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佛手散

《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佛手

【處方】當歸 川芎 黃耆各30克 北柴胡 前胡各7.5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產后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桃、柳枝各9厘米,棗子、烏各1枚,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

如有痰,去烏梅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古今醫鑒》卷十二:佛手散

【處方】當歸2錢,川芎4錢,益母草5錢。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妊娠6-7個月,因事筑(??石蓋)著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下,痛不已,口噤欲絕。用此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損,即便逐下。

【用法用量】水1盞,入1盞,再煎1沸,溫服;如人行5里,再進1服。

【摘錄】《古今醫鑒》卷十二

《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煙霞圣效方》:佛手散

【處方】漢防己草龍膽、川芎、當歸、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眼暴發如10日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酒各1盞,浸1日,同煎5-7分,去滓熱服,臨時加減。

【摘錄】《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煙霞圣效方》

《普濟方》卷七十四引《衛生寶鑒》:佛手散

【處方】乳香(炒)2錢,焰消2錢,青黛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眼腫痛。

【用法用量】口中含水,鼻內(口畜??)之。

【摘錄】《普濟方》卷七十四引《衛生寶鑒》

《普濟方》卷二七二:佛手散

【處方】米殼4兩,人參6分半,川芎6分半,陳皮6分半,沒藥2錢半,乳香2錢半,麻黃1兩,當歸1兩,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諸瘡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二

《圣濟總錄》卷一六九:佛手散

【處方】天南星1枚(重1兩者,用新薄荷1束搗碎同水浸7日7夜,取出切作片子,曬干),丹砂(研)半錢,蜈蚣(赤足,全者)1枚,膩粉(炒,研)2錢匕。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薄荷熟水調下。1歲以上,漸加至半錢匕。欲作丸,用棗肉為丸,如萊菔子大。1歲10丸;1歲以上,加至15丸,亦用薄荷熟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九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佛手散

【處方】薄荷2兩,盆消1兩,甘草7錢,桔梗5錢,蒲黃5錢,青黛3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咽喉腫痛生瘡,風熱喉痹腫塞。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干摻,又用竹管吹咽喉內噙化,時時用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圓端效方》:佛手散

【處方】黃丹(炒黃)2錢,豆粉(炒黃)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濕疳瘡癬,癢痛皮爛。

【用法用量】清油調掃瘡上,后摻如圣散。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圓端效方》

《御藥院方》卷十:佛手散

【處方】黃柏1兩,大黃1兩,甘草半兩,樸消3兩,粟米粉3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

【用法用量】每用水調如膏,涂于患處。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

《婦人良方》卷二十一:佛手散

【處方】當歸1兩,川芎1兩,黃耆1兩,北柴胡1分,前胡1分。

【功能主治】產后血虛勞倦,盜汗,多困少力,咳嗽有痰。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大盞,桃、柳枝各3寸,棗子、烏梅各1個,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

如有痰,去烏梅。

【摘錄】《婦人良方》卷二十一

《魏氏家藏方》卷十:佛手散

【處方】白龍骨(煅,別研)1錢半,晉礬(枯)1錢半,烏賊骨1錢半,赤石脂(煅,別研)1錢半,牡蠣(煅,別研)1錢半,樸消 1錢半,干柏葉1錢半,續斷1錢半,阿膠(炒)1錢半,干姜(炮,洗)1錢半,芍藥1錢半,木香(炮)1錢,檳榔1錢,甘草(炙)、干茜半錢,當歸2錢(去蘆,酒浸),棕櫚灰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婦人血下過多。

【用法用量】空心、日午溫酒或陳米飲調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

《雞峰》卷二十一:佛手散

【別名】無憂散

【處方】龍腦2錢,薄荷2錢,百藥煎2錢,硼砂2錢,牙消2錢,甘草4錢,青黛4錢,馬勃半兩,樸消半兩,桔梗1兩,白僵蠶半兩(端直,瓦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咽喉腫痛、赤口瘡。

【用法用量】每用于摻之。1日3-5次。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

《楊氏家藏方》卷十二:佛手散

【處方】漢防已4兩,苦參4兩,大黃(生用)3兩,白蘞3兩,藿香葉(去土)2兩,黃芩2兩,凌霄花1兩半,甘草(生用)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濕毒氣,結搏腠理,氣血壅盛,欲成癰腫;及手足諸風,癢痛妨悶;及風氣結核,游走上行;或久新痔疾,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3錢,沸湯泡,通手淋洗。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百一》卷十:佛手散

【處方】盆消1兩(研),白僵蠶半兩(去絲),青黛1錢(研),甘草2錢半(生)。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纏喉風。

【用法用量】以少許摻喉中,如閉甚,以竹管吹入,尋常咽喉間不快亦可用。

【摘錄】《百一》卷十

《跌損妙方》:佛手散

【處方】當歸、生地、川芎、白芍荊芥防風鉤藤、大茴、木瓜五加皮白芷紫荊皮羌活、檳榔、杜仲、故紙、五靈脂威靈仙、乳香、沒藥、烏藥自然銅牛膝、南星。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全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用好酒1壇,絹袋盛浸3-5日,隨量飲,不拘時。7日見功。

【摘錄】《跌損妙方》

《普濟方》卷三○一:佛手散

【處方】人中白5錢(上炒),輕粉半錢,麝香1字。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下疳瘡。

【用法用量】口含鹽水洗凈瘡,揾干貼之。如鼻血不止,口含水,鼻內(口畜??)藥。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