》卷十五:補肺湯

【處方】五味子3兩,麥門冬4兩(去心),白石英2兩9銖,粳米3合,紫菀2兩,干姜2兩,款冬花2兩,大棗40枚(擘),桂心6兩。

【功能主治】肺氣不足,病苦氣逆,胸腹滿,咳逆上氣搶喉,喉中閉塞,咳逆短氣,氣從背起,有時而痛,惕然自驚,或笑或歌或怒無常,或干嘔心煩,耳聞風雨聲,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言語無聲,劇者吐血。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桑白皮至8升,去滓,納藥煮取3升,分3次服。

【摘錄】《千金翼》卷十五

《張氏醫通》卷十五:補肺湯

【處方】黃耆1錢,粘子1錢,阿膠8分,馬兜鈴5分,甘草5分,杏仁(去皮尖)7枚,桔梗7分,糯米1撮。

【功能主治】氣虛痘毒乘肺,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張氏醫通》卷十五

《濟陽綱目》卷六十一:補肺湯

【處方】人參1錢2分,麥冬(去心)1錢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錢,紫菀1錢,桑白皮(炒)1錢,當歸(洗)1錢半,芍藥(煨)8分,知母8分,貝母8分,茯苓8分,橘紅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勞嗽有血。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空腹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六十一

《直指》卷八:補肺湯

【處方】阿膠(炒)半兩,真蘇子半兩,北梗半兩,半夏(制)半兩,甘草(炙)半兩,款冬花1分,紫菀1分,細辛1分,杏仁(去皮,焙)1分,陳皮1分,桑白皮(炒)1分,青皮1分,縮砂仁1分,五味子1分,細辛 1分,草果1分。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肺虛氣乏久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4片,紫蘇3葉,水煎服。

【摘錄】《直指》卷八

《婦人良方》卷六:補肺湯

【別名】清金湯

【處方】罌粟殼2兩(制),人參半兩,粉草半兩,陳皮1兩,茯苓1兩,杏仁(制)1兩,白術1兩,明阿膠(炒)1兩,北五味子1兩,桑白皮1兩,薏苡仁1兩,紫蘇莖1兩。

【制法】上(口父)咀為末。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遠年近日肺氣咳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臥不安,飲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語音不出,鼻塞頭昏。

【用法用量】原書云:仆每用無效,遂加百合、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兩,服之良驗。

【摘錄】《婦人良方》卷六

《千金》卷十七:補肺湯

【處方】款冬花2兩,桂心2兩,桑白皮1斤,生姜3兩,五味子3兩,鐘乳3兩,麥門冬4兩,粳米5合,大棗10枚。

【功能主治】肺氣不足,心腹支滿,咳嗽喘逆上氣,唾膿血,胸背痛,手足煩熱,惕然自驚皮毛起,或哭或歌或怒,干嘔心煩,耳中聞風雨聲,面色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款花散”。

【摘錄】《千金》卷十七

《圣濟總錄》卷四十八:補肺湯

【處方】白石英(研)1兩,鐘乳(研)1兩,天門冬(去心,焙)2兩,款冬花(炒)2兩,桂(去粗皮)2兩,桑根白皮(銼,炒)2兩,五味子(炒)2兩,紫菀(去苗土)2兩,人參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氣不足,煩滿喘嗽,沖逆上氣,唾中有血,心目驚恐,皮膚粟起,嘔逆歌笑,心煩不定,耳中虛鳴,面色常白。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大棗2枚(劈),糯米100粒,生姜1分(切),同煎取7分,去滓,食后頓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八

《外臺》卷十引《深師方》:補肺湯

【處方】五味子3兩,干姜2兩,款冬花2兩,桂心1尺,麥門冬1升(去心),大棗100枚(擘),粳米2合,桑根白皮1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胃虛寒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棗并桑白皮、粳米5沸,后納諸藥煮取3升,分3次服。

【禁忌】忌生蔥。

【摘錄】《外臺》卷十引《深師方》

《外臺》卷九引《深師方》:補肺湯

【處方】黃耆5兩,桂心3兩,干地黃3兩,茯苓3兩,厚樸3兩,干姜3兩,紫菀3兩,橘皮3兩,當歸3兩,五味子3兩,遠志(去心)3兩,麥門冬(去心)3兩,甘草(炙),鐘乳3兩,白石英2兩,桑白皮根3兩,人參3兩,大棗2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咳逆上氣,吐膿或吐血,胸滿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1斗4升,煮取4升,分4次溫服,日3夜1。

【禁忌】忌海藻菘菜、生蔥、物。

【摘錄】《外臺》卷九引《深師方》

《外臺》卷九引《深師方》:補肺湯

【處方】款冬花3兩,桂心2兩,鐘乳2兩,干姜2兩,白石英2兩,麥門冬(去心)4兩,五味子3兩,粳米5合,桑白皮根1斤,大棗10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氣不足,咳逆唾膿血,咽喉悶塞,胸滿上氣,不能飲食,臥則短氣。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桑白皮、大棗令熟,去滓,納藥煮取1升2合,分3次服。

【禁忌】忌生蔥。

【摘錄】《外臺》卷九引《深師方》

《外臺》卷十引《集驗方》:補肺湯

【處方】五味子3兩,白石英(研,綿裹)3兩,鐘乳(研,綿裹)3兩,桂心3兩,橘皮3兩,桑根白皮3兩,粳米2合,茯苓2兩,竹葉2兩,款冬花2兩,紫菀2兩,大棗50枚,杏仁50枚,(去皮尖雙仁),蘇子1升,生姜5兩,麥門冬4兩(去心)。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氣不足,咳逆短氣,寒從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語無音聲而渴,舌本干燥。

【用法用量】以水1斗3升,先煮桑白皮、棗、粳米令熟,去滓,納諸藥,煮取4升,分3次服,日再夜1。

【禁忌】忌大醋、生蔥。

【摘錄】《外臺》卷十引《集驗方》

《圣濟總錄》卷六十九:補肺湯

【處方】黃耆(銼細)2兩,桂(去粗皮)2兩,生干地黃(焙)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2兩,紫菀(去苗土)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當歸(切,焙)2兩,五味子2兩,遠志(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甘草(炙,銼)1兩,鐘乳(研成粉)1兩,白石英(研成粉)1兩,人參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再入研藥同和勻。

【功能主治】吐血后,胸中痞痛,口燥不喜食。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2夜1。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醫鈔類編》卷七:補肺湯

【處方】阿膠、白及、苡仁、生地、甘草、桔梗、橘紅、川貝母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咳血傷肺。

【用法用量】噙化。

【摘錄】《醫鈔類編》卷七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