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土蜂子功效

《中藥大辭典》:土蜂子

出處

《本經》

來源

土蜂科昆蟲土蜂的幼蟲。

原形態

原動物詳"土蜂"條。

性味

甘。涼,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涼,有毒。"

②《綱目》:"甘,平,有毒。"

功效主治

治癰種,丹毒,風疹。

①《本經》:"主癰腫。"

②《別錄》:"主嗌痛。"

③《本草抬遺》:"主丹毒,風疹,腹內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用法用量

內服:炒,研末,0.5~1錢。

禁忌

《本草經集注》:"畏黃芩、芍藥、牡蠣。"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土蜂子

英文名

clay bee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日華子本草》:有食之者,須以冬瓜及苦荬、生姜紫蘇以制其毒。

來源

藥材基源:為土蜂動物赤紋土蜂和胡蜂科動物環黃胡蜂的未成熟幼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colia vittifrons Sau.2.Vespula koreensis orbata Buysson

采收和儲藏:繁殖季節,掘出蜂巢,取幼蟲,曬干。

原形態

1.赤紋土蜂,體長15-24mm,體黑色。頭棕色,單眼3個,復眼腎形,唇基黑色,大顎發達,黑色,有3個黑色的齒,觸角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后小盾片三角形,足部股節黑色,脛節鐵銹色,翅褐色,腹部第1-6節后緣紅棕色,腹部具兩個黃色斑點。

2.環黃胡蜂,體較大,長約17mm。頭略呈卵圓形,復眼2個,單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兩復眼頂部之間,觸角1對。前胸背板黑色,但沿中胸背板處為黃色,光滑。中胸背板黑色。翅基片棕色,翅呈棕色。腹部3-6節背板全呈棕色,3-5節兩側隱有暗斑。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在土中筑多層巢。

2.單棲性,筑巢于地穴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甘肅、山東、江西、河南、廣東等地。

2.分布于四川等地。

性味

味甘;性涼;有毒

歸經

脾;肺經

功效主治

祛風;止驚;解毒消腫。主小兒驚風;風疹瘙癢;咽喉腫痛;癰腫;丹毒;產婦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5-3g;或入丸劑。

禁忌

1.《本草經集經》:“畏黃芩、芍藥、牡蠣。”2.《日華子》:“有食之者,須以冬瓜及苦荬、生姜、紫蘇以制其毒。”

各家論述

1.《本經》:主癰腫。2.《別錄》:主嗌痛。3.《本草拾遺》:主丹毒,風疹,腹內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