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土附功效

《中藥大辭典》:土附

別名

土部、鱸鱧、蕩部、蕩魚(《演繁露》),吐哺(《三才藻異》),土鮒魚(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魚(《嘉興縣志》),鮒魚(《湖州府志》),土鶩、土哺(《錢塘縣志》),上鮒(《隨息居飲食譜》)。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塘鱧魚科動物塘鱧魚的全體。

原形態

體粗壯,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扁。體長10余厘米。頭部大,稍扁平,且較軀體為闊。口上位,口裂寬大,下頜長于上頜,上下頜都有細齒,呈帶狀排列。鰓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間隔凹入。體側及背部被櫛鱗,腹部為圓鱗,側線鱗33~37。生殖乳突明顯,雌者較寬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細。背鰭2個,第1背鰭7~8,鰭條不分枝。第2背鰭18~9。臀鰭17。胸鰭大,腹鰭胸位,尾鰭圓形。背部黑褐色,體側有黑色斑紋,腹部淡黃色,無黑色斑點,各鰭都有淡黃色與黑色相間的條紋。

多生活于河溝及湖泊中,喜棲息于泥沙、雜草和碎石相混雜的岸邊淺水中,游泳力不強。產卵期4月~6月。冬季潛伏水層較深處或石塊下越冬。

本動物的卵子(土附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部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

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溫,無毒。"

功效主治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補脾胃,益元氣,養榮血。"

②《綱目拾遺》:"補脾胃,治噎膈,除水腫濕氣,療一切瘡疥,又能扶陽。"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土附

英文名

common monkshood prepared daughter root

別名

土部、鱸鱧、蕩部、蕩魚、土步、吐哺、土鯆魚、菜花魚、鮒魚、土騖、土哺、土鮒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塘鱧科動物沙塘鱧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dontobut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后,除去鱗片及內臟,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沙塘鱧,體粗壯,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扁。體長約18cm。頭部大,稍扁平,較軀體為闊。口上位,口裂寬方,下頜長于上頜。鱗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間隔凹入。體側和背部被櫛鱗;腹部為圓鱗,側線鱗33-37。生殖乳突明顯,雌者較寬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細。背倒塌2個。第1背鰭Ⅶ-Ⅷ,第2背鰭Ⅰ,8-9。臀鰭Ⅰ,7。胸鰭大,腹鰭胸位,尾鰭圓形。背部黑褐色,體側有黑色斑紋,腹部淡黃,無黑色斑點。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多生活于河溝及湖泊中喜棲息于泥沙、雜草和碎石較多且相混雜的岸邊淺水中游泳力不強。產卵期4-6月。

資源分布:分布一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化學成分

每100克土附肉中含水分82g,蛋白質15.9g,脂肪0.5g,碳水化物0.4g,灰分1.2g,鈣109mg,磷232mg,1.9mg。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脾;胃經

功效主治

補脾益氣;除溫利水。主脾虛食少;水腫;濕瘡;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燉食,適量。

各家論述

1.姚可成《食物本草》:補脾胃,益元氣,養榮血。2.《綱目拾遺》:補脾胃,治噎膈,除水腫濕氣,療一切瘡疥,又能扶陽。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