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土茯苓功效

《中國藥典》:土茯苓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莖。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成薄片,干燥。

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并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厚1~5mm,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質略韌,折斷時有粉塵飛揚,以水濕潤后有黏滑感。無臭,味微甘、澀。

鑒別

本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8~48μm,臍點裂縫狀、星狀、三叉狀或點狀,大粒可見層紋;復粒由2 ~4 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束存在于黏液細胞中或散在,針晶長40~144μm,直徑約5μm。石細胞類橢圓形、類方形或三角形,直徑25~128μm,孔溝細密;另有深棕色石細胞,長條形,直徑約50μm,壁三面極厚,一面菲薄。纖維成束或散在,直徑22~67μm。具緣紋孔導管及管胞多見,具緣紋孔大多延長成梯狀。

炮制

除去雜質;未切片者,浸泡,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

甘、淡,平。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主治

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15~60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土茯苓

別名

禹余糧,白余糧(陶弘景),革禹余糧(《本草拾遺》),刺豬苓(《本草圖經》),過山龍、硬飯(《朱氏集驗醫方》),仙遺糧(《滇南本草》),土萆薢(《本草會編》),冷飯團(《衛生雜興》),山豬糞、山地、過岡龍(《綱目,),山牛(《本經逢原》),冷飯頭(《生草藥性備要》),山歸來(《有用植物圖說》),久老薯(《廣西中獸醫藥植》),毛尾薯(《中藥材手冊》),地胡苓、狗老薯、飯閉根,硬飯頭薯(《廣西中藥志》),土苓(《四川中藥志》),山遺糧(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狗朗頭、尖光頭(《常用中草藥彩色圖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莖。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蘆頭及須根,洗凈泥沙,曬干,或切片曬干。

原形態

攀援狀灌木。根莖塊根狀,有明顯結節,著生多數須根。莖無刺。單葉互生;革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6~2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脈3~5條;葉柄長1~2厘米,略呈翅狀,近基部具開展的葉鞘,葉鞘先端常變成2條卷須。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極短;小花梗纖細,基部有多數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徑約4毫米;花被裂片6,2輪;雄花的雄蕊6,花絲較花藥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線形,子房上位,3室,柱頭3歧,稍反曲。漿果球形,直徑6~8毫米,紅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長于山坡、荒山及林邊的半陰地。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主產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安徽等地,此外福建、江西、廣西、江蘇等地亦產。

性狀

土茯苓,又名:紅土苓。干燥根莖為不規則塊狀,略呈扁圓柱形而彎曲不直,多分歧,有結節狀隆起,長約5~15厘米,直徑約2~5厘米。表面土棕色或棕色,粗糙,常有刀傷切口及側根殘余部分,上端具莖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粗糙,有粉性,淡棕色。氣微,味甘淡。土茯苓片為長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約1~3毫米。邊緣不整齊,淡棕色或淡黃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間略具維管束點,仔細觀察時可見砂礫樣的光亮。縱切片常見花紋。導管不規則,富粉質,微有彈性,用水潤濕后,手摸之有光滑感。以淡棕色、粉性足、纖維少者為佳。

炮制

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換水1次,春、秋每2日換水1次,冬季可3日換水1次,防止發臭,以泡透為度,撈出切片,及時干燥。

性味

甘淡,平。

①《本草圖經》:"味甘,性涼,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平,味苦微澀。"

③《綱目》:"甘淡,平,無毒。"

歸經

入肝、胃經。

①《綱目》:"為陽明本藥。"

②《本草通玄》:"入胃、肝二經。"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效主治

解毒,除濕,利關節。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瘡,癰腫,瘰疬。

①《本草拾遺》:"調中止泄。"

②《本草圖經》:"敷瘡毒。"

③《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④《綱目》:"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朱毒。"

⑤《本草正》:"療癰腫、喉痹,除周身寒濕、惡瘡。"

⑥《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瘡、疔瘡,炙汁涂敷之,煲亦可。"

⑦《本草再新》:"祛濕熱,利筋骨。"

⑧《陸川本草》:"治腳氣。"

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心胃氣痛,腎炎。"

⑩《江西草藥》;"殺蟲解毒。治瘰疬,小兒疳積。"

⑾《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風濕性關節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O.5~1兩。外用:研末調敷。

禁忌

肝腎陰虧者慎服。

①《萬氏家抄方》:"不犯器。"

②《綱目》:"服時忌。"

③《本草從新》:"肝腎陰虧者勿服。"

復方

①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③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④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搗為細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⑥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調敷。(《滇南本草》)

⑦治瘰疬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物。(《積德堂經驗方》)

⑧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⑨治婦人紅崩、白帶:土茯苓,水煨,引用紅沙糖治紅崩,白沙糖治白帶。(《滇南本草》)

⑩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皮膚粗糙:土茯苓三錢,野棉花根三錢。研細末,加豬肝二兩與水燉服,或米湯沖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⑾治癭瘤:土茯苓五錢,金鎖銀開、黃藥子各三錢,白毛藤五錢,烏蘞莓根、蒲公英各四錢,甘草、金銀花各二錢,煎服。(《浙江民間中藥》)

臨床應用

①防治鉤端螺旋體病

㈠預防:每日1兩,1次或2次煎服,每周連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藥結果表明,服藥組與未服藥組發病率之比為1:5.58。㈡治療:土茯苓2兩(病情重而體質較好者可用至5兩),甘草3錢,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時可根據病情辨證加減;對高熱、重癥者給葡萄糖液及維生素丙,個別有出血傾向者加用激素。治療18例均愈,16例于服藥2~3劑、3例于服藥4~5劑后癥狀消失。平均住院時間3.6天。或用土茯苓4兩,地榆青蒿白茅根各1兩煎服。每日1~3劑,熱退后每日1劑,4次分服。同時配合對癥處理,如鎮靜、止血、補液等。治療14例,失敗4例。其中血培養陽性者9例,5例治愈,4例失敗。治愈病例體溫降至正常時間在1~7日內,主要癥狀隨體溫下降而逐漸減輕或消失,大部分病人頭痛、身痛、球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血痰等均于1~2天內消失。治療中少數病例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

②治療梅毒

據早年臨床觀察報告,以土茯苓為主,配合銀花、甘草,或配合蒼耳子、白蘚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馬齒莧、甘草。煎服.治療現癥梅毒及隱性梅毒,其血清陰轉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現癥梅毒的治愈率為50%左右。對晚期麻痹性癡呆,不僅腦脊液康、華氏反應轉陰,而且精神癥狀亦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對于小兒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芩1.5~2兩,水煎,2~3次分服,以10~20天為一療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兩的,療程有長達2個月的。

③其它

㈠防治麻疹:預防用100%煎液內服,3歲以下每日30~50毫升,3~6歲50~60毫升,分3次服,連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劑量亦可作為治療之用。㈡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每日用4~8兩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腸,7天為一療程。㈢治療急慢性腎炎:每日3兩,水煎,分3次服。退腫作用較好,肚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療腎盂腎炎、腎結核的報道。㈣治療須淋巴結核:每日用鮮品1斤,水煎分2次服。

備注

下列幾種同屬植物的根莖在少數地區亦作土茯苓使用:

①暗色菝葜,產四川,又稱白土苓。

②無刺菝葜,其根莖在西藏作土茯苓用,在云南則為紅萆薢,參見"紅萆薢"條。

防已葉菝葜,產西藏。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土茯苓

英文名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Rhizome of Glabrous Greenbrier

別名

禹余糧、白余糧、草禹余糧、刺豬苓、過山龍、硬飯、冷飯團、仙遺糧、土萆薢、山豬糞、山地栗、過岡尤、山牛、冷飯頭、山歸來、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飯團根、土苓、狗朗頭、尖光頭、山硬硬、白葜、連飯、紅土苓、山奇良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陶弘景:南人又呼平澤中有一種藤,葉如菝葜,根作塊有節,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蕷,謂為禹余糧。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糧,而棄其余。此云白余糧也。生池澤。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暗色菝葜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milax glabra Roxb. 2.Smilax lanceaefolia Roxb.var.opaca A.DC.[S.opaca(A.DC.)Norto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浸漂,切片曬干;或放開水中煮數分鐘后,切片曬干。

原形態

1.土茯苓 攀援灌長,長1-4mm。莖光滑,無刺。根狀莖粗厚、塊狀,常由匍匐莖相連接,粗2-5cm。葉互生;葉柄長5-15(-20)mm,約占全長的3/5-1/4,具狹鞘,常有纖細的卷須2條,脫落點位于近頂端;葉片薄革質,狹橢圓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6-12(-15)cm,寬1-4(-7)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鈍,下面通常淡綠色。傘形花序單生于葉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總花梗長2-5mm,通常明顯短于葉柄,極少與葉柄近等長,在總花梗與葉柄之間有1芽;花序托膨大,連同多數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蓮座狀,寬2-5mm,花綠白色,六棱狀球形,直徑約3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圓形,寬約2mm,兜狀,背面中央具縱槽,內花被片近圓形,寬約1mm,邊緣有不規則的齒;雄花靠合,與內花被片近等長,花絲極短;雌花序的總梗長約1cm,雌花外形與雄花相似,但內花被片邊緣無齒,具3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6-8mm,熟時黑色,具粉霜。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2.暗色菝葜 本種與土茯苓的區別在于:葉片卵狀披針形,背面無白粉,干時不呈青灰色,葉脈在上面凸起。雄花序的總花梗通常在5mm以上,雄花蕾圓柱狀。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長于海拔1800m以下的林下、灌木叢中、河岸或山谷中,也見于林緣與疏林中。 2.生長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叢或山坡陰處。

資源分布:1.分布于甘肅(南部)、長江流域以南以及臺灣、海南、云南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和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干旱和蔭蔽。砂質壤土或粘壤土均可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春季播種。生長期應經常松土除草,苗高30cm左右,應搭架以利藤蔓攀援。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近圓柱形,或不規則條塊狀,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面黃棕色,凹凸不平,突起尖端有堅硬的須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時外表現不規則裂紋,并有殘留鱗葉。質堅硬,難折斷。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中間微見維管束點,并可見沙礫樣小亮點(水煮后依然存在)。質略韌,折斷時有粉塵散出,以水濕潤有粘滑感。氣微,味淡、澀。以斷面淡棕色、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下皮為3-5列黃棕色細胞,排列緊密,壁較厚,木化,有的具壁孔。皮層散有大形粘液細胞,內含草酸鈣針晶束。中柱薄壁細胞徑向延長;散列有限外韌型維管束,中心分布較密;木質部常有兩個大導管及數個小導管;韌皮部含少量纖維。薄壁細胞含大量淀粉粒。

化學成分

根莖中含落新婦甙(astilbin),黃杞甙(engeletin),3-O-咖啡莽草酸(3-O-caffeoylshikimic acid),莽草酸(shikim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葡萄糖(glucose)。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1.1對大膀胱化學致癌的影響 實驗動物雌Wistar大鼠,體重70-110g,致癌劑N-J基一N(4-羥丁基)亞硝胺(BBN),實驗時以20%乙醇將BBN原液配成36%的溶液。正常對照組:在乙醚淺麻醉下,單純以溶劑(20%乙醇)0.25ml經導管ig,每周2次,共12wk。病理對照組:36%BBN溶液0.25ml(90mg)ig,每周2次,共12wk、每只鼠BBN總劑量2.16g。土茯苓組:BBN處理同病理對照組,以每lkg含120g土茯苓干粉的飲食飼養。至wk30實驗結束,處死動物,取膀胱、輸尿管、腎盂,腎、肝和脾作組織學檢查。結果表明,土茯苓組對BBN膀胱腫瘤的發生無明顯抑制作用,而且發生了較多的鱗狀細胞型腫瘤,因此在使用本品防治膀胱腫瘤時,應持慎重態度。

1.2對黃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響 取性Wistar大鼠,8wk齡,ipAFB1(280ug/kg,6次/wkx2)作肝癌啟動動劑。2wk后,施以促癌程序:給含0.015%2-乙酰氨基芴(2AAF)飼料2wk,在wkl末,切除大鼠肝中葉和左外側葉。10d后,斷頸處列大鼠,肝臟取材作r-谷氨酰轉肽酶(r一GT)染色。大鼠從注射AFB1前10d起,至停注AFB1后3d止,進食含受試物飼料。結果,大鼠肝癌前病變r一GT染色陽性肝細胞灶,土茯苓組(飼料中含377.7g/kg)的病灶也稍少,且顯著小于對照組。提示土茯苓對預防肝癌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2.對棉酚的解毒作用 采用土茯苓水煎劑(劑量:每鼠每日相當生藥1g和0.5g兩種),土茯苓稀醇制劑(劑量:相當生藥1g和2g),土茯苓粗黃酮(劑量:50mg和100mg),土茯苓多糖(劑量:0.5ml和1.0ml),硫酸亞鐵(劑量8mg),每組用藥3d后分別igl次純棉酚650mg/kg、850mg/kg和100mg/kg,觀察解毒作用。結果,土茯苓水煎劑、稀醇制劑和粗黃酮均具有拮抗急性和亞急性棉酚中毒(P<0.05,P<0.001和P<0.001)。一般棉酚中毒時可用硫酸亞鐵拮抗,但能影響抑精作用。土茯苓稀醇提取物在拮抗棉酚毒性的同時不影響棉酚對雄性大鼠的抑精作用。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在60度水浴上加熱10min,濾過,濾液作以下試驗。①取濾液2ml,置帶寒試管中,用力振搖1min,產生多數蜂窩狀泡沫,放置10min,泡沫不明顯減少。(檢查皂甙)②取濾液2ml置試管中蒸干,加醋酐0.5ml,再沿試管壁加濃硫酸,兩液面交界呈紫紅色環。(檢查皂甙) (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醇50ml,于水浴中回流1h,放冷,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殘渣加稀硫酸20ml,回流水解3h,放冷,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用少量水洗去殘存的酸,脫水后,蒸去氯仿。殘渣加少量已烷溶解,作供試液。以薯蕷皂甙元、替告皂甙元作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7.5%硝酸銀薄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9:1)展開。用飽和磷鉬酸的乙醇溶液噴霧后,于110度烘5min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斑點。

炮制

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換水1次,春、秋每2日換水1次,冬季可3日換水1次,防止發臭,以泡透為度,撈出切片,及時干燥。

性味

甘淡;平

歸經

肝;胃;脾經

功效主治

清熱除濕;泄濁解毒;通利關節。主梅毒;淋濁;泄瀉;筋骨攣痛;腳氣;癰腫;瘡癬;瘰疬;癭瘤及汞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6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禁忌

肝腎陰虛者慎服。

各家論述

1.《本草匯編》:病楊梅毒瘡,藥用輕粉,愈而復發,久則肢體拘攣,變為癰漏,延綿歲月,竟致廢篤。惟銼土萆薢三兩,或加皂甙、牽牛各一錢,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數劑多瘥。蓋此疾始由毒氣干于陽明而發,加以輕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挾相火,來凌脾土,土屬濕,主肌肉,濕熱郁蓄于肌腠,故發為癰腫,甚則拘攣,《內經》所謂濕氣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濕,濕去則營衛從而筋脈柔,肌肉實而拘攣癰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濕未郁也。此藥長于去濕,不能去熱,病久則熱衰氣耗而濕郁為多故也。

2.《綱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按《中山經》云,鼓鐙之山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去則筋骨利。

3.《本草正義》: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其解水銀、輕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滲利下導為務,故專治楊梅毒瘡,深入百絡,關節疼痛,甚至腐爛,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潰,一切惡癥。

4.《本草拾遺》:草禹余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饑。......調中止泄。

5.《本草圖經》:敷瘡毒。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7.《綱目》: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朱毒。

8.《本草正》:疔癰腫、喉痹,除周身寒濕、惡瘡。

9.《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瘡、疔瘡,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10.《本草再新》:祛濕熱,利筋骨。

11.《陸川本草》:治腳氣。

1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心胃氣痛,腎炎。

13.《江西草藥》:殺蟲解毒。治瘰疬,小兒疳積。

14.《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風濕性關節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臨床應用

1.治療梅毒及隱性梅毒,其血清陰轉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現癥梅毒的治愈率為50%左右。對晚期麻痹性癡呆,不僅腦脊液康、華氏反應轉陰,而且精神癥狀亦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對于小兒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苓1.5-2兩,水煎,2-3次分服,以10-20日為1療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兩的,療程有長達2個月的。

2.預防用100%煎液內服,3歲以下每日30-50ml,3-5歲50-60ml,分3次服,連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劑量亦可作為治療之用。

3.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每日用4-8兩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腸,7日為1療程。

4.治療急慢性腎炎:每日3兩,水煎,分3次服。退腫作用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療腎盂腎炎、腎結核的報道。

5.治療頸淋巴結核:每日用鮮品1斤,水煎分2次服。

摘錄

《中華本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土茯苓

別名

冷飯團、紅土苓、山豬糞、毛尾薯、山遺糧、山奇良

來源

為百合科菝葜屬植物土茯苓(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塊根根狀莖。

原形態

多年生攀援灌木,莖無刺。根狀莖橫生于土中,細長,生多數須根,每隔一段間距生一肥厚的塊狀結節,塊根根狀莖5~15厘米,直徑2~5厘米,深入土中可達1米余,質頗堅實,外皮堅硬,褐色,凹凸不平,內面肉質粉性,黃白色,密布淡紅色小點。單葉互生,革質,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楔形,全緣,表面綠色,下面有白粉,主脈3條顯著,細脈網狀;葉柄長1~2厘米,托葉變為2條卷須。7~8月間開小白花,花單性,雌雄異株,為腋生傘形花序,花序梗極短,長1~3毫米,小花梗纖細,長1~1.7厘米,基部有多枚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被裂片6,二輪;雄蕊6,花絲較花藥短;子房上位,3室,柱頭3,稍反曲。漿果球形,熟時紫紅色,外被白粉。

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林小、路旁叢林及山谷向陽處。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等地。

栽培

喜溫暖環境,耐干旱和蔭蔽。宜選砂質壤土或粘壤土栽種。種子繁殖,春節播種,覆土2~3分。生長期間應經常松土和除草。苗高1尺左右,應搭架,以利藤蔓攀援。

制法

全年可采挖,洗凈浸漂,切片曬干或放開水中煮數分鐘后,切片曬干。

化學成分

根狀莖含3種皂甙及鞣質、樹脂、淀粉等。皂甙元為薯蕷皂甙元與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鼠糖結合組成。又據報道,土茯苓尚含有生物堿、微量揮發油、六碳糖類、甾醇、油酸及亞油酸等。

性味

甘、淡、平。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主治鉤端螺旋體病,梅毒,風濕關節痛,癰癤腫毒,濕疹,皮炎,汞粉、銀朱慢性中毒。

用法用量

0.3~2兩。

復方

1、預防鉤端螺旋體病:土茯苓、魚腥草夏枯草白毛藤 車前草大青貫眾馬蘭各3錢。流行季節,每天1劑,煎水當茶飲。

2、鉤端螺旋體病:土茯苓2兩、甘草3錢,水煎服,每日1劑。病情較重而體質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5兩。若高熱、癥重者可適當靜脈注射葡萄糖液及維生素C。

3、慢性期布魯氏菌病:土茯苓1兩,防風1錢,木瓜沒藥當歸各3錢,金銀花4錢。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劑。10天為一個療程。隔5~7天繼續服第二個療程。

備注

1、藍果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 var. concolor (C. H. Wright) Wang et Tang與正種極相似,主要區別點為莖上密被青褐色小斑點,葉柄較長,果熟時為藍褐色而非紅色。根狀莖性狀和功效與正種同。分布于浙江和江西等省。

2、暗色土茯苓(白茯苓)Smilax lanceaefolia Roxb. var. opaca A. DC.形態特征為莖常有刺;葉片卵狀披針形,下面無白粉,兩面均為綠色,干后淡綠;花序梗較長(1~2厘米或更長),基部具鞘狀苞片,花被外形棒狀;果熟時黑色。四川以根狀莖作“白土苓”入藥,功效亦相似。

3、卵葉土茯苓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根狀莖粗壯堅實,呈不規則塊狀,黃褐色。莖粗壯光滑。葉互生,葉片卵狀長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微心形,葉柄基部以上有2卷須。花單性,異株,小,排成傘形花序;花被管狀,3齒裂;雄蕊3,花絲連接成1管;子房上位,3室。漿果球形。本品在四川部分地區叫白土苓或鐵架子土茯苓。臺灣稱此為土茯苓或白萆薢。寧夏地區使用的土茯苓,多為此種。

④菝葜Smilax china L.[S. japonica (Kunth) A. Gray]其根狀莖在廣東、四川、貴州、浙江、江蘇等省有作白土茯苓或白土苓用的。本品應稱菝葜,不可混稱土茯苓。(形態與功效,參閱菝葜項下)

粉菝葜Smilax glauco-china Warb.根狀莖在江蘇鎮江地區稱鮮土苓,其形態與功效均類似菝葜,不應作土茯苓用。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