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蘇木功效

《中國藥典》:蘇木

英文名

LIGNUM SAPPAN

別名

蘇方木

來源

本品為豆科云實屬植物蘇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心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邊材,干燥。

性狀

本品呈長圓柱形或對剖半圓柱形,長10~100cm,直徑3~12cm。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具刀削痕,常見縱向裂縫。橫斷面略具光澤,年輪明顯,有的可見暗棕色、質松、帶亮星的髓部。質堅硬。無臭,味微澀。

鑒別

(1)取本品一小塊,滴加氫氧化鈣試液顯深紅色。

(2)本品橫切面;射線寬 1~2 列細胞。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 160μm,常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木纖維多角形,壁極厚。木薄壁細胞壁厚,木化,有的含草酸鈣方晶。髓部薄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大小不一,壁微木化,具紋孔。

(3)取本品粉末10g ,加水50ml,放置 4小時,時時振搖,濾過,濾液顯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取濾液 5ml,加氫氧化鈉試液 2滴,顯猩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再加鹽酸使呈酸性后,溶液變為橙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

炮制

鋸成長約3cm 的段,再劈成片或碾成粗粉。

性味

甘、咸,平。

歸經

歸心、肝、脾經。

功能主治

行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胸腹刺痛,外傷腫痛。

用法用量

3~9g。

禁忌

月經過多及孕婦慎用。

貯藏

置干燥處。

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蘇木

別名

蘇枋(《南方草木狀》),蘇方(《肘后方》),蘇方木(《唐本草》),窊木(《諸蕃志》),棕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赤木(《獸醫國藥及處方》),紅柴(《四川中藥志》)。

出處

《醫學啟源》

來源

為豆科植物蘇木的干燥心材。全年可采。除去外皮及邊材,取心材,曬干。

原形態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5~10米。樹干有小刺,小枝灰綠色,具圓形凸出的皮孔,新枝被微柔毛,其后脫落。葉為2回雙數羽狀復葉,全長達30厘米或更長;羽片對生,9~13對,長6~15厘米,葉軸被柔毛;小葉9~16對,長圓形,長約14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鈍形微凹,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具細點,無柄;具錐刺狀托葉。圓錐花序,頂生,寬大多花,與葉等長,被短柔毛;花黃色,徑10~15毫米;萼基部合生,上部5裂,裂片略不整齊;花瓣5,其中4片圓形,等大,最下1片較小,上部長方倒卵形,基部約1/2處窄縮成爪狀;雄蕊10,花絲下部被棉狀毛;子房上位,1室。莢果長圓形,偏斜,扁平,厚革質,無刺,無剛毛,頂端一側有尖喙,長約7.5厘米,直徑約3.5厘米,成熟后暗紅色,具短茸毛,不開裂,含種子4~5。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分布廣西、廣東、臺灣、貴州、云南、四川等地。產于廣西、云南、臺灣、廣東(海南島)、四川等地。

性狀

干燥心材呈圓柱形,有的連接根部,呈不規則稍彎曲的長條狀,長8~100厘米,直徑3~10厘米。表面暗棕色或黃棕色,可見紅黃色相間的縱走條紋,有刀削痕及細小的凹入油孔。橫斷面有顯著的年輪,有時中央可見黃白色的髓,并具點狀閃光。質致密,堅硬而重,無臭,味微澀。將本品投入熱水中,水染成鮮艷的桃紅色,加則變為黃色,再加堿又變為紅色。以粗大、堅實、色紅黃者為佳。

蘇木刨片為不規則的長條形,厚約0.5毫米,寬狹不一,通常寬約1厘米左右,全體呈紅黃色或黃棕色,少數帶有黃白色的邊材;表面有縱紋。質脆,易斷。

化學成分

木部含無色的原色素-巴西蘇木素約2%。巴西蘇木素遇空氣即氧化為巴西蘇木紅素。另含蘇木酚,可做有機試劑,檢查鋁離子。又含揮發油,油的主要成分為水芹烯及羅勒烯。還含鞣質。

藥理作用

①對心血管的作用

蟾蜍下肢灌流時,蘇木水能使血管輕度收縮;以后用亞硝酸鈉也不能使血管擴張。如先用亞硝酸鈉,再用蘇木才同樣不能使血管收縮。在離體蛙心標本上,適量蘇木水能使收縮力增強,并可使由枳殼煎劑減弱的心收縮力有所恢復。還能解除水合氯醛、奎寧、毛果蕓香堿、毒扁豆堿、尼可丁等對離體蛙心的毒性。

②中樞抑制作用

適量蘇木水,用不同給藥方法,對小、兔、豚鼠均有催眠作用,大量尚有麻醉作用,甚至死亡。能對抗士的寧與可卡因的中樞興奮作用。但不能對抗嗎啡的興奮性。

③抗菌作用

蘇木煎液(1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桿菌作用較強,效價均達1:1600(紙碟法及試管法)。浸、煎劑對白喉桿菌、流感桿菌、副傷寒丙桿菌、弗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作用顯著,對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甲、乙桿菌及肺炎桿菌等亦有作用(試管法和平板法)。

④其他作用

蘇木煎劑必須在10%以上對體外肝蛭才有效;試用于牛體內,抗肝蛭作用不確實。腹腔或皮下注射適量蘇木水,可使犬嘔吐與腹瀉。無抗組織胺及減輕局部刺激作用。對離體子宮略有抑制,若與腎上腺素合用則作用明顯。無解熱作用。

同屬植物鷹葉刺的核仁的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并能抑制蛙心。苦味的樹脂部分有中樞抑制、退熱作用及對離體腸管的解痙作用,還有明顯的殺蟲(蚯蚓法)作用。對各種細菌,水-醇提取物及樹脂部分也有某些抑制作用

炮制

《雷公炮炙論》:"凡使(蘇木),去上粗皮并節了……細銼了,重搗,拌細條枝蒸,從巳至申,出,陰干用。"

性味

甘咸,平。

①《唐本草》:"味甘咸,平,無毒。"

②《本草拾遺》:"寒。"

③《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性涼,味微辛。"

④《湯液本草》:"甘而酸辛,性平。"

⑤《會約醫鏡》:"味甘辛咸,微溫。"

歸經

入心、肝經。

①《綱目》:"三陰經血分。"

②《本草經琉》:"入足厥陰、手少陰、足陽明經。"

③《藥品化義》:"入肝、胃、大腸三經。"

功能主治

行血,破瘀,消腫,止痛。治婦人血氣心腹痛,經閉,產后瘀血脹痛喘急,痢疾,破傷風,癰腫,撲損瘀滯作痛。

①《唐本草》:"主破血,產后血脹悶欲死者。"

②《本草拾遺》:"主霍亂嘔逆及人常嘔吐,用水煎服之。破血當以煮為良。"

③《海藥本草》:"主虛勞血癖氣壅滯;產后惡露不安,腹中攪痛;及經絡不通,男女中風,口噤不語。宜細研乳頭香細末方寸匕,酒煎蘇方去滓調服,立吐惡物瘥。"

④《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月侯不調及蓐勞。排膿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⑤《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發散表里風氣。""破死血。"

杲:"破瘡瘍死血,產后敗血。"

⑦《醫林篆要》:"補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風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熬膏。外用:研末撒。

禁忌

血虛無瘀者不宜,孕婦忌服。

①《綱目》:"忌。"

②《本草經疏》:"產后惡霹已凈,由血虛腹痛者不宜用。"

③《本經逢原》:"大便不實者禁用。"

復方

①治婦人月水不通,煩熱疼痛:蘇枋木二兩(銼),硇砂半兩(研),川大黃(末)一兩。上藥,先以水三大盞,煎蘇木至一盞半,去滓,入硇砂、大黃末,同熬成膏。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半大匙。(《圣惠方》蘇枋木煎)

②治產后氣滯作喘:蘇木、人參麥門冬,水煎服。(《婦科尺》蘇木湯)

③治產后血運,腹悶,氣喘急欲死:蘇枋木(末)二兩,荷葉(炙)一枚,芍藥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鱉甲(去裙襕,醋炙)一兩半。上五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五盞,汁一合。同煎取二盞,去滓,入紅雪一兩,分溫二服,粥食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圣濟總錄》蘇枋飲)

④治血暈:蘇木五錢,煎水,加童便一杯,頓服。(《陸川本草》)

⑤治被打傷損,因瘡中風:蘇木(槌令爛,研)二兩。用酒二升,煎取一升。分三服,空心、午時、夜臥各一服。(《圣濟總錄》蘇木酒)

⑥治破傷風:蘇枋木不拘多少,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酒調服之。(《圣濟總錄》獨圣散)

⑦治指斷,亦治其余皮膚刀矢傷:真正沉重蘇木,為細末,敷斷指間,外用蠶繭包縛完固。(《攝生眾妙方》接指方)

⑧治偏墜腫痛:用蘇木二兩,好酒一壺。煮熟頻飲。(《瀕湖集簡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蘇木

英文名

Sappan Wood

別名

蘇枋、蘇方、蘇方木、棕木、赤木、紅柴、紅蘇木、落文樹

出處

出自《醫學啟源》。

1.《雷公炮炙論》:蘇方木,若有中心文橫如紫角者,號曰木中尊色,其力倍常百等。

2.《本草綱目》:蘇木,煎汁忌鐵器,則色黯。其木蠹之糞,名曰紫納,亦可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蘇木的心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esalpinia sappan L.

采收和儲藏:蘇木種植后8年可采入藥。把樹干砍下,削去外圍的白色邊材,截成每段長60cm,粗者對半剖開,陰干后,扎捆置陰涼干燥處貯藏。

原形態

蘇木 灌木或小喬木,高5-10。樹干有刺。小枝灰綠色,具圓形突出的皮孔,新枝被柔毛。二回羽狀復葉,長達40cm,羽片7-13對,對生,葉軸被柔毛;小葉9-17對,對生,長圓形至長圓狀形,長約14mm,寬約6mm,先端鈍形微凹,基部歪斜,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具腺點,中脈偏斜。圓錐花序項生或腋生。長約與葉相等,被短柔毛;苞片大,披針形,早落;花梗長約15mm,被細柔毛;花托淺鐘形;萼片5,稍不等,下面1片比較大,呈兜狀;花瓣黃色,闊倒卵形,長約9mm,最上面1片基部帶粉紅色,具柄;雄蕊10,離生,2輪排列,稍伸出,花絲細,上部扭曲,下部密被柔毛;雌蕊1.花柱細長,子房有灰色絨毛,花柱被毛,柱頭截平。莢果木質、稍壓扁,近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7cm,寬3.5-4cm,基部稍狹,先端斜向平截,先端有喙,紅棕色,不開裂。種子3-4顆,長圓形,稍扁,長約2cm,褐黃色。花期5-10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00-1050m的山谷叢林中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河谷和紅河河谷。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向陽,忌陰和積水,耐旱。多分布在雨量較少的地區。耐輕霜。一般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都可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適于破壤、粘壤及沖積土上種植。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多采用育苗移栽法,也可直播。育苗移栽,可用塑料袋育苗和苗床育苗,2月份選飽滿無蟲蛀、有光澤、堅實的種子播入袋內土中或苗床上。每袋播種l-2顆;苗床育苗按行距20cm×5cm開溝點播。待苗高30cm左右時,選擇陰雨天移苗定植。大田直播,雨季選陰雨天進行,每穴播種2-3顆,深1.5-2cm,蓋草保濕,出苗時揭去稻草。直播苗高20cm時間苗,每穴留粗壯苗1株。

田間管理 苗期經常除草、松土、澆水、保證成活,待苗高至1.5-2m時進行修技,把主干基部的分枝剪去,促使主干粗大,加速藥用心材的增加。高2.5m以后,管理可以粗放。采伐作藥后留下的樹樁,進行松土施肥,澆水,促使萌發更新。

病蟲害防治 有吹綿介殼蟲為害莖葉。若蟲期可用波美0.5度石硫合劑或50%馬拉硫磷乳劑600倍液噴霧。成蟲期用乙硫磷1000-20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呈長圓柱形或對剖半圓柱形,長10-100cm,直徑3-12cm。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見縱向裂緩。橫斷面略具光澤,年輪明顯,有的可見暗棕色、質松、帶亮點的髓部。質堅硬。無臭,味徽澀。

顯微鑒別 心材橫切面:射線寬1-2列細胞。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160μm,常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木纖維多角形,壁極厚。木薄壁細胞壁厚,木化,有的含草酸鈣方晶。髓部薄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大小不一,壁微木化,具紋孔。

粉末特征:黃紅色。①木纖維及晶纖維極多,成束,橙黃色或無色。纖維細長,直徑9-22μm,壁厚或稍厚,斜紋孔稀疏,胞腔線形或較寬大。有的纖維束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類方形,壁不均勻增厚,木化。②木射線徑向縱斷面碎片較易見,細胞呈長方形,長32-60μm,直徑16-26μm,壁連珠狀增厚,木化,具單紋孔,切向壁及紋孔較密,孔溝明顯;切向縱斷面射線寬l-2(-3)列細胞,高約至62個細胞,紋孔顯著。③具線紋孔導管大小不一,大者直徑約至160μm,多破碎,具緣紋孔排列較密,互列.紋孔口橢圓形或短縫狀,導管中常含棕色塊狀物。④草酸鈣方品較少,板狀、長方形、類方形或類雙錐形,直徑約至17μm。⑤木細胞長方形或狹長,長58-108μpm,直徑約17μm,壁稍厚,木化,紋孔明顯。⑥棕色塊呈不規則塊狀。

化學成分

心材含色原烷類化合物:3-(3’,4-二羥基芐基)-7-羥基-4-色原烷酮[3-(3,ˊ4ˊ-dihydroxybenzvl)-7-hydroxychroman-4-one]即是3-脫氧蘇木酮B(3-deoxysappane B),3-(3ˊ,4ˊ-二羥基亞芐基)-7-羥基-4-色原烷酮[3-(3ˊ,4ˊ-dihydroxybenzylidene)-7-hydroxy chroman-4-one],3-(3ˊ,4ˊ-二羥基芐基)-3,7-二羥基-4色原烷酮[3-(3ˊ,4ˊ-dihydroxybenzyl)-3,7-dihy-droxychroman-4-one]即是蘇木酮B(sappanone B),3-(3ˊ,4ˊ-二羥基芐基)-4,7-二羥基色原烷醇[3-(3ˊ 4ˊ-dihydroxybenzyl)-4,7-dihydroxy chromanol],3ˊ(3ˊ,4ˊ-二羥基芐基)-7-羥基-4-甲氧基色原烷醇[3-(3ˊ,4ˊ-dihydroxybenzyl)-7-hydroxy-4-methoxy chromanol)的左旋體和右旋體,7-羥基-(4ˊ-羥基亞芐基)-4-色原烷酮(7-hydroxy-3-(4ˊ-hydroxybenzylidene)-chroman-4-one],3,7-二羥基-3-(4ˊ-羥基芐基)-4-色原烷酮[3,7-dihydroxy-3-(4ˊ-hydroxybonzyl)chroman-4-one]即是3ˊ-去氧蘇木酮B(3ˊ-deoxysappanoneB),7-羥基-8-甲氧基-3-(4ˊ-甲氧基亞芐基)-4-色原烷酮[7-hydroxy-8-methoxy-3-(4ˊ-methoxybenzylidene)chroman-4-one],3,4,7-三羥基-3-(4ˊ-羥基芐基)色原烷[3,4,7-trihydroxy-3-(4ˊ-hydroxybenzyl)chroman],蘇木酚(sappanol),表蘇木酚(episappanol),3ˊ-去氧蘇木酚(3ˊ-deoxysappanol),3ˊ-O-甲基蘇木酚(3ˊ-O-methylsappanol),3ˊ-O-甲基表蘇木酚(3ˊ-O-methylepisappanol),4-O-甲基蘇木酚(4-O-methyl sappanol),4-O-甲基表蘇木酚(4-O-methylepisappanol)。還含巴西蘇木素(drazilin),3ˊ-O-甲基巴西蘇木素(3ˊ-O-methyl brazilin)和巴西蘇木素衍生物(brazilin derivatives)1及2。又含商陸黃素(ombuin),鼠李素(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等黃酮類和4,4ˊ-二羥基-2ˊ-甲氧基查耳酮(4,4ˊ-dihydroxy-2ˊ-methoxychalcone),2ˊ-甲氧基-3,4,4ˊ-三羥基查耳酮(2ˊ-methoxy-3,4,4ˊ-trihydroxychalcone)即是蘇木查耳酮(sappanchalcone)。又含二苯并環氧庚烷類化合物:原蘇木素(protosappanin)A、B、C、E-1、E-2及10-O-甲基原蘇木素B(10-O-methylprotosappanin B)。還含蘇木苦素(calsalpin)J、P,二十八醇(oct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蒲公英賽醇(taraxerol)。

藥理作用

1.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對于腎上腺素所致小鼠腸系膜微循環障礙,蘇木水煎醇提取液能顯著促進微動脈血流促進微循環和管徑的恢復,但在所試20種活血化瘀藥中蘇木的作用僅屬中等強度。犬靜注蘇木水煎醇提取液還可增加冠脈流量,降低冠脈阻力,減少心率,減低左室作功,但增;加心肌耗氧量。當以20mg(生藥)/kg股動脈直接注射時,是所試活血化瘀藥中唯一不能顯著增加麻醉犬外周血流量的藥物。

2.對血液的影響 對于靜注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實驗性血瘀證家兔的血液,蘇木注射液在試管內能顯著降低血液粘度在各種切速下蘇木的作用均非常顯著,但在所試20種活血藥中蘇木的作用為較弱者;對于紅細胞聚集指數蘇木無顯著影響。對于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100mg/ml的蘇木有抑制作用。巴西蘇木素衍生物1,2均有抗高膽固醇血癥的作用。

3.抗癌作用 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細胞株HL-60為靶細胞,蘇木水提取液0.5mg(生藥)/kg有細胞毒作用,對小鼠淋巴瘤細胞株Yac-1、人紅髓白血病細胞株K562及小鼠成纖維細胞株L929蘇木煎劑也有較強作用。EAC荷瘤小鼠蘇木煎劑腹腔注射也能顯著延長其生存時間。對于小鼠實驗性白血病,蘇木也能顯著延長P388及L1210的生存時間,1:1煎劑每日腹腔注射0.1ml及0.2ml,連續7d的延長百分率分別為97.8%、107.8%(P388)及102.6%、117.5%(L1210)。日本報告蘇木于體外對HL-60細胞的最低抑制濃度為0.2%,在此濃度作用下, 3、6h后抑制率分別為20%及35%,增加蘇木濃度,抑制作用增強,但即使蘇木濃度仍為0.2%,作用時間延長至24h,其制率也可達50%以上。在蘇木作用下,HL-60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也受抑制,此作用也隨藥濃度增加而加強。此外,蘇木還有抑制誘變效果。

4.其他作用 蘇木還有抑制醛糖還原酶抑制作用,其所含山蘇查耳酮對該酶的IC50為1.2×10-6mol/L。另早年曾有報告,蘇木對小鼠、兔、豚鼠于不同給藥途徑均有催眠作用,劑量加大還有麻醉作用,并能對抗士的寧、可卡因的中樞興奮作用。此外,蘇木混劑和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白喉桿菌、流感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及副傷寒丙桿菌等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甲、乙桿菌及肺炎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5.毒性 蘇木煎劑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18.9/kg。

毒性

毒性:蘇木水提液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為18.9g/kg。蘇木水提液腹腔注射給于小鼠的LD50為18.9ml/kg。

鑒別

(1)取本品1小塊,滴加氫氧化鈣試液顯深紅色。(檢查蘇木色素)(2)取本品粉末1g,加水50ml,放置4h,時時振搖,濾過,濾液顯橘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取濾波5ml,加氫氧化鈉試液2滴,顯猩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再加鹽酸使呈酸性后,溶液變為橙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檢查巴西蘇木素)

炮制

去上粗皮并節了細銼了,重搗,拌細條梅枝蒸,從已至申,出,陰干用。

性味

甘;咸;平;無毒

歸經

心;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腫定痛。主婦人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阻心腹痛,產后血暈,癰腫,跌打損傷,破傷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

禁忌

1.血虛無瘀者不宜,孕婦忌服。

2.《本草綱目》:忌鐵。

3.《本草經疏》:產后惡露已凈,由血虛腹痛者不宜用。

4.《本經逢原》:大便不實者禁用。

復方

1.蘇枋木煎(《太平圣惠方》),用治婦人月水不通,煩熱疼痛等癥。2.蘇木湯(《婦科玉尺》),用治產后氣滯作喘。3.蘇枋飲(《圣濟總錄》),用治產后血暈,腹悶,氣喘急欲死者。4.蘇木酒(《圣濟總錄》),治跌打損傷,因瘡中風等癥。5.獨圣散(《圣濟總錄》),治破傷風。6.接指方(《攝生眾妙方》),用治指斷,亦治皮膚刀矢傷。7.蘇木散(《痧脹玉衡》),用治痧毒血瘀成塊,堅硬突起不移者。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破血,產后血脹悶欲死者。

2.《本草拾遺》:主霍亂嘔逆及人常嘔吐,用水煎服之。破血當以酒煮為良。

3.《海藥本草》:主虛勞血癖氣壅滯;產后惡露不安,腹中攪痛;及經絡不通,男女中風,口噤不語。宜細研乳頭香細末方寸匕,酒煎蘇方去滓調服,立吐惡物瘥。

4.《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月候不調及蓐勞。排膿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5.《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發散表里風氣。破死血。

6.李果:破瘡瘍死血,產后敗血。

7.《醫林纂要》:補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風熱。

8.《用藥心法》:蘇木,去風與防風同用。

9.《本草綱目》:蘇枋木,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

10.《本草經疏》:蘇方木,凡積血與夫產后血脹悶欲死,無非心、肝二經為病,此藥咸主入血,辛能走散,敗濁瘀積之血行,則二經清寧,而諸證自愈。《日華子》、《海藥》所主,悉取其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軟堅潤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滯留結之血,婦人產后尤為所須耳。

11.《本經逢原》:蘇木陽中之陰,降多升少,肝經血分藥也。性能破血,產后血脹悶欲死者,苦酒煮濃汁服之。本虛不可攻者,用二味參蘇飲,補中寓瀉之法,凜然可宗。但能開泄大便,臨癥宜審。若因惱怒氣阻經閉者,宜加用之。

12.《本草求真》:蘇木,功用有類紅花,少用則能和血,多用則能破血。但紅花性微溫和,此則性微寒涼也。故凡病因表里風起,而致血滯不行,暨產后血暈脹滿以(欲)死,及血痛血瘕、經閉氣壅、癰腫、跌撲損傷等癥,皆宜相癥合以他藥調治。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