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石豇豆
別名
石小豆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20厘米。根莖橫走,密被黑褐色鱗片。葉互生,厚革質;葉片長線形,近無柄,邊緣強度反卷,幾達主脈。孢子囊群卵圓形或長圓形,有盾狀隔體,著生于細脈相接處,位于中脈與葉邊中間,為反卷的葉邊所覆蓋。
生境分部
生于高山林下巖石上或樹干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陜西、甘肅等地。
性味
淡澀,平。
功能主治
除風濕,鎮痛,利尿,調經,通淋,健脾。治風濕疼痛,勞傷腰痛,淋癥,崩漏,白帶。小兒疳積,頭痛,鼻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浸酒。
復方
①治淋癥,風濕痛:石豇豆一兩,水煎服。
②治小兒疳積:石豇豆一兩,研粉,加面一斤,蒸饃食。
③治崩漏,白帶:石豇豆、三白草各四錢,太白花、A 、紅三七各三錢,柴胡二錢。水煎服,甜酒為引。
備注
此外,水龍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在陜西地區亦作石豇豆入藥。參見"蒼條魚鱉"條。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石豇豆
英文名
root of Griffith Loxostigma
別名
石小豆、點子草
出處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pisorus eilophyllus(Diels)Ching[Polypodium eilophyllum Diels]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陰干。
原形態
植株高20-30cm。根莖橫生,密被黑色、卵狀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葉柄長1-2cm,或幾無柄,近光滑;葉片革質,長線形,長20-28cm,寬約3mm,尖頭,基部向下延伸幾達葉柄底端,邊緣強度反卷,幾達中脈;中脈兩側細脈網狀;葉上面光滑,下面略被鱗片。孢子囊群卵圓形或長圓形,著生于細脈交接處,位于中脈與葉邊之間,常被反卷的葉邊覆蓋一半,兩側常呈連珠狀突起。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附生于海拔2000-3000m的高山林下枯樹干上或巖石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
此外,水龍骨科植物石蕨Saxiglossum angustissimum(Gies.)Ching的全草,在陜西地區亦作石豇豆入藥。參見“蒼條魚鱉”條。
性味
淡;微澀;平
歸經
脾;肝經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健脾消疳;利尿通淋;止血。主風濕疼痛;勞傷腰痛;小兒疳積;淋濁;白帶;崩漏;鼻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