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鐵線蓮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鐵線蓮

別名

木通

來源

毛茛線蓮屬植物鐵線蓮Clematis florida Thunb.,以根及全草入藥。秋冬采收,分別曬干。

性味

辛,溫。

功效主治

利尿,理氣通便,活血止痛。用于小便不利,腹脹,便閉;外用治關節腫痛,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鮮葉加食鹽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鐵線蓮

別名

番蓮、威靈仙(《花鏡》),大花威靈仙(《湖南藥物志》)。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為毛莨科植物鐵線蓮的根或全草。秋、冬季采。

原形態

落葉或半常綠攀援藤本,蔓莖瘦長,達四米許,質硬,全體有稀疏短毛。葉對生,有柄,1或2回三出復葉;葉柄能卷緣他物;小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全緣,或2~3缺刻。花梗生于葉腋,長6~12厘米,中部生對生的苞葉;梗頂開大型白色花,花徑5~8厘米;萼4~6片,卵形,銳頭,邊緣微呈波狀,中央有三粗縱脈,外面的中央縱脈帶紫色,并有短毛;無花瓣;雄蕊多數,常常變態,花絲扁平擴大,暗紫色;雌蕊亦多數,花柱上有絲狀毛或無。一般常不結果,只有雄蕊不變態的始能結實。花期5~6月。

生境分部

野生或栽培。分布山東、湖北、浙江等地。

功效主治

①《國藥的藥理學》:"根為尿酸癥藥,用于痛風。又治中風,積聚,黃疸。"

②《中國藥植圖鑒》:"利尿通經。"

復方

①治蟲蛇咬傷:鐵線蓮全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②治風火牙痛:鮮鐵線蓮根,加食鹽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眼起星翳:鮮鐵線蓮根,搗爛,塞鼻孔,左目塞右孔,右目塞左孔。(《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鐵線蓮

英文名

Root of Cream Clematis

別名

鐵線牡丹、番蓮、金包銀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鐵線蓮或重瓣鐵線蓮的全株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lematis florida Thunb2.Clematis florida var.plena D.Don

采收和儲藏:全草,7-8月來收,切段,鮮用或曬干。根,秋冬季來挖,洗凈泥土,曬干。

原形態

1.鐵線蓮,草質藤本,長1-2m。莖棕色或紫紅色,有6條縱紋,節部膨大,被疏短柔毛。葉對生,二回三出復葉;葉柄長達4cm;小葉片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cm,寬1-2cm,先端鈍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極少有分裂,兩面無毛;小葉柄長達1cm或短。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6-11cm,近無毛,在中下部生1對葉狀苞片,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3cm,無柄或具短柄,有黃色柔毛;萼片6,開展,直徑約5cm,白色,倒卵圓形或匙形,長約3cm,寬約1.5cm,先端較尖,基部漸狹,外面沿3條直的中脈形成一線狀披針形的帶,密被絨毛,內面和邊緣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紫紅色,花絲寬線形,無毛,花藥長圓形,較花絲短;心皮多數,被淡黃色柔毛,花柱短,上部無毛,柱頭頭狀,微2裂。瘦果倒卵形,扁平,邊緣厚,宿存花柱伸長成喙狀,細瘦,下部有開展的短柔毛,上部無毛,膨大的柱頭2裂。花期1-2月,果期3-4月。

2.重瓣鐵線蓮,本種與鐵線蓮的區別為:雄蕊全部成花瓣狀,白色或淡綠色,校外輪萼片為短。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低山區丘陵地帶灌木林中。

2.生于海拔1700m的山坡、溪邊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2.分布于云南、浙江,各地園林有栽培。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氣候,耐寒性強,在華北地區能安全越冬。喜光,但耐陰。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在過酸的土壤上生長發育不良。雨期由于高溫多溫,易罹病。

2.栽培技術 用扦插繁殖為主,亦可嫁接或壓條繁殖。扦插繁殖:于5月下旬至8月上旬,利用當年抽生的新梢做插條,具2個節,在節下20cm處截斷,若把切口浸入(10-50)×10-6吲哚丁酸溶液中2-3h,可促進生根。扦插用土為園上加30%珍珠巖,置于半陰處,約3-4星期生根。嫁接繁殖:多于2-3月間在室內進行。接穗帶1個節,并在節下2cm處切斷,運用劈接法。壓條繁殖:于4-6月間進行。培育1-2年后,于春、秋季,選背風向陽處,以帶土球的植株定植。

3.田間管理 夏季要防梅雨,并須注意遮蔭,春、秋季可施混合化肥1次。植株攀援能力不強,需用鐵絲扶持。

4.病蟲害防治 銹病,秋季發生,可用100倍石灰硫黃合劑噴灑。

性狀

1.性狀鑒別 莖藤細長圓柱形,常纏繞,表面黃棕或紫棕色,有6條縱棱,節膨大。葉對生,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片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全緣或具1-2裂片。花單生,較大,直徑約5cm,黃白色。氣微,味微苦。

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棕褐色,其兩側和下方生有少數粗壯的根,長約25cm,直徑2-smm。表面棕褐色,有明顯的縱紋。

折斷面不甚平坦,木部較大,纖維性,可見導管小孔。氣微,味淡。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表皮為1列細胞外壁增厚,皮層有10數列細胞,外韌型維管束,韌皮都可見纖維束,以老根尤多;初生木質部二原型,導管直徑較大,中央無髓部。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化學成分

根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

性味

味苦;微辛;性溫;小毒

歸經

歸肝;脾;腎經

功效主治

利尿;通絡;理氣通便;解毒。主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小便不利;閉經;便秘腹脹;風火牙痛;眼起星翳;蟲蛇咬傷;黃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研末吞服,3-5g。外用:適量,鮮草加酒或食鹽搗爛敷。

禁忌

孕婦禁服。

復方

①治蟲蛇咬傷:鐵線蓮全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②治風火牙痛:鮮鐵線蓮根,加食鹽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③治眼起星翳:鮮鐵線蓮根,搗爛,塞鼻孔,左目塞右孔,右目塞左孔。(《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各家論述

1.《國藥的藥理學》:根為尿酸癥藥,用于痛風。又治中風,積聚,黃疸。

2.《中國藥植圖鑒》:利尿通經。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