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三顆針
別名
鋼針刺(《天寶本草》),刺黃連(《貴州藥植目錄》)。
出處
《分類草藥性》
來源
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莖皮。根皮全年可采。莖皮春、秋季采收,取莖枝刮去外皮,剝取深黃色的內皮。曬干。
原形態
①刺黑珠
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莖圓柱形,微具縱棱,光滑無毛,幼時淡紅色;二年生枝黃灰色或灰棕色,刺堅硬,分3叉,長1~3厘米,棕色,下側有縱溝。葉革質,互生或3片簇生;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0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鈍尖,有小尖刺,邊緣具針尖狀銳鋸齒,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下面綠色。花4~8朵簇生,黃色,花徑約1厘米;花梗長6~18毫米;小苞片2,披針形;萼片6,2輪,矩圓形或卵形;花瓣6,倒卵形,頂端凹入,基部有蜜腺;雄蕊6,與花瓣對生,花絲短;子房有2-3粒胚珠,無花柱,柱頭盾頭狀。漿果卵圓形,長6~7毫米,青黑色或藍黑色,微具白粉;種子2~3粒。
生于山地灌木叢中。分布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②毛葉小檗,又名:小黃柏。
落葉灌木,高1~2米。枝有槽,幼枝綠色,有柔毛,老枝黃灰色,無毛或近無毛,刺常三叉,長2~3厘米。葉簇生,倒卵形至橢圓形,長3~8厘米,寬1~3厘米,兩面均有柔毛,下面更密。穗形總狀花序,長7~12厘米,有花20~30朵;花梗長2~4毫米,有柔毛;萼片排成3輪,卵形或倒卵形;花瓣淡黃色,長5毫米;子房有1~2胚珠。漿果矩圓形,長9毫米,血紅色。
生于山坡灌叢中。分布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山西等地。
③黑石珠
落葉灌木,高1.6~2.5米。根直粗大。莖直立或叢生,幼時紅色;2年生枝灰棕色。葉革質,多簇生,葉片倒披針形或狹倒卵形,先端略有小尖刺,葉腋生有3分叉的針刺。花小,1~2朵生于短枝上,花被片6,黃色。漿果長圓形,熟時紅色或紫黑色。
生于山野、路旁或向陽的灌木叢中。分布西藏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鮮黃小檗,在陜西也稱三顆針,并同等入藥。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寒,微苦,無毒。"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散瘀。治赤痢,黃疸,咽痛,目赤,跌打損傷。
①《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勞傷吐血。"
②《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勞傷,咽喉腫痛,腹瀉,齒痛,耳心痛,跌打損傷紅腫。"
③《貴州草藥》:"解熱,利濕,散瘀,止痛,涼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O.5~1兩(鮮者2~4兩);或研末、泡酒。外用:研末撒。
復方
①治血痢:三顆針五錢,紅糖五錢。煎水服。
②治黃疸:三顆針莖五錢。煎水服。
③治火眼:三顆針根莖磨水點眼角。
④治刀傷:三顆針根研末,敷傷口。
⑤治跌打損傷:三顆針根一兩。泡酒內服外擦。(選方出《貴州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三顆針
英文名
Barberry Root, Root of Chinese Barberry
別名
銅針刺
出處
出自《分類草藥性》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細葉小檗、刺黑珠、藍果小檗、貓刺小檗、匙葉小檗等多種植物的根、莖及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pliretii Schneid.
采收和儲藏:根于春、秋兩季采收,除去須根,洗凈,切片,烤干或弱太陽下曬干,不宜曝曬.式枝全年可采。
原形態
1.細葉小檗,落葉灌木,高1-2m.老枝灰褐色,具光澤,幼枝紫褐色,密生黑色疣狀突起,刺短小,通常單一,生于老枝或干枝條下端的刺有時3分叉,長4-9mm。葉簇生;無柄;紙質;葉片狹倒披針形或披針狀匙形,長1.5-4cm,寬5-10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鮮綠色,下面淡綠或灰綠色,具羽狀脈。總狀花序下垂,長3-6cm,有花6-20朵;萼片6,花瓣狀,排成2輪,長圓形或倒卵形;花黃色,外面帶紅色,直徑6mm,花瓣6,倒卵形,較萼片稍短;雄蕊6,長約1.5mm;子房圓柱形,內含胚珠2粒,無花柱,柱頭頭狀扁平.漿果長圓形,長約9mm,熟時紅色.種子倒卵形,表面光滑,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2.刺黑珠,常綠灌木,高1-3m,莖圓柱形,節間長3-6cm,幼枝帶紅色,老枝黃灰色或棕褐色,有時具稀疏而明顯的疣點。刺堅硬,3分叉,長1-3cm。單葉互生或3片簇生;幾無柄;葉革質;葉片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10cm,寬1-3cm,先端急尖,有小尖刺,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黃色,邊緣具15-25個刺狀小鋸齒,齒距2.5-4mm,葉脈網狀密集。花3-10朵簇生,花梗長1-2cm;小苞片披針形;萼片6,長圓形或卵形;花淡黃色,直徑約1cm,花瓣6,先端微凹,基部有2枚蜜腺;雄蕊6,長約4.5mm,與花瓣對生;子房圓柱形,內有2-3粒胚珠,柱頭頭狀扁平。漿果卵形至球形,藍黑色,長6-7mm,直徑4-6mm,柱頭宿存,無花柱,無粉或微有粉。花期4-5月,果期6-7月。
3.藍果小檗,落葉灌木。幼枝帶紅色,老枝淡黃色,有小疣點,針刺3叉,粗壯,長1.5-3.5cm。葉披針形,長5-11cm,寬1-2cm,先端漸尖,邊緣有刺齒10-24,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有光澤。花2-10朵簇生;花梗長1.6-3.5cm;小苞片卵形;外萼片長圓狀卵形;微帶紅褐色,中萼片與內萼片倒卵形;花瓣倒卵形,先端圓鈍,基部有爪;雄蕊長4mm;子房有胚珠4-5。槳果卵球形至橢圓形,被藍粉,無宿存花柱。
4.貓刺小檗,常綠灌木,高達2m。莖直立,多分枝,幼枝淡黃色,具少數疣點,刺堅硬,三分叉,長1-2.5cm。葉簇生,革質;葉片長圓狀披針形,稀長圓狀倒卵形,長3-6cm,寬6-9mm,先端急尖,基部急狹呈極短的柄,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邊緣有5-18個刺齒,齒長1.5-2.5mm。齒長3-7mm,側脈幾與中脈垂直,細脈不顯著。花8-20朵簇生,花梗長5-15mm,小苞片2,卵狀長圓形,長約2mm;萼片6,排成2輪;花黃色,6瓣,卵形至倒卵形;雄蕊6,離生;子房橢圓形,內含2-3個種子,稀3,宿存花柱長0.5mm。漿果橢圓形,熟時紅色,被白粉。花期3-4月,果期8-10月。
5.匙葉小檗,落葉灌木,高0.5-1.5m。枝條細瘦,具條棱,幼枝后期變紫紅色,老枝暗灰色,散生黑色疣點。刺通常不分叉,堅硬,長1-3cm。葉3-8片簇生;常為匙形或匙狀倒披針形,長1-5cm,寬0.3-1cm,先端近急尖,有時具小尖頭,基部漸狹成柄,通常全緣,稀具少數細鋸齒。簡單的總狀花序,長2-4cm,花密生,15-35朵,花梗長1.5-4mm;苞片長圓形,稍短或與花梗等長。小苞片通常紅色,長約1mm,花瓣橢圓狀倒卵形,先端微急尖,基部有2枚蜜腺;雄蕊6,長約1.5mm;子房含1-2粒胚珠。漿果球形,淡紅色帶紫色,被粉,長及徑均為3.5-4.5mm,柱頭宿存,無花柱。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細葉小檗,生于向陽的砂質丘陵、山坡、路旁或溪邊。
2.刺黑珠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向陽山坡、荒地、路旁及山地灌叢中。
3藍果小檗生長在山地灌叢中。
4.貓刺小檗,生海拔600-2000m的山坡、路旁及林緣。
5.生于海拔300-800mm的河灘、戈壁灘或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1.細葉小檗分布東北、華北及狹西、山東、河南等地。
2.刺黑珠分布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3.藍果小檗公布河北、四川、云南。
4.貓刺小檗,分布于狹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5.匙葉小檗分布秦嶺西端甘肅南部至西部、青海東部及新疆等地區。
性狀
性狀鑒別 (1)細葉小檗,根圓柱頭形,有分枝,稍扭曲,直徑0.3-1.2cm。表面黃棕色,粗糙,有縱皺紋及支根痕,部分外呈鱗片狀外卷或剝落。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橫切面皮部窄,黃棕色,木部鮮黃色。氣無,味苦。
(2)刺黑珠 根圓柱形,稍扭曲,有分枝,直徑0.3-0.7cm。表面灰棕色,有縱皺紋及支根痕,外皮剝落處露出灰黃色木部。質硬,折斷面纖維性;橫切面皮部薄,棕色,木部黃色。氣無,味苦。
(3)藍果小檗 根圓柱形,扭曲較明顯,有分枝,直徑0.15-0.6cm。表面褐棕色,有明顯縱皺紋及支根質硬,折斷面纖維性,皮部薄,棕色,木部鮮黃色。氣無,味苦。
(4)貓刺小檗、匙葉檗根圓柱形,稍扭曲,有少數分枝,長10-15cm,直徑1-3cm。根頭粗大,向下漸細。外皮灰棕色,有細皺紋,易剝落。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鮮黃色。切片近圓形或長圓形,稍顯放射狀紋理髓部棕黃色。氣徽,味苦。以色黃、苦味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1)細葉小檗木栓層為10余列木栓細胞,壁微木化。皮層窄。皮層和韌皮部稀疏散有單個黃色纖維,偶見2-3個成束。韌皮射線細胞1-5列,略呈漏斗狀。
形成展呈微波狀環。木質部占大部分,細胞壁均木化;木射線寬l-5列細胞,可見孔溝及紋孔,細胞中偶含草酸鈣方晶,木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大量淀粉粒。
(2)刺黑珠 木栓細胞10余列,壁木化。皮層狹窄,為數列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散有淡黃色纖維束和石細胞。韌皮部纖維束多成層排列,并伴有石細胞,近形成層處漸少;韌皮射線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并常數個含晶細胞徑向排列。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占大部分.細胞壁木化,常可見年輪環;木射線寬2-6列細胞,細胞有明顯紋孔,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眾多淀粉粒。
(3)藍果小檗 木栓層為數列扁長方形細胞,壁微木化。皮層由5-6列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組成,與韌皮部界限不甚明顯。皮層和韌皮部有黃色的纖維及石細胞單個或2-3個成群。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占大部分,細胞壁木化,可見數環年輪;木射線寬l-7列細胞。射線細胞會草酸鈣方晶1至數個,近形成層處較多見,含晶細胞有時數個徑向排列。木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淀粉植。
粉末特征:(1)細葉小檗根 粉末棕黃色。①韌皮纖維黃色,多單個散在,梭形,直徑 14-31um,長 172-20um,壁厚,強木化,孔溝明顯或不明顯。②木纖維眾多,黃色,成束,直徑18-29um,長205-24umn,壁較薄,孔溝不明顯。③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直徑4108um。④木栓細胞多角形,壁徽木化。
(2)刺黑珠根 粉末棕黃色。①韌皮纖維眾多,淡黃色,梭形,末端鈍圓,直徑20-49um,長144-242um,孔溝明顯。②木纖維淡黃色,成束,直徑10-31um,長215-390um,nk檗較薄,有稀疏孔溝及紋孔。③石細胞淡黃色,類長三角形、類圖形或類長方形,直徑27-62um,長可達119um,檗厚,孔溝明顯。④草酸鈣方晶較多。⑤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直徑16-53um。⑥木栓細胞多角形,壁木化。
(3)藍果小檗根 粉末棕黃色。①草酸鈣方晶直徑8-29um,多存在于韌皮射線細胞中可見多個上方晶。
②韌皮纖維黃色,梭形,末端稍鈍,直徑17-39um,長110-237um,壁厚,木化,孔溝明顯,胞腔狹或較寬。③木纖維多碎斷,直徑10-25um,長254-846um,壁薄,可見斜紋孔。④石細胞黃色,類長方形、類三角形或不規則形,長徑可達218um,壁厚,孔溝明顯,有時孔溝呈分技狀。⑤導管主為具緣紋亂和網紋導管,直徑14-4lum,導管分子末端長尾狀。⑥木栓細胞類多角形,壁微木化。
化學成分
1.細葉小檗根含小檗堿(berberine)1.16%,小檗胺(berbarmine)2.7%,還含掌葉防已堿(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
2.刺黑珠根含小檗堿3.68%,小檗胺1.82%,還含掌葉防已堿,藥根堿。
3.藍果小檗莖含小檗堿1.08%,還含掌葉防已堿,藥根堿及小檗胺。
4.貓刺小檗根含小檗堿2.31%,小檗胺3.84%,還含掌葉防已堿及微量藥堿。
5.匙葉小檗根含小檗堿1.58%,小檗胺0.81%,還含掌葉防已堿、藥根堿。
此外,同屬植物貴州小檗根含小檗堿。秦嶺小檗根含小檗堿2.67%,小檗胺1.16%,還含掌葉防已堿,藥根堿。擬多花小檗根含小檗堿1.40 %,小檗胺1.33%,還含藥根堿及微量掌葉防己堿。細脈小檗根含小檗堿0.93%,小檗胺1.24 %,還含掌葉防已堿,而藥根堿呈痕跡反應。刺紅珠根含小檗堿1.04 %,還含掌葉防已堿,而小檗胺呈痕跡反應。首陽小檗根內皮含小檗堿3.36%,還含小檗胺。大黃檗根含小檗堿1.43%,小檗胺0.91%,含微量掌葉防己堿及藥根堿。果實含維生素C249.8mg%。
巴東小檗根含小檗堿1.23 %,小檗胺0.84%,還含掌葉防已堿,藥根堿,皮部小檗堿4.16%。顯脈小檗根含小檗堿2.8%,還含小檗胺,異粉防已堿(isotetrandrine)及微量掌葉防已堿。網脈小檗根含小檗堿2.37%,還含掌葉防已堿及藥根堿。血紅小檗根含小檗堿2.8%。還含掌葉防己堿,藥根堿及小檗胺。華西小檗莖含小檗堿1.5%,小檗胺0.70%,還含掌葉防已堿。
藥理作用
同屬植物三棵針Berberisspp.含小檗堿,其藥理見黃連條。粗制劑的藥理作用1.降壓作用 麻醉貓腹腔注射三棵針流浸膏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對呼吸和心率的影響不顯著。靜脈注射三棵針的各種提取成分(一般屬于季銨類生物堿,是由己提取過小檗堿的部分中分離出來的),也有顯著的降壓作用。三棵針代替黃檗加入二仙合劑(稱針仙合劑)給麻醉貓靜脈注射亦可降壓,但給不麻醉的慢性腎型高血壓狗灌服,連續三周并無降壓作用,可能是這些成分在腸胃道不易吸收之故。三顆針浸膏2g生藥/kg腹腔注射可使麻醉貓血壓下降。鹽酸小檗胺5、10mg/kg可使麻醉兔、貓、犬血壓下降,其降壓機理可能主要通過血管的直接擴張作用。
2.抗菌作用 三棵針有抗菌作用。煎劑在試管內能抑制出血性黃疸型鉤端螺旋體的生長,最低有效濃度為1/800,與小檗堿相差不多。感染鉤端螺旋體之豚鼠,口服煎劑,除腹壁及內臟出血較輕外并無明顯效果。
3.升白作用:小檗胺20mg/kg腹腔注射及2mg/kg靜脈注射,分別對大鼠和犬因環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對抗作用。
4.抗心律失常:鹽酸小檗胺12.5、50?mol/kg對離體豚鼠乳頭狀肌和人心耳梳狀肌的收縮性、自律性有抑制作用,并延長功能不應期及非競爭性的拮抗氯化鈣的正性肌力作用;鹽酸小檗胺5mg/kg靜脈注射對烏頭堿、哇巴因、氯化鈣及結扎冠脈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抑制作用,小檗胺抗心律不齊的機理可能是抑制鈣內流。小檗胺1?mol/L,可使兔離體心臟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損傷有保護作用,能促進心功能的恢復,延長心臟有效工作時間。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三棵針流浸膏,半數致死量為3.1g/kg。腎型高血壓狗每天灌服針仙含劑15g生藥/kg,共15日,第16-20日劑量增為30g/kg,血壓、心電圖、肝腎機能均未見顯著改變。3只狗停藥之周后,又給流浸膏10g/kg,每天1次共2周,同樣未見變化。提取物B-19生物堿給貓灌服100mg/kg,大鼠每天灌服400mg/kg,共1個月,正常人口服400-600mg,均未有毒性反應。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少許置于載玻片上,滴加 5%鹽酸1滴,加蓋玻片,放置片刻,鏡檢,可見大量黃色針狀結晶簇。
(檢查小檗堿)(2)取粉末0.5g,加少量水浸泡,取上清液ml,加稀鹽酸數滴,再滴加改良碘化鉍鉀試劑,立即呈橘紅色沉淀。(檢查生物堿)取上清液2ml,沿管壁加溴水1ml,兩液交界處顯櫻紅色環。(檢查小檗堿)(3)取粉末0.5g,加甲醇浸泡30min,取上清液2ml,蒸至近干,加5%沒食子酸乙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熱加硫酸數滴,將溶液置于白瓷板上觀察,顯墨綠色。(檢查小檗堿)(4)薄層色譜取本品細粉0.5g,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濃縮后供點樣用。硅膠9g,加石膏1g和一定量水鋪后,120℃活1.5h。展開劑(甲)氯仿一甲醇一氨(15:4:1);(乙)乙酸異戊酯一甲酸一無水醇(70:2o:10)。展開2次,展距16m。紫外光燈下觀察,小檗堿和掌葉防已堿顯黃綠色熒光,藥根堿為暗斑,小檗胺呈淡藍熒光。再用改良碘化鉍鉀試劑顯色,色點均呈污紅棕色斑點。
炮制
采集后,取莖枝刮去外皮,剝取深黃色的內皮,陰干。
性味
苦;性寒;
歸經
肝;胃;大腸經
功效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痢利;腹瀉;黃疸;濕疹;瘡瘍;口瘡;目赤;咽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禁忌
本品脾胃虛寒者慎用。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勞傷吐血。2.《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勞傷,咽喉腫痛,腹瀉,齒痛,耳心痛,跌打損傷紅腫。3.《貴州草藥》:解熱,利濕,散瘀,止痛,涼血。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