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陳倉米
別名
老米
來源
禾本科陳倉米Oryza sativa L.,為入倉年久而色變的米。
生境分部
全國各地。
功能主治
理脾助氣,調胃止瀉。主治脾虛胃弱,精神不振,煩渴久泄。
用法用量
0.3~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陳倉米
別名
陳廩米(《別錄》),陳米(《百一選方》),火米、老米、紅粟(《綱目》)。
出處
《食性本草》
來源
為儲存年久的粳米。
性味
甘淡,平.
①《別錄》:"咸酸,溫,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咸酸,微寒,無毒。"
③《千金翼·本草》:"味咸酸,溫,無毒。"
④《日用本草》:"酸,平涼。"
⑤《本草從新》:"甘淡,乎。"
⑥《本草述鉤元》:"味淡咸酸,其性多涼,炒食則溫。"
歸經
①《本草求真》:"入胃,兼入心、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陽明經。"
功能主治
養胃,滲濕,除煩。治病后脾胃虛弱,煩渴,泄瀉,反胃,噤口痢。
①《別錄》:"主下氣,除煩渴,調胃,止泄。"
②《食療本草》:"炊作干飯食之,止痢,補中益氣,堅筋骨,通血脈,起陽道。又毒腫惡瘡,久陳者蒸作飯,和酢封腫上。卒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于甕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
③《日華子本草》:"補五臟,澀腸胃。"
④《綱目》:"調腸胃,利小便,止渴除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復方
①治吐痢后大渴,飲水不止:陳廩米(水淘凈)二合,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煎服。(《圣濟總錄》陳米湯)
②治暑月吐瀉:陳倉米二升,麥芽四兩,黃連 四兩(切)。同蒸熟,焙,研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綱目》)
③治噤口痢,不拘赤白:陳倉米,赤痢用三錢,白痢用七錢,赤白相兼用五錢;黃連,赤痢用七錢,白痢用三錢,赤白相兼用五錢。上銼,水一鐘半,煎至七分,露一宵,空心溫服。(《古今醫鑒》倉連煎)
④治胃反及膈氣不下食:陳倉米(焙干,為末)五兩,沉香末五錢。令勻,米飲調下。(《普濟方》)
各家論述
①《本草述》:"五谷為養,而更取其陳者,謂其氣味俱盡,還歸于淡。淡乃五味之主,可以養胃氣,且淡能滲濕,即化滯熱,是又可以裕脾陰。故方書中療滯下噤口有倉廩湯,因胃氣虛而熱乘之,故用參、苓,乃以羌、獨、柴胡升達其胃氣,并散其毒氣,必入陳米養脾陰,使不為熱毒所并。又吐利后大渴不止,獨以陳倉米湯療之。是二者足征其于脾胃之陰氣大有裨也。止言其養胃者,殊未親切,試思下多則亡陰,而茲味之主治,在瀉利居多,猶得泛然以養胃為其功乎哉?"
②《本草求真》:"陳倉米,即米多年陳積于倉而未用者也。凡米存積未久,則性仍舊未革,煮汁則膠粘不爽,食亦壅滯不消。至于熱病將愈,胃氣未復,猶忌食物戀膈,熱與食郁,而煩以生,必得沖淡甘平,以為調劑,則胃乃適。陳米汁液既枯,氣味亦變,服此正能養胃,除熱去煩,是以古人載此,既有煮汁養胃之功,復有祛濕除煩之力。一切惡瘡,百藥不效者,用此作飯成團,火煅存性,麻油、膩粉調敷,可知沖淡和平,力雖稍遜,而功則大,未可忽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陳倉米
英文名
store rice for a long time, old rice
別名
陳稟米、陳米、火米、老米、紅粟
出處
出自《食性本草》。
1.陶弘景:陳廩米,此今久入倉陳亦者,湯中多用之,人以作醋酒,勝于新粳米。
2.《本草衍義》:陳廩米,今《經》與諸家注說皆不言是粳米,為復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陳者性皆冷,頻食之,令人自利,與《經》所說稍戾,煎煮亦無膏膩,入藥者,今多用新粟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經加工儲存年久的粳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yza sativa L.
原形態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直立,叢生,高約1m左右。葉鞘無毛,下部者長于節間;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5-25mm,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扁平,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6-15cm。圓錐花序疏松,成熟時向下彎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長6-8mm,含3小花,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于1兩性小花之下;穎極退化,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長3-4mm,兩性小花外稃,有5脈,常具細毛,有芒或無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卵圓形,長1mm;雄蕊6;花藥長2mm;花柱2枚,筒短,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伸出。穎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性味
甘;淡;平
歸經
胃;大腸;脾經
功能主治
調中和胃;滲濕止瀉;除煩。主脾胃虛弱;食少;泄瀉反胃;噤口痢;煩渴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煎湯;或入丸、散。
禁忌
《本草拾遺》:“和馬肉食品店之發痼疾。”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陳倉米煮汁不渾,初時氣味俱盡,故沖淡可以養胃,古人多以煮汁煎藥,亦取其調腸胃,利小便,去濕熱之功也。《千金方》治洞注下利,炒此米研末飲服者,亦取此義。《日華子》謂其澀腸胃,寇氏謂其冷利,皆非中論。
2.《本草述》:五谷為養,而更取其陳者,謂其氣味俱盡,還歸于淡。淡乃五味之主,可以養胃氣,且淡能滲濕,即化滯熱,是又可以裕脾陰。故方書中療滯下噤口有倉稟湯,因胃氣虛而熱乘之,故用參、苓,乃以羌、獨、柴胡升達其胃氣,并散其毒氣,必入陳米養脾陰,使不為熱毒所并。又吐利后大渴不止,獨以陳倉米湯療之。是二者足征其于脾胃之陰氣大有裨也。止言其養胃者,殊未親切,試思下多則亡陰,而茲味之主治,在瀉利居多,猶得泛然以養胃為其功乎哉?。
3.《本草求真》:陳倉米,即米多年陳積于倉而未用者也。凡米存積未久,則性仍舊未革,煮汁則膠粘不爽,食亦壅滯不消,至于熱病將愈,胃氣未復,猶忌食物戀膈,熱與食郁,而煩以生,必得沖淡甘平,以為調劑,則胃乃適。陳米津液既枯,氣味亦變,服此正能養胃,除熱去煩,是以古人載此,既有煮汁養胃之功,復有祛濕除煩之力。一切惡瘡,百藥不效者,用此作飯成團,火煅存性,麻油、膩粉調敷,可知沖淡和平,力雖稍遜,而功則大,未可忽也。
4.《名醫別錄》:主下氣,除煩渴,調胃,止泄。
5.《食療本草》:炊作干飯食之,止痢,補中益氣,堅筋骨,通血脈,起陽道。又毒腫惡瘡,久陳者蒸作飯,和酢封腫上。卒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于甕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
6.《日華子本草》:補五臟,澀腸胃。
7.《本草綱目》:調腸胃,利小便,止渴除熱。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