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無花果葉功效

《中藥大辭典》:無花果葉

出處

《救荒本草》

來源

桑科植物無花果的葉,夏、秋采收。

原形態

詳"無花果"條。

性味

①《綱目》:"甘微辛,平,有小毒。"

②《本經逢原》:"微辛,無毒。"

功效主治

治痔瘡,腫毒,心痛。

①朱震亨:"治五痔腫痛,煎湯頻熏洗之。"

②《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湯服。"

③《本草匯言》:"去濕熱,解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熏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無花果葉

出處

出自《救荒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桑科植物無花果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 carica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10m。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壯,表面褐色,被稀短毛。葉互生;葉柄長2-5cm,粗壯;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cm,紅色;葉片厚膜質,寬卵形或卵圓形,長10-24cm,寬8-22cm,3-5裂,裂片卵形,邊緣有不規則鈍齒,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密生細小鐘乳體及黃褐色短柔毛,基部淺心形,基生脈3-5條,側脈5-7對。雌雄異株,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于葉腋;雄花和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雄花生于內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一4;癭花花柱側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內,花被片3-4,花柱側生,柱頭2裂。榕果(花序托)形,成熟時長3-5cm,呈紫紅色或黃綠色,肉質,頂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于亞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區。

性味

甘;微辛;性平;小毒

功效主治

清濕熱;解瘡毒;消腫止痛。主濕熱泄瀉;帶下,痔瘡;癰腫疼痛;瘰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

1.治五痔腫痛,煎湯頻熏洗之。

2.《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湯服。

3.《本草匯言》:去濕熱,解瘡毒。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