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石首魚鲞功效

《中藥大辭典》:石首魚鲞

別名

白鲞(《爾雅翼》),鲞魚(《綱目》)。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的干制品。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石首魚"條。

性味

《本草匯言》:"味甘,氣平,無毒。"

歸經

《本草匯言》:"入手、足太陰經。"

功能主治

開胃、消食,健脾,補虛。治食積腹脹,瀉痢。

①《食療本草》:"消宿食,主中惡。"

②《開寶本草》:"炙食之,主消瓜成水,亦主卒腹脹,食不消,暴下痢。"

③《隨息居飲食譜》:"開胃醒脾,補虛活血,為病人產后食養之珍。"

復方

蜈蚣咬傷:白鲞皮貼之。(《集成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石首魚鲞

英文名

dried Large Yellow Croaker or dried Small Yellow croaker

別名

白鲞、鲞魚

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的干制品。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 2.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采收和儲藏:在魚汛期捕撈,捕后,除去內臟,洗凈,曬干。

原形態

1.大黃魚,體側扁,一般體長為40-50cm,大者長達75cm。頭較大,具發達粘液腔。吻鈍尖,有4個吻孔。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圓凸。口前位,寬闊而斜,下頜稍突出牙細尖,上凳牙多行,外行牙稍擴大;下頜牙2行,內行牙較大。頦部具4個不明顯小孔。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骨后端有一扁棘,鰓孔大,鰓耙(8-9)+(16-18),細張。頭部和體的前部被圓鱗;后部被櫛鱗。側線鱗56-58(8-9/8)。背鰭鰭條部及臀鰭鰭膜上被小圓鱗。體側下部各鱗片均有一金黃色皮腺體。背鰭Ⅷ-Ⅸ,Ⅰ-31-34,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臀鰭Ⅱ-8,第2鰭棘較長。胸鰭15-17。尾鰭楔形。鰾大,前端圓形,兩側具側枝31-33對,每一側枝最后分出的前后兩小支等長,且互相平行。耳石形。體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唇紅色。各鰭黃色或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2.小黃色,體側扁,一般體長23-26cm,大者可長達50cm。外形與大黃魚近似。主要差別如:鰓耙10+(8-20)。側線鱗50-62(5-6/8),背鰭Ⅸ-Ⅹ,Ⅰ-31-36。臀鰭II-9-10。鰾大,前部圓,兩側具側枝26-32對,每一側枝最后分出的前、后兩小支不等長;后小支短,前小枝細長。耳石梨形,較小。體黃褐色,唇橘色,各鰭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為暖溫性回游魚類。棲息于60m以內近海的中下層。喜集群,食性廣,主要攝食小型魚類、節肢類等動物。能發聲,生殖期更盛。一生能多次產卵,產卵場均在河口附近或島嶼、內灣近岸淺清潔工我。產卵期分春秋二季。懷卵量一般為20萬-50萬粒,卵浮性,球形,很1.19-1.55mm,有無色油球1個。秋冬隨水溫下降。魚群向南回游越冬。

2.為溫水性底層魚類。喜棲息于軟泥或泥沙質海底。食性廣。能發聲,在生殖期常發出“咯咯”、“沙沙”聲。生殖期在北方海區于4-5月間產卵,懷卵量平均為7萬-15萬粒,卵浮性,球形,直徑1-1.45mm,有油球1個。秋末冬初,魚群南下作適溫回游。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于黃海、東海和南海。

2.我國分布于渤海、黃海和東海。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脾;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健脾補虛;開胃消食;解毒止痢。主病后體虛;食欲不振;食積腹脹;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各家論述

1.《綱目》:陸文量《菽園雜記》云,痢疾最忌油膩生冷,惟白鲞宜食,此說與《本草》主下痢相合。蓋鲞飲咸水而性不熱,且無脂不膩,故無熱中之患,而消食理腸胃也。

2.《本草匯言》:陳五占曰,石首魚,有養脾理肺之功,故《開寶》方治久病胃虛食減,不能進厚味者。以此鲞白水煮爛食之,其性不熱不寒,不克不膩,能消故滯,能補新清,健利腸胃,為腸虛胃弱人必需用之,誠藥食中之良品也。

3.《峨嵋藥植》:敷治瘡毒。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