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假苦瓜、假蒲達、包袱草、風船葛、鬼燈籠、三角燈籠、金絲苦楝、三角藤、倒地鈴、棕子草、炮掌果、小果倒地鈴、白花仔草、帶藤苦楝、燈籠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倒地鈴的全草或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 L.[C.halicacabumL.var.microcarpum(Kumth)Bl.;C.microcaspum Kunt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清除雜質,曬干,秋、冬季采果實,曬干。
原形態
倒地鈴 草質攀援藤本,長約1-5m。莖、枝綠色,有5或6棱和同數的直槽,棱上被皺曲柔毛。二回三出復葉;葉柄長3-4cm,小葉近無柄,頂生的斜披針形或近菱形,長3-8cm,寬1.5-2.5cm,先端漸尖,側生的稍小,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疏鋸齒或羽狀分裂,上面近無毛或有稀疏微柔毛,下面中脈和側脈上被疏柔毛。花雌雄同株或異株;圓錐花序少花,與葉近等長或稍長,總花梗直,長4-8cm,卷須螺旋狀;萼片4,被緣毛,外面2片圓卵形,長8-10mm,內面2枚長橢圓形,比外面2片約長1倍;花瓣4,乳白色,倒卵形;雄蕊(雄花)8,與花瓣近等長或稍長,花絲被疏而長的柔毛;子房(雌花)倒卵形或有時近球形,被短柔毛。蒴果梨形、陀螺狀倒三角形或有時近長球形,高1.5-3cm,寬2-4cm,褐色,被短柔毛;種子黑色,有光澤,直徑約5mm,種臍心形,鮮時綠色,干時白色。花期夏秋,果期秋季至初冬。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田野、灌叢、路邊和林緣;也有栽培。
資源分布:我國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很常見。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茂盛。較耐旱,忌積水。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冬季果實成熟,干時三瓣開裂,種子圓形,黑色,晾干放布袋里置通風處貯藏。翌年3月播種,均勻撒播于苗床上,覆土1cm,蓋草,澆水保持濕潤。幼苗出土應及時揭去蓋草,苗高約10-15cm時,以25cm×25cm的行株距開穴定植,每穴種1-2株。亦可直播,每穴播3-4顆種子。
田間管理 移栽緩苗后,每月追肥1次,每次追肥結合中耕除草,直至封行。干旱時要澆水抗旱。
性狀
性狀鑒別 干燥全草,莖粗2-4mm,黃綠色,有深縱溝槽,分枝纖細,多少被毛,質脆,易折斷,斷面粗糙。葉多脫落,破碎而僅存葉柄,二回三出復葉,小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暗綠色。花淡黃色,干枯,與未成熟的三角形蒴果附于花序柄頂端,下方有卷須。蒴果具3翅,膜質,氣微,味稍苦。 以全草葉多,身干者為佳。 蒴果膜質,膨脹成倒卵形,有三棱,先端截頭狀,常被柔毛。種子球形,直徑4.3-5.7cm,表面灰黑色,基部種子區較大,為淡灰黃色,近光滑,無光澤;具一斜向"U"形細肋。種臍區近心形,長3.4-4.6cm,寬4.1-5.2cm,具一寬的邊緣,中央為種臍,點狀,心形凹口上有一褐色小點。胚根彎曲,三角尖狀而扁;子葉2枚,卷曲。 以干燥、飽滿、均勻者為佳。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酸:花生酸(arachid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以及 β-谷甾醇(β-sitosterol),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glucuronide)。
藥理作用
三角泡的乙醇和水提取物能穩定炎癥期間的溶酶體膜,抑制溶酶體內酶的漏出,從而阻止細胞內和細胞外的損傷。
性味
苦;辛;寒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黃疸;淋證;濕疹;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禁忌
《全國中草藥匯編》:“孕婦忌服。”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