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山牡丹
別名
葛藤、跌打王、藤續斷(《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原形態
藤本。葉互生,全緣,卵圓形或闊橢圓形,長12~17厘米,寬8~13.5厘米,下面密生白色絹毛。花簇生,為苞片所包,有總花梗,生1~4束花;花冠漏斗狀,白色;雄蕊5,內藏;子房4室,柱頭2,頭狀。
生境分部
生于山間疏林或路旁灌木叢中。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藥》:"微澀,溫。"
功效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駁骨,止血,生肌,收斂,清心,潤肺,止咳。治內傷。"
②《云南中草藥》:"補氣補血。"
復方
治貧血頭昏:山牡丹根皮二至三兩。燉肉吃。(《云南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山牡丹
英文名
Root-bark of Seguin Argyreia
別名
葛藤、跌打王、藤續斷、白牛藤、白面水雞、白背藤、旋花藤、黃藤
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白花銀背藤的根皮或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gyreia seguinii (Le.vl.) Van.ex Levl.[Lettsomia seguinii Levl.]
采收和儲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切片或段,曬干。
原形態
藤本,高達3m。莖圓柱形,被短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5-8.5cm;葉片寬卵形,長10.5-13.5cm,寬.5-12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葉面無毛,背面被灰白色絨毛;側脈多數。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1-2.5cm,密被灰白色絨毛;苞片卵圓菜,內面紫色;花兩性;萼片5,狹長圓形,外面密被灰白色長柔毛;花冠簡狀漏斗形,白色,外面被白色長柔毛,冠檐5淺裂;雄蕊信花柱內藏;雄蕊5,站生于花冠簡下部,花絲短,花藥箭形;子房無毛,花柱線狀,柱頭頭狀。蒴果此紅色,為宿存萼所包圍。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0-1300m的路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云南、廣西、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莖呈細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一,直徑約5mm,表面棕褐色,被短柔毛,質硬,不易的斷。葉多皺縮破碎,過錯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或闊橢圓形,長10-13cm,寬5-12cm,下面密生絨毛;葉柄長4.5-8.5cm。有時可見花簇生于葉腋,花序外有總苞片,總花梗長1-2.5cm,被絨毛;花冠漏斗狀,被短柔毛。氣微,味苦。
性味
微澀;溫
歸經
心;肺經
功效主治
補氣生血;散瘀止血。主血虛頭昏;骨折;內傷出血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全株:駁骨,止血,生肌,收斂,清心,潤肺,止咳。治內傷。2.《云南中草藥》:補氣補血。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