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水龍骨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水龍骨

別名

石蠶、石豇豆、青石蓮、青龍骨

來源

水龍骨水龍骨屬植物水龍骨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

甘、苦,涼。

功能主治

解毒退熱,祛風利濕,止咳止痛。用于小兒高熱,咳嗽氣喘,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風濕關節痛,牙痛;外用治蕁麻疹,瘡癤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水龍骨

別名

草石蠶(《綱目拾遺》),石蠶、打粗(《中國藥植志》),青竹標、巖雞尾、人頭發(《貴州民間藥物》),倒水蓮、青蓮、骨碎補、石倒水蓮、青倒水蓮(《廣西藥植名錄》),騸雞尾、青豆梗(《貴州草藥》),青龍骨、綠腳代骨丹(《江西草藥》),拐棗金釵、石龍(《陜西中草藥》),青石蠶(《浙江民間草藥》),石豇豆、青石蓮(《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水龍骨的根莖。全年可采。采得后除去須根及葉片,切段,曬干。

原形態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肉質,細棒狀,橫走彎曲分歧,鮮時青綠色,干后變為黑褐色,表面光滑或被鱗片,并常被白粉;鱗片通常疏生在葉柄基部或根狀莖的幼嫩部,易脫落,深褐色,卵狀披針形而先端狹長,網脈較粗而顯著,網眼透明。葉疏生,直立;葉柄長3~8厘米,鮮時帶綠色,干后變為淡褐色,表面光滑無毛,但散有褐色細點,基部呈關節狀;葉片羽狀深裂,羽片14~24對,線狀矩圓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鈍形或短尖,全緣,基部一對羽片通常較短而稍下向,紙質,兩面密被褐色短絨毛,葉脈除中肋及主脈外不明顯。孢子囊群圓形,位于主脈附近,無囊群蓋,孢子囊多數,金黃色。

生境分部

生于陰濕巖石上或樹干上。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等地。

性狀

干燥的根莖,呈細棒狀,稍彎曲,有分歧,肉質。長6~10厘米,直徑3~4毫米。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縱皺紋,并被白粉,一側有須根痕或殘留的須根。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光滑。氣無,味微苦。

此外,尚有下列同屬植物在少數地區亦同等入藥:歐亞水龍骨,使用于新疆;中華水龍骨,使用于陜西。

性味

苦,涼。

①《貴州民間藥物》:"涼,微苦。"

②《浙江民間草藥》:"性涼,味酸帶辛。"

③《新疆中草藥手冊》:"甘,平。"

④《陜西中草藥》:"苦澀,平。"

功能主治

化濕,清熱,祛風,通絡,治痧穢泄瀉,痢疾,淋病白濁,風痹,腰痛,火眼,瘡腫。

①王安卿《采藥志》:"解硫黃、毒蛇毒。治發背,癰疽,結核,竹、木、魚刺,黃疸,熱淋,洗眼疾,陰濕瘡。"

②《綱目拾遺》:"治風痹,羊毛痧。"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煎服。"

④《中國藥植志》:"止瀉。"

⑤《貴州民間藥物》:"舒經活絡,止痛,止咳。"

⑥《浙江民間草藥》:"治五淋白濁,"

⑦《廣西藥植名錄》:"接骨,散血,治痢疾。"

⑧《新疆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腸炎,小兒高熱驚風。"

⑨《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消腫散瘀。治跌打損傷,勞傷,腰腿痛,半身不遂,禿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

復方

①治病后骨節疼痛:新鮮巖雞尾一把,熬水,兌燒酒少許洗身上(由上至下)數次。(《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勞傷:石龍、石澤蘭各五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③治手指瘡毒:干石蠶一兩,沖黃酒服,渣滓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風火眼,紅腫疼痛:干石蠶二兩,加冰糖,水煎,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⑤治蕁麻疹:鮮水龍骨根莖二至四兩,紅棗十個。水煎服。另取全草一斤煎水,趁熱洗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⑥治咳嗽:騸雞尾、爬地香、巖萵苣、石豇豆、石玉簪等的根及生姜各一錢,煎水服;或將藥包在雞或豬肉內,同時燉熟,每晚睡醒后吃一小碗,分三至四次吃完。(《貴州草藥》)

⑦治小兒高熱驚風:鮮水龍骨一兩,一枝黃花五錢,水煎服。

⑧治尿路感染:水龍骨二兩,麻根一兩,水煎服。

⑨治牙痛:鮮水龍骨三錢,金銀花五錢,中華常春藤三錢,水煎服。(⑦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急性關節炎:水龍骨根四兩,糖少許,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水龍骨

英文名

Japanese Polypody Rhizome, Rhizome of Japanese Polypody

別名

草石蠶、石蠶、跌打粗、石豇豆、青石蓮、騸雞尾、青竹標、人頭發、巖雞尾、青豆梗、青石蠶、綠腳代骨丹、石龍、拐棗金釵、爬巖姜、青筋、雞尾L 、九連環、巖尾七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水龍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podiodes nipponica(Mett.)Ching[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植株高10-40cm。根莖長而橫生,分叉,通常光禿而有白粉,頂端被卵圓形披針形鱗片,長漸尖,邊緣有細鋸齒,盾狀著生。葉遠生;葉柄長5-20cm,以關節著生于根莖;葉片薄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8-20cm,寬4-8cm,向頂部漸狹,常有短尾頭,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裂片全緣,鈍頭或短尖頭,基部一對裂片斜向下;葉脈網狀,沿中脈兩側各有1行網眼。孢子囊群圓形,生于內藏小脈先端,在中脈兩側各成1行。無囊群蓋。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附生于海拔150-2300m的疏林中濕石或巖壁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除山東外),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性狀

干燥的根莖,呈細棒狀,稍彎曲,有分歧,肉質。長6-10cm,直徑3-4mm。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縱皺紋,并被白粉,一側有須根痕或殘留的須根。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光滑。氣無,味微苦。此外,尚有下列同屬植物在少數地區亦同等入藥:歐亞水龍骨polypodium vulgare L.使用于新疆,中華水龍骨 P. pseudoamoenum Ching使用于陜西。

化學成分

水龍骨根莖中含多種類型的三萜化合物,基中屬何帕烷型(hopane)的有:22(29)-何帕烯[hop-22(29)-ene],21-何帕烯(hop-21-ene),17(21)-何帕烯[hop-17(21)-ene],17β,21β-環氧何帕烷(17β,21β-epoxyhopane),東北貫眾醇(dryocrassol),東北貫眾醇乙酸酯(dryocrassyl acetate),何帕-22-醇(22-hydroxyhopane),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8-羊齒烯(fern-8-ene),7-羊齒烯(fern-7-ene),7,9(11)-羊齒二烯[ferna-7,9(11)-diene],17αH-三去甲何帕-21-酮(17αH-trisnorhopan-21-one);屬齊墩果烷型(oleanane)的有:18-齊墩果烯(olean-18-ene),12-齊墩果烯(olean-12-ene),11,13(18)-齊墩果二烯[oleana-11,13(18)-diene],計曼尼醇乙酸酯(germanicyl acetate),β-香樹酯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e),11,13(18)-齊墩果二烯-3β-醇-乙酸酯[oleana-11,13(18)-dien-3β-yl acetate],14-蒲公英賽烯(taraxer-14-ene),16-氧代-14-蒲公英賽烯(16-oxo-taraxer-14-ene),7α-羥枯-14-蒲公英賽烯(7α-hydroxytaraxer-14-ene),9(11)-多花獨尾草烯[multiflor-9(11)-ene],8-多花獨尾草烯(multiflor-8-ene),7-多花獨尾草烯(multiflor-7-ene),7-多花獨尾草烯-3β-醇-乙酸酯(multiflor-7-en-3β-ylacetate),3-無羈萜烯(friedel-3-ene);屬蒲公英甾烷型(taraxastane)的有:4-蒲公英甾烯(4-taraxastene);屬環菠蘿烷型(cycloartane)的有:(24R)-環鴉片甾烯醇乙酸酯[(24R)-cyclolaudenyl acetate],(24R)-環水龍膏甾烯醇乙酸酯[(24R)-cyclomargenyl acetate],(24R)24-乙基-9,19-環羊毛甾-25-烯-3-醇-乙酸酯[(24R)24-ethyl-9,19-cyclolanost-25-en-3-ol acetate],環木菠蘿烷醇乙酸酯(cycloartanyl acetate),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醇乙酸酯(24-methylenecycloartanyl acetate),24,24-二甲基-25-環木菠蘿烯醇乙酸酯(24,24-dimethylcycloart-25-enyl-acetate),31-去甲基環鴉片甾烯醇乙酸酯(31-norcyclolaudenly acetate),31-去甲基環木菠蘿烷醇乙酸酯(31-norcycloartanyl acetate),環桉烯醇乙酸酯(cycloeucalenyl acetate);屬達瑪烷型(dammarane)的有:奧內那-3,21-二烯(aonena-3,21-diene);屬嶺南臭椿烷型(malabaricane)的有:水龍骨-7,17,21-三烯(podioda-7,17,21-triene),水龍骨-8,17,21-三烯(podioda-8,17,21-triene),還含有甾醇化合物(sterols):(24R)-4α,24-二甲基-7,25-膽甾二烯-3β-醇-乙酸酯[(24R)-4α,24-dimethylcholesta-7,25-dien-3β-yl acetate],(24R)-4α-甲基-24-乙基-7,25-膽甾二烯-3β-醇-乙酸酯[(24R)-4α-methyl-24-ethylcholesta-7,25-dien-3β-yl acetate]。

炮制

采得后除去須根及葉片,切段,曬干。

性味

苦;涼

歸經

心;肝;肺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通絡。主痧小便淋濁;泄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王安卿《采藥志》:解硫黃、毒蛇毒。治發背,癰疽,結核,竹、木、魚刺,黃疸,熱淋,洗眼疾,陰濕瘡。

2.《綱目拾遺》:治風痹,羊毛痧。

3.《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酒煎服。

4.《中國藥植志》:止瀉。

5.《貴州民間藥物》:舒經活絡,止痛,止咳。

6.《浙江民間草藥》:治五淋白濁。

7.《廣西藥植名錄》:接骨,散血,治痢疾。

8.《新疆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腸炎,小兒高熱驚風。

9.《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消腫散瘀。治跌打損傷,勞傷,腰腿痛,半身不遂,禿瘡。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