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華鳳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邊指甲花、入冬雪、中華鳳仙花、水仙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 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mpatiens chinensi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集全草,洗凈泥沙,除去雜質,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華鳳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莖下部平臥,生不定根,上部直立。葉對生;無柄或近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2-10cm,寬0.5-l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疏生小鋸齒,上面無毛或有微糙毛,下面粉綠色。花梗在葉腋單生,少有2-3個聚生;花較大,粉紅色或白色;萼片2,線形;旗瓣圓形,背面中肋有狹龍骨狀突起,先端小突尖,翼瓣無柄,2裂,基部裂片長圓形,上部裂片大,寬斧形,背面有小耳,唇瓣舟狀,基部延長成內彎或旋卷的長距;雄蕊5,花藥鈍。蒴果橢圓形,中部膨大。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喜生于田邊、水溝旁和沼澤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栽培
1.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潮濕的氣候。以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土壤栽培為好。忌干旱。
2.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春播。選擇近水邊而潮濕疏松的肥沃土地作苗床。種子拌以草木灰均勻撒播,苗床要經常保持潮濕。按行株距15cm×l5cm,苗高8-10cm即可移植。
3.定植后,中耕、除草、追施肥3次,以促進地上莖葉生長。并注意灌溉保濕。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拔膿消癰。主小兒肺炎,咽喉腫痛;熱痢;蛇頭疔;癰瘡腫毒;肺結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