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沙棗樹皮功效

《中藥大辭典》:沙棗樹皮

出處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來源

胡頹子科植物沙棗的樹皮。春、夏、秋采收內皮,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

莖皮和枝含胡頹子堿滿0.1%、四氫哈爾醇0.05%、2-甲基四氫哈爾醇0.001%、哈爾滿、二氫哈爾滿和2-甲基-1,2,3,4-四氫-β-咔啉,尚含鞣質、d-兒精、L-表兒茶精、色素等。樹干和樹枝含大量樹膠。

性味

味澀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收斂止痛,清熱涼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敷。

復方

①治白帶:沙棗樹皮五錢。水煎服。

②治燒傷:沙棗樹皮研粉,以80%精浸泡48小時,過濾,用時噴涂創面。能止滲出液,促進創面愈合。

③外用止血:沙棗樹皮研末,敷患處。(性味以下出《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沙棗樹皮

英文名

Bark of Russianolive

出處

出自《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棗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的樹皮和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laeagnus angustifolia L.2.Elaeagnum angustifolia L.var.orientalis (L.) Kuntze [E.orientalis L.]3.Elaeagnum oxycarpa Schlecht.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剝內層皮,根皮全年可采,曬干。

原形態

1.沙棗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10m。枝干受傷后流出透明褐色膠汁。常具亮棕紅色硬利,幼枝密被銀白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褐色,光滑;皮孔明顯,點狀橫裂。單葉互生,薄紙質;葉柄長0.5-1c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8.5cm,寬0.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幼時被具銀白色鱗片,后部分脫落,下面銀白色,有光澤,密被白色鱗片;側脈不明顯。花1-3朵生于葉腋,兩性,稀單性;花被筒呈鐘狀或漏斗狀,先端4裂,外面銀白色,里面黃色,有香味;花盤先端無毛;雄蕊幾無花絲;花柱長于雄蕊,先端環狀彎曲。果實橢圓形,長約1.5,粉紅色,被銀白色鱗片。花期5-6月,果期9月。

2.東方沙棗 與上種的區別在于:本變種花枝下部的葉片闊橢圓形,寬1.8-3.2cm,上部的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兩端鈍;花盤無毛或有時微被小柔毛;果實大,闊橢圓形,長1.5-2.5cm,栗紅色或黃色。

3.灑果沙棗 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于:葉片窄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枝具明顯的棘針;花盤先端有毛,萼筒漏斗形或鐘形;果實較小,長5-10mm,乳黃色或橙黃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沙漠地區,耐旱、耐寒,并在沙地、鹽漬化土地和村邊、田邊廣泛栽培。

2.生境同沙棗。

3.生于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灘或沙丘的低洼潮濕地區和田邊、路邊,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1.分布于華北、西北及遼寧等地。

2.分布于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3.分布于內蒙古西部、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化學成分

莖皮和枝含胡頹子堿(eleagnine)即四氫哈爾滿(tetrahydroharman),四氫哈爾醇(tetrahydroharmol),N-甲基四氫哈爾醇(N-methyltetrahydroharmol),哈爾滿(harman),二氫哈爾滿(dihydroharman),2-甲基1,2,3,4-四氫-β-咔啉(2-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哈爾明堿(harmine)。還含鞣質(tannin),右旋兒茶精(catechin),左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色素等。樹干和樹枝含大量樹膠(gum)。

性味

味澀;微苦;性涼

歸經

心;肝;脾經

功能主治

清熱止咳;利濕止痛;解毒;止血。主慢性氣管炎;胃痛;腸炎;急性腎炎;黃疸型肝炎;白帶;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汁涂;或研末敷。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