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蟹殼功效

《中藥大辭典》:蟹殼

出處

《千金·食治》

來源

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的甲殼。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蟹"條。

化學成分

大約3/4為碳酸鈣,余1/4中約有一半為甲殼質,余一半主要為蛋白質。甲殼質系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所成的多糖,不溶于稀的酸、堿,如與酸共煮則水解而生乙酸與D-葡萄糖胺。甲殼質為蟹、T 等殼的特殊成分,但亦含于某些昆蟲的殼、菌絲、孢子中。

性味

《千金·食治》:"味酸,寒,有毒。"

功效主治

破瘀消積。治瘀血積滯,脅痛、腹痛,乳癰,凍瘡。

①《綱目》:"燒存性,蜜調,涂凍瘡及蜂蠆傷;服,治婦人兒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積。"

②《本草崇原》:"攻毒,散風,消積,行瘀。"

用法用量

內服:煅存性研末。外用:燒灰調敷。

復方

①治蓄血發黃,胸脅結痛而不浮腫者:蟹殼煅存性,黑糖調,無灰酒下三錢,不過數服效。(《本經逢原》)

②治血崩甚而腹痛:毛蟹殼燒存性,米飲下。(《證治要訣》)

③治婦人乳癰硬腫:蟹殼灰一服即散。(《本經逢原》)

④治蜂蠆傷:蟹殼燒存性,研末,蜜調敷。(《證治要訣》)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蟹殼

英文名

Crab shell

出處

出自《千金·食治》

來源

藥材基源:為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蟹和日本絨螯蟹的甲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 Edwards2.Erocheir japonicus de Haan

采收和儲藏:加工或食用螃蟹時取殼,剔凈殘余的蟹肉、蟹爪及雜質,洗凈,干燥。

原形態

1.中華絨螯蟹,頭胸甲呈圓文武有,后半部寬于前半。一般長約55mm,寬61mm左右,個別可寬80-90mm。背面隆起,額及肝區凹陷,胃區前面具6個對稱的顆粒狀突起,胃區與心區分界顯著,前者周圍有凹點。額寬,分4齒,眼窩上緣近中部處突出,略呈三角形、眼1對,具短柄,能活動。前側緣具4銳齒,末齒最小而引入一隆線,斜行于鰓區外側,沿后側緣內方亦具一隆線。雄體螯足粗壯,比雌體的為大,掌與指節基部內外面密生絨毛,腕節內末端具1銳刺,長節背緣末端附近及步足的長節同樣均具1銳刺。步足以最后3對較為扁平,腕七與前節的背緣各具剛毛,第4步足前節與指節基部的背緣與腹緣皆密具鍘毛。雌體腹部近圓形,雄體略呈三角形,末端狹尖。背面青褐綠色,腹面色淡或灰白色。

2.日本絨螯蟹,形態、大小與中華絨蟹頗為近似,額分4齒,居中的兩齒較鈍圓,兩側的較尖銳,額后部的突起不若前種那樣鋒銳。前側緣另亦4齒,但末齒甚小,幾乎僅留痕跡。螯足掌節有厚密的絨毛,并擴展至腕節末端及兩指的基部,而指內緣的齒較鈍。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 1.秋季常回游到近海繁殖,雌蟹所抱的卵,至驚翌年3-5月間孵化,經多次變態,發育成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成長。

2.生活于河流中,以河口半咸底層較多。

資源分布:1.我國沿海各地均有他布。

2.他布于福建、臺灣、廣東等沿海。

化學成分

大約3/4為碳酸鈣,余 1/4中約有一半為甲殼質(Chitin),余一半主要為蛋白質。甲殼質系由 N-乙酸氨基葡萄糖(N-Acetyl glucosamine)所成的多糖,不溶于稀的酸、堿,如與酸共煮則水解而生乙酸與 D-葡萄糖胺。甲殼質為蟹、蝦等殼的特殊成分,但亦含于某些昆蟲的殼、菌絲、孢子中。

炮制

《串雅內偏》:“砂鍋內焙焦,研細末。”現行,取原藥材,用時搗碎。

性味

味咸;性寒

歸經

肝;脾經

功效主治

散淤止血;解毒消腫。主蓄血發黃;血瘀崩漏;癰瘡腫毒;走馬牙疳;毒蟲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煅存性,研末,5-10g。外用:適量,研末擦牙或調敷。

復方

①治蓄血發黃,腦脅結痛而不浮腫者:蟹殼煅存性,黑糖調,無灰酒下三錢,不過數服效。(《本經逢原》)②治血崩甚而腹痛:毛蟹殼燒存性,米飲下。(《證治要訣》)③治婦人乳癰硬腫:蟹殼灰一服即散。(《本經逢原》)④治蜂蠶傷:蟹殼燒存性,研末,蜜調敷。(《證治要訣》)

各家論述

1.《綱目》:燒存性,蜜調,涂凍瘡及蜂蠶傷;酒服,治婦人兒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積。

2.《本草崇原》:攻毒,散風,消積,行瘀。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