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千打錘
別名
鐵線樹(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耙齒鉤(《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出處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為樟科植物白膠木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通常高6米.根膨大呈紡錘形。小枝柔弱。葉互生,紙質,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急尖,上面深綠色,僅葉脈有貼伏柔毛.下面密生金黃色或銹色貼伏柔毛,有光澤,離基3出脈;葉柄無毛,長5~10毫米。雌雄異株;雌花序于葉腋單生,無梗或有短梗;花被片6,條狀矩圓形至狹矩圓形,長2毫米,有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2室,皆內向瓣裂。果實橢圓形,黑色,有光澤,長8~10毫米。花期2~3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于雜木林、山谷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
功能主治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散瘀消腫。治跌打腫痛,風濕骨痛,胃腸脹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千打錘
英文名
Root of Chun Spicebush
別名
鐵線樹、耙齒鉤、臺烏球
出處
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鼎湖釣樟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a chunii Merr.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收,洗凈,切碎,曬干。
原形態
白膠木,灌木或小喬木,通常高6米。根膨大呈紡錘形。小枝柔弱。葉互生,紙質,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1.5-4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急尖,上面深綠色,僅葉脈有貼伏柔毛,下面密生金黃色或銹色貼伏柔毛,有光澤,離基3出脈;葉柄無毛,長5-10mm。雌雄異株;雌花序于葉腋單生,無梗或有短梗;花被片6,條狀矩圓形至狹矩圓形,長2mm,有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2室,皆內向瓣裂。果實橢圓形,黑色,有光澤,長8-10mm。花期2-3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雜木林、山谷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味
辛;溫
歸經
肝;胃經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行氣寬中;散瘀止痛。主跌打腫痛;脘腹脹痛;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15-30g。
各家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散瘀消腫。治跌打腫痛,風濕骨痛,胃腸脹氣。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