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水案板功效

《中藥大辭典》:水案板

別名

掃爾得木(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眼子菜科植物浮葉眼子菜的全草。8~10月采收。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具紅色斑點。莖少分枝。有浮水和沉水兩種葉,沉水葉常為葉柄狀,線形;浮水葉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8厘米,寬1.5~3厘米,先端鈍圓,基部心形或下延于葉柄,葉柄長于葉片。總花梗租短;穗狀花序,圓柱形,具較緊密排列的花,黃綠色;雄蕊4:雌蕊4。小核果。

生境分部

生于水塘或水田中。分布東北及西藏等地。

性味

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

解熱,利水,止血,補虛,健脾,治結膜炎。牙痛,水腫,黃疸,痔瘡,蛔蟲病,干血癆,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水案板

英文名

Herb of Floatingleaf Pondweed

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眼子菜科植物浮葉眼子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tamogeton natans L.

采收和儲藏:8-10月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原形態

浮葉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發達,白色,常具紅色斑點,多分枝;莖少分枝,直徑1-2mm。葉兩型;沉水葉常為葉柄狀,條形,長10-20cm,寬2-3mm,很少有發育不全的葉片;浮水葉有長柄,卵狀長圓至橢圓形,長4-10cm,寬2-4 cm ,先端爭尖或鈍圓,基部心形或下延于葉柄,全緣葉脈多條;托葉條狀披針形,長約5cm,膜質而多脈。穗狀花序于莖端腋生;梗長5-10cm,比莖略粗;穗長3-5cm,有較密生的花;花小,花被片4,綠色。小堅果倒卵形,長3-4cm,寬2.5-3mm,外果皮常為灰黃色,背部有脊,側脊不明顯,先端有短喙。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池沼或淺河。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

化學成分

干全草含鈣(0.43-1.38%)、磷與微量的錳。

性味

味微苦;性涼

歸經

脾;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除濕利水。主目赤腫痛;瘡癰腫毒;黃疸;水腫;痔瘡出血;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