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問荊
別名
來源
為木賊科木賊屬植物問荊Equisetum arvense L.的全草。夏、秋采割,曬干。成品綠色,不帶根。
性味
苦,平。
功效主治
利尿,止血。用于小便不利,鼻衄,月經過多。
用法用量
2~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問荊
別名
接續草(《本草拾遺》),公母草、摟接草、空心草(《中醫藥實驗研究》),馬蜂草、豬鬃草(《東北藥植志》),黃螞草(《四川中藥志》),節節草、接骨草(《陜西中草藥》)。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木賊科植物問荊的全草。5~7月間割取全草,陰干。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生根,黑色或暗褐色。地工莖直立,2型。營養莖在孢子莖枯萎后生出,高15~60厘米,有棱脊6~15條。葉退化,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邊緣灰白色,膜質;分枝輪生,中實,有棱脊3~4條,單一或再分枝。孢子莖早春先發,常為紫褐色,肉質,不分枝,鞘長而大。孢子囊穗5~6月抽出,頂生,鈍頭,長2~3.5厘米;孢子葉六角形,盾狀著生,螺旋排列,邊緣著生長形孢子囊。孢子一形。
生境分部
生于溪邊或陰谷。分布江西、安徽、貴州、四川、西藏、新疆、陜西、山東、河北及東北等地。產東北、陜西、四川、貴州、江西、安徽等地。
性狀
干燥全草,長約30厘米,外形與生長時相近,但多于縮,或枝節脫落。莖略扁圓形或圓形,淺綠色,有縱紋,節間長,每節上有退化的鱗片葉,呈鞘狀,先端有齒裂,硬膜質。小枝干生,梢部漸細。基部有時帶有部分的根,作黑褐色。以干燥、色綠、不帶根及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
全草含問荊皂甙、木賊甙、異槲皮甙、木犀草甙、硅酸(含量達干生藥的5.19~7.77%)、有機酸、脂肪、β-谷甾醇、犬問荊堿、二甲砜、胸嘧啶、3-甲氧基吡啶、多種氨基酸。
孢子含五羥基蒽醌葡萄糖甙、廿八烷二酸、卅烷二酸、卅烷二酸二甲酯、棉花皮次甙和草棉甙。
藥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新鮮全草的醇溶性成分、流浸膏有利尿作用,但不強。水煎劑則未能證實有利尿作用。
②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水煎劑(1:2)靜脈注射于兔、犬,可引起血壓下降及反射性的呼吸興奮。降壓作用不受阿托品影響,降壓成分溶于水而不溶于醇及氯仿。小量新鮮水煎劑對離體蛙心可增加其收縮力,大量則抑制之。
③其他作用
臨床上有用問荊治療糖尿病的,但動物實驗未證明有此作用。也有報道在痔瘡及子宮出血時用作止血劑的。所含沼澤木賊堿即犬問荊堿,對馬有毒,對人無害。
性味
苦,涼。
①《本草拾遺》:"苦,平,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涼,味澀,無毒。"
③《陜西中藥志》:"苦甘,無毒。"
功效主治
清熱,涼血,止咳,利尿。治吐血,衄血,便血,倒經,咳嗽氣喘,淋病。
①《本草拾遺》:"主結氣瘤痛,上氣氣急。"
②《國藥的藥理學》:"利尿。"
③《中藥新編》:"治鼻衄,月經過多,腸出血,咯血,痔出血等。"
④《四川中藥志》:"清熱止咳。治吐血,衄血及女子倒經。"
⑤《陜西中草藥》:"清熱利尿,止血,消腫。治尿路感染,小便澀痛,骨折,鼻衄,咯血,腸出血,月經過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復方
①治咳嗽氣急:問荊二錢,地骷髏七錢。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②治急淋:鮮問荊一兩,冰糖為引。水煎服。
③治腰痛:鮮問荊二兩,豆腐二塊。水煎服。
④治刀傷:問荊燒灰存性,撒傷口。
⑤治跌打損傷:骨整復后,鮮問荊一握,加紅糖搗爛外敷。(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觀察72例,近期控制21例,顯效18例,好轉23例,無效10例,以止咳、祛痰效果較佳。治療中發現本品還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制劑及用法:㈠煎劑:干節節草1兩(10兩制),加水600~800毫升,煎沸5~8分鐘,早晚分服。㈡片劑:每片含0.43克。日服3次,每次10片。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問荊
英文名
Bottle Brush Herb, Herb of Bottle Brush, Herb of Common horsetail, Herb of Field Horsetail
別名
接續草、公母草、摟接草、空心草、馬蜂草、豬鬃草、黃螞草、節節草、接骨草、寸姑草、筆頭草、土木賊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賊科植物問荊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quisetum arvense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割取全草,置通風處陰干,或鮮用。
原形態
問荊,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生根,黑色或暗褐色。地上莖直立,2型。營養莖在孢子莖枯萎后生出,高15-60cm,有棱脊6-15條。葉退化,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邊緣灰白色,膜質;分枝輪生,中實,有棱脊3-4條,單一或再分枝。孢子莖早春先發,常為紫褐色,肉質,不分枝,鞘長而大。孢子囊穗5-6月抽出,頂生,鈍頭,長2-3.5cm;孢子葉六角形,盾狀著生,螺旋排列,邊緣著生長形孢子囊。孢子一形。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潮濕的草地、溝渠旁、沙土地、耕地、山坡及草甸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東北、華北及陜西、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和西藏等地。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對氣候、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
2.栽培技術 用孢子繁殖。孢子繁殖:從孢子囊穗上采下成熟的孢子囊,將孢子播種于土壤表面,稍覆土,澆水保持濕潤,即可萌發。根莖繁殖:早春或秋季將根莖分成6cm長小段,栽于土壤中,覆土5-6cm,澆水易成活。
性狀
1.性狀鑒別 全草長約30cm,多干縮,或枝節脫落。莖略扁圓形或圓形,淺綠色,有細縱溝,節間長,每節有退化的鱗片葉,鞘狀,先端齒裂,硬膜質。小枝輪生,梢部漸細。基部有時帶有部分的根,呈黑褐色。氣微,味稍苦澀。
2.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節間,直徑1590μm):斷面呈深凹凸波狀。表皮細胞1列,壁增厚,外壁有突起的硅質塊,棱槽處有氣孔。表皮內側厚壁細胞不成環,僅于棱槽處有2-3列薄壁細胞,棱脊處有數十個纖維組成的纖維束,未伸入皮層。皮層細胞多列,最外側細胞在棱脊纖維束內側為柵狀,長69-166μm,在棱槽厚壁細胞內側為類圓形;皮層內側細胞均為類圓形,相對棱槽處有大型空腔(即槽腔、皮腔),徑向長117-183μm,切向長159-197μm;內皮層細胞1列,位于維管束外側,微呈波狀,維管束與棱脊相對,斷續排列成環,木質部位于兩側,分別有管胞2-5個,中間為韌皮部,較寬廣,內側有一明顯空腔(即脊腔,維管束腔),徑向長38-52μm,切向長69-97μm。中央髓腔小,直徑僅170μm,邊緣細胞破碎不正齊。
莖表皮表面觀:表皮細胞長方形,直徑24-31μm,壁厚,呈微波狀彎曲,壁孔小,不明顯,可見硅質塊。氣孔不內陷,常2-5個橫向相連,長圓形,縱向長59-76μm,橫向長52-66μm。保衛細胞內壁具多數橫向平行的條狀增厚的紋理。
化學成分
全草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楊屬甙(populnin),問荊甙(equisetrin),山柰酚-3,7-雙葡萄糖甙(kaempferol-3,7-diglucoside),山柰酚-3-槐糖甙(kaempferol-3-sophoroside),芫花素-5-葡萄糖甙(genkwanin-5-glucoside),原芫花素4'-葡萄糖甙(protogenkwanin-4'-glucoside),芹菜素-5-葡萄糖甙(apigenin-5-glucoside),異槲皮素(isoquercetin),6-氯芹菜素(6-chloroapigenin),木犀草素-5-葡萄糖甙(luteolin-5-glucoside),柚皮素(naringenin),二氫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二氫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棉花皮異甙(gossypitrin),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r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烏頭酸(aconitic acid)即問荊酸(equisetic acid),阿拉伯酸(arabinonic acid),枸櫞酸(citr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葡萄糖糖酸(gluconic acid),甘油酸(glyceric acid),丙二酸(malonic acid),磷酸(phosphoric acid),奎寧酸(quinic acid),蘇糖酸(threonic acid),問荊皂甙(equisetonin),2,2,5,7-四甲基-4-羥基-6(2-羥乙基)-茚滿酮[2,α,5,7-tetramethyl-4-hydroxy-6-(α-hydroxyethyl)indanone],異棉花皮次甙(isoarticulatin),木賊二酸(equisetolic acid)等,以及鈣、錳、硅等。
還含菊苣酸(chicoric acid),茉莉酮酸(jasmonic acid),5-O-咖啡莽草酸(5-O-caffeoyl shikimic acid)。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新鮮全草的醇溶性成分、流浸膏有利尿作用,但不強。水煎劑則未能證實有利尿作用。
2.對循環系統的影響:水煎劑(1∶2)靜脈注射于兔、犬,可引起血壓下降及反射性的呼吸興奮。降壓作用不受阿托品影響,降壓成分溶于水而不溶于醇及氯仿。小量新鮮水煎劑對離體蛙心可增加其收縮力,大量則抑制之。
3.其他作用:3.1. 治療糖尿病:臨床上有用問荊治療糖尿病的,但動物實驗未證明有此作用。
3.2. 止血劑:也有報道在痔瘡及子宮出血時用作止血劑的。
3.3.毒性:所含沼澤木賊堿(Equisetin)即犬問荊堿,對馬有毒,對人無害。
性味
苦;涼;無毒;平
歸經
肺;胃;肝經
功效主治
止血;利尿;明目。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鼻衄;外傷出血;目赤翳膜;淋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結氣瘤痛,上氣氣急。
2.《國藥的藥理學》:利尿。
3.《中藥新編》:治鼻衄,月經過多,腸出血,咯血,痔出血等。
4.《四川中藥志》:清熱止咳。治吐血,衄血及女子倒經。
5.《陜西中草藥》:清熱利尿,止血,消腫。治尿路感染,小便澀痛,骨折,鼻衄,咯血,腸出血,月經過多。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