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釵子股
別名
牛角蘭、寄生蘭、鹿角草、吊竹
來源
為蘭科釵子蘭屬植物釵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以全草入藥。
功能主治
散風祛痰,解毒消腫。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胸脅受傷,癰腫,喉頭炎等。
用法用量
3~5錢,水煎服;外用鮮草搗爛敷。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釵子股
別名
金釵股、三十根(《本草拾遺》),松寄生、蟲寄生,海斑虎(《質問本草》),檀香線、錫朋草(《福建民間草藥》),磹竹(《閩東本草》),龍須草(《實用中草藥》)。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蘭科植物釵子股的根或全草。
原形態
常綠氣生植物,高約30厘米。莖叢生。葉互生,圓柱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3~4毫米,抱莖,肉質,濃綠色。總狀花序有花2~4,腋生,蓋片綠色,舌瓣有暗紅色的斑紋。蒴果棒狀紡錘形。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
生于高山陰濕處或林間老樹上。分布福建、廣東及西南一帶。
性味
辛苦,平。
①《本草拾遺》:"味辛,平,小毒。"
②《海藥本草》:"味苦,平,無毒。"
③《閩東本草》:"性平,味甘酸。"
歸經
《閩東本草》:"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
催吐解毒,祛風利濕。治瘧疾,癰疽,風濕痛,水腫。
①《本草拾遺》:"解諸藥毒,人中毒者煮汁服之。亦生研,更烈,必大吐下。如無毒,亦吐,去熱痰瘧瘴,天行蠱毒,喉閉。"
②《海藥本草》:"主解毒。治癰疽。"
③《閩東本草》:"祛風利濕。治風濕痛。"
④《實用中草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治高血壓,風濕痛,頭風。"
⑤《廣西藥植名錄》:"行氣,壯陽,殺蟲,催吐。"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復方
①解諸藥毒:取鮮釵子股葉一至二握。洗凈搗爛,絞汁一杯服下,毒可由吐下而解。
②治癰疽:取鮮釵子股葉一握。洗凈搗爛,敷患處,日換兩次。
③治水腫:取鮮釵子股根八錢至一兩二錢(干的五至八錢),豬腳(七寸)一個。酌加水煎兩小時,飯前服,日服一次。
④治梅毒性風疾:鮮釵子股根二兩(干的一兩)。酌加水煎,飯前服,日服兩次。(選方出《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釵子股
英文名
Morse Luisia, Root or herb of Morse Luisia
別名
金釵股、三十根、松寄生、蟲寄生、金環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蘭、圓柱蘭、石珊瑚、石鹿角、龍須草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金釵股,生嶺南山谷。根如細辛,三、四十莖,嶺南人用之。
2.《海藥本草》:釵子股,謹按陳氏云:生嶺南及南海諸山,每莖三十根,狀似細辛。忠、萬州者佳。草莖功力相似,以水煎服。緣嶺南多毒,家家貯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釵子股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uisia morsei Rolfe Forbes et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釵子股,附生草本植物,高15-30cm。須根發達,粗壯。莖叢生,堅硬,圓柱形,粗約5mm。葉互生,排城2列;葉片圓柱形,肉質,長6-13cm,粗3-4mm,基部具筒狀革質鞘。總狀花序腋生,長1-1.5cm,具2-4朵花;小苞片寬卵形,覆瓦狀排列。花綠色帶暗紫紅色;萼片和花瓣長圓形,近相等,長約6mm,寬約3mm;唇瓣在中部縊縮面分為前、后唇,才者均近三角狀半圓形,前唇先端微凹,上面具乳突。蒴果棒狀紡綞形。花期5-7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00-1200m的林中樹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
苦;辛;性涼;小毒
歸經
肺;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主瘧疾;癰疽;咽喉腫痛;風濕痹痛;水腫;白濁;白帶過多;跌打損傷;藥物或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者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解諸藥毒,人中毒者煮汁服之。亦生研,更烈,必大吐下。如無毒,亦吐,去熱痰瘧瘴,天行蠱毒,喉閉。
2.《海藥本草》:主解毒。治癰疽。
3.《閩東本草》:祛風利濕。治風濕痛。
4.《實用中草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治高血壓,風濕痛,頭風。
5.《廣西藥植名錄》:行氣,壯陽,殺蟲,催吐。
6.《本草綱目》:按《嶺表錄》云,廣中多蠱毒,彼人以草藥金釵股治之,十救八、九,其狀如石斛也。又忍冬藤解毒,亦號金釵股,與此同名云。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