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赤脛散
別名
來源
蓼科蓼屬植物赤脛散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 var. sinense Hemsl.,以根及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性味
微苦、澀,平。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用于急性胃腸炎,吐血咯血,痔瘡出血,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外用治乳腺炎,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赤脛散
別名
土竭力(《植物名實圖考》),花蝴蝶、花臉蕎、蕎子連、九龍盤、花扁擔、土三七、散血連(《貴州民間方藥集》),小暈藥、花臉暈藥、紅皂藥(《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苦茶頭草(《中國藥植圖鑒》),紅澤蘭(《貴州民間藥物》),蕎黃連、廣川草、甜蕎蓮、腳腫草、田枯七(《湖南藥物志》),蛇頭草,南蛇頭、蝴蝶草(《廣西藥植名錄》),草見血、血當歸、黃澤蘭(《云南中草藥》),花臉蕎麥、亞腰山蓼(《常用中草藥配方》)。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為蓼科植物缺腰葉蓼或華缺腰葉蓼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
①缺腰葉蓼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細弱黃色,須根黑棕色。莖纖細,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節及細白毛,或近無毛。葉互生,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8厘米,寬3~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近截形常具2圓裂片,兩面無毛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紋,具細微的緣毛;葉柄短,基部有耳狀片;托葉鞘筒狀,膜質,長達1厘米,有緣毛。頭狀花序,小形,通常數個生于枝條頂端;總花梗有腺毛;花被粉紅色,沿背部為綠色,5深裂,裂片卵形,先端鈍圓;雄蕊8,花絲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上位,卵圓形,花柱細弱,由中部分為3裂,柱頭圓球形。瘦果卵圓形,具3棱,基部圓形,長2~2.5毫米,黑色有細點。花期7~8月。
生路邊、溝渠、草叢等陰濕處或栽培。分布四川、貴州、云南、湖南、湖北、陜西、甘肅及河南西部。
②華缺腰葉蓼
主要特征為:葉片兩面均被長柔毛;托葉鞘的緣毛甚短或近無毛;總花梗具細柔毛而無腺毛。
生草叢、溝邊陰濕處。分布云南、四川、湖北、湖南、陜西等地。
性味
酸苦微辛,寒。
①《湖南藥物志》:"苦(一說辛),寒,無毒。"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味酸澀,性平。"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痢疾,白帶,血熱頭痛,崩漏,經閉,乳癰瘡癤,跌打損傷。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三焦熱。治頭昏暈。"
②《湖南藥物志》:"鎮痛。"
③《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消腫解毒。治毒蛇咬傷,癰癤,無名腫毒,乳腺炎。"
④《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活血。治內傷,血熱頭昏頭痛,紅崩,經閉,虛火咳嗽,赤白痢,癰毒惡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
復方
①治痢疾:缺腰葉蓼一兩,水煎服。
②治腹痛:缺腰葉蓼五錢,木香一錢,水煎服。
③治赤白帶:缺腰葉蓼六錢,杉木漿、檀木漿各三錢,水煎服;白帶加白糖;赤帶加紅糖、月季花、阿膠。
④治膿瘡:塊腰葉蓼搗爛敷。
⑤治跌打損傷:缺腰葉蓼水煎兌酒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⑥治乳腺炎:赤脛散全草或薯、野蕎麥搗爛,加酒糟外敷。(《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赤脛散
別名
土竭力、花蝴蝶、花臉蕎、蕎子連、九龍盤、花扁擔、土三七、散血連、小暈藥、花臉暈藥、紅皂藥、苦茶頭草、紅澤蘭、蕎黃連、廣川草、甜蕎蓮、腳腫草、田枯七、蛇頭草、九龍盤、斗花癢、南蛇頭、蝴蝶草、化血丹、草見血、血當歸、黃澤蘭、花臉蕎麥、亞腰山蓼、飛蛾七、散血丹、花月天、盤腳蓮、金不換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植物名實圖考》:赤脛散,生寶慶山中。黃根,黑須,紫莖,有節似蓼,有細白毛。參差生葉,葉形宛似箭鏈,邊綠,內紫黑色,紋赤。滇南生者尤長大,開粉紅花如蓼。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赤脛散和缺腰葉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olygonum rumcinatum Buch.-Ham.Ex D.Don[Persicaria rumcinatum(Buch.-Ham.)H.Gross.]2.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Ex D.Don var.sinense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扎把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
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細弱黃色,須根黑棕色。莖纖細,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節或被細白毛,或近無毛。葉互生;葉柄短,具翅,基部有葉耳,上部葉近無柄;托葉鞘筒狀,膜質,長達1cm,有緣毛或無毛;葉片卵形,大頭羽裂,長5-8cm,寬3-8cm,頂生裂片較大,三角狀卵形,先瑞長漸尖,側生裂片l-3對,基部近截形,兩面無毛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紋,具細微的緣毛。頭狀花序簇生于枝頂,通常成對,總花梗有腺毛;花被5裂,粉紅色,沿背部為綠色;雄蕊8,花絲較花被短;柱頭圓球形,3裂。瘦果卵圓形,具3棱,黑褐色有細點。花期7-8月。
2.本變種與赤脛散的區別是頭狀花序較小,直徑5-7mm,數個再集成圓錐狀。葉基部通常具1對裂片,兩面無毛或疏生柔毛。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路邊、溝渠、草叢等陰濕地或栽培。
2.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坡林下。山谷草地。
資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陰濕,能耐寒。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較好。
栽培技術 用分株和種子繁殖,以分株繁殖為主。冬季倒苗后到春季未出苗前,挖起根莖,分成單株,每株須留芽和須根。栽時,翻耕土地,開1.3m寬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
每穴栽2株,填土區緊,施人畜糞水及草木灰,最后蓋細土與畦面齊平。
田間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1次在3月剛出苗后,第2次在6~7月,第3次在冬季倒苗時,先把枯萎莖葉割去后進行,還要培土過冬。第1、2次追肥,以人畜糞水為主,第3次可施草木灰或堆肥。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纖細,紅褐色,節部腫大,有眾多須根。莖圓柱形,細弱,稍扁,上部略有分枝,淡綠色或略帶紅褐色,有毛或近無毛;斷面中空。葉卵形、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8cm,寬3-5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或微心形,并下延至葉柄,且于兩側常形成向內凹的l-3對圓形裂片,上面有三角形暗紫色斑紋;托葉鞘筒狀,膜質,褐色。花序頂生,由數個頭狀花序組成;花被白色或粉紅色。氣微,味微澀。
性味
苦;微酸;澀;性平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舒筋。主痢疾;泄瀉;赤白帶下;經閉;痛經;乳癰;瘡癤;無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勞傷腰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9,鮮品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未調敷;或醋磨搽;或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三焦熱。治頭昏暈。
2.《湖南藥物志》:鎮痛。
3.《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消腫解毒。治毒蛇咬傷,癰癤,無名腫毒,乳腺炎。
4.《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活血。治內傷,血熱頭昏頭痛,紅崩,經閉,虛火咳嗽,赤白痢,癰毒惡瘡。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