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桐葉功效

別名

桐葉(《本草經集莊》)。

出處

《本經》

來源

玄參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葉。

化學成分

泡桐葉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類。

藥理作用

熊果酸不僅在化學上與齊墩果酸相近,作用也相近,為皂甙元,可作乳化劑用于制藥或食品工業,對人或動物并無毒性。對水、鹽代謝無明顯作用。曾有人報告,與山楂酸之合劑能擴張冠狀血管,可治療冠脈循環及心功能不足,但也有人認為對冠狀血管并無特異作用,而是由于其不溶于水,因而靜脈注射后在體內形成小顆粒,傷害了肺臟,引起機體的各種反應。

性味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功效主治

治癰疽,疔瘡,創傷出血。

①《本經》:"主惡蝕瘡著陰。"

②《綱目》:"消腫毒,生發。"

用法用量

外用:以蒸貼、搗敷或搗汁涂。內服:煎湯,0.5~1兩。

復方

①治癰疽發背大如盤,臭腐不可近:桐葉醋蒸貼上,退熱止痛,漸漸生肉收口。(《醫林正宗》)

②治無名腫毒:泡桐花或葉、醉魚草各五錢。搗敷。(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白喉:霜打泡桐葉一兩。水煎,紅糖一兩沖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④抬人須鬢禿落不生長:麻子仁三升,白桐葉一把。米泔煮五、六沸,去滓,洗之。(《補缺肘后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