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五香草
別名
來源
唇形科薺寧屬植物蘇州薺寧Mosla soochouensis Matsuda,以地上全草入藥。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把,鮮用或陰干。
性味
辛,溫。
功效主治
解毒消炎,利尿鎮痛。用于中暑,感冒,胃痛,扁桃體炎;外用治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全草搗汁外敷。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五香草
別名
土香薷、痧藥草、小葉香薷、小葉天香油、野香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出處
《浙江民間草藥》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蘇州薺薴的全草。7~10月采收,陰干。
原形態
一年生芳香性草本,高30~40厘米,多分枝。莖方形,疏被倒伏的短柔毛。葉對生,披針形,長2~3厘米,闊5~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近楔形,具疏生鋸齒,光滑,下面密布腺點;葉柄長5毫米。疏生的總狀花序頂生;苞片極小,近圓形,先端具短尖頭;花長約6毫米;花萼鐘形,5裂,外被短毛;花冠淡紅色,長為花萼的2倍,上唇直立有缺凹,下唇3裂,中央裂片最大;雄蕊4,后雄蕊或上部的雄蕊發育,稍突出于花冠外,藥室2枚,廣歧,前雄蕊或下部的雄蕊退化;雌蕊1,子房深4裂,花柱稍凸出,2裂,柱頭不等。小堅果棕色,圓形,網狀,具有細小的腺點,基部具有明顯的果臍。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或樹蔭下肥沃土地上。分布浙江、江蘇等地。產于浙江。
性狀
干燥全草,莖方形,外表棕色,被稀疏白色柔毛,單軸多分枝。葉對生,多卷曲,舒展后,完整的葉呈披針形,邊緣有鋸齒。頂端著生總狀花序,花冠唇形。氣清香。
性味
《浙江民間草藥》:"性溫,微辛。"
功效主治
解表,理氣止痛。治感冒,扁桃體炎,痧氣腹痛,胃氣痛。
①《浙江民間草藥》:"開膈理氣。治胃氣痛,痧氣。"
②《杭州藥植志》:"治感冒和吐血。"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消炎,利尿鎮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
復方
①治潰瘍病:五香草、紅木香各三錢,蒲公英一兩,徐長卿二錢。水煎服。
②治扁桃體炎:五香草一兩五錢,加蜂蜜適量。水煎服。
③治癤子:五香草、野菊花各三錢,紫花地丁、蒲公英各一兩。水煎服。
④治蜈蚣咬傷:五香草搗汁外敷。(選方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五香草
英文名
Suchow Mosla, Herb of Suchow Mosla
別名
土香薷、痧藥草、小葉香薷、小葉天香油、野香草
出處
出自《浙江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蘇州薺苧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sla soochowensis Matsuda [Or-thodon soochowensis (Matsuda)C. Y. Wu]
采收和儲藏:7-10月采收全草,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2-50cm。莖直立,四棱形,被疏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2-7mm,略被柔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2-2.2cm,寬0.2-0.4cm,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被微柔毛,下面脈上被短硬毛,有腺點。輪傘花序2花,在主莖及側枝上組成頂生的假總狀花序,長2-5mm,疏花;苞片小;排列稀疏,近圓形至卵形,長1.5-2.5mm,先端尾尖,上面被柔毛,下面密布腺點;花萼鐘形,長約3mm,外面被柔毛及腺點,萼齒5,二唇形,后3齒較短,前2齒深裂;花冠紫色,長6-7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直立,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后對能育,略伸出;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頭2裂。小堅果球形,褐色,具網紋。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草坡或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和江西東部。
性狀
性狀鑒別 莖細方柱形,多分枝,長20-42cm,表面灰綠色至紫色,被向陽花柔毛,質脆。葉對生,卷曲皺縮,展平后呈條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5-3cm,寬2-5mm,兩面有短柔毛及腺點。花爭縮成團,苞片小,長僅1.5-2.5cm,花冠淡紫色。小堅果類球形,表面黑褐色。有細網紋。氣香濃郁,味辛、涼。
化學成分
從全草揮發油中分得26個成分,已鑒定出9個;薺苧烯(orthodene),龍腦烯(bornene),側柏酮(thujone),二氫葛縷酮(dihydrocarvone),香荊芥酚(carvacr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橙花烯(nerolidene)和α-丁香烯(α-caryophyllene)[1]。
全草中還分得兩種黃酮:薺苧黃酮(mosloflavone)[2]和蘇薺苧黃酮(moslosooflavone)即5-閎基-7,8-二甲氧基黃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3]。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五香草體外試驗中,水煎劑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抗菌作用最強,對大腸桿菌、宋內痢疾桿菌和副傷寒桿菌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但對弗氏痢疾桿蓖、綠膿桿菌作用稍差。抗菌有效成分存在于葉和莖內,根幾無作用。給大鼠口服煎劑后,其深縮尿液在試管內有抗菌作用[1,2]。
2.免疫調節作用 五香草能促進健康人和急性腎炎患者的淋巴轉化作用,并具有免疫調節作用[3]。
3.毒性 五香草煎劑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0.78±0.13ml/kg。小劑量對家兔無明顯毒性毒性,但1ml/kg劑量以上,就出現陣顫、抽搐等明顯中毒癥狀;2ml/kg劑量可引起家兔反復抽搐,全身強直,角弓反張,反復發作,直至死亡。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揮發油0.14ml/kg拌食連續2星期,家兔血色素、血清丙氨酸轉酰(ALT)、尿素氮等指標均未見異常。五香草毒性可能與含有的側柏酮有關。30mg/kg苯巴比妥鈉對低劑量組家兔有一定保護作用[4]。
毒性
對大鼠、小鼠之亞急性試驗,證明毒性很小。小鼠一次腹腔注射煎劑,半數致死量為10.1g/kg。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主治
解表;祛暑;理氣止痛。主感冒;中暑;痧氣;胃氣痛;咽喉腫痛;癤子;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30-4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浙江民間草藥》:開膈理氣。治胃氣痛,痧氣。
2.《杭州藥植志》:治感冒和吐血。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消炎,利尿鎮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