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萱草嫩苗功效

《中藥大辭典》:萱草嫩苗

出處

《日華子本草》

來源

H 科植物萱草、黃花萱草或小萱草的嫩苗。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萱草根"條。

性味

①《救荒本草》:"葉味甘。"

②《綱目》:"甘,涼,無毒。"

歸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肺二經。"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

功效主治

利濕熱,寬胸,消食。治胸膈煩熱,黃疸,小便赤澀。

①《日華子本草》:"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疸。"

②《本草圖經》:"利胸膈。"

③《綱目》:"消食,利濕熱。"

④《嶺南采藥錄》:"搗爛敷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0.5~1兩。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萱草嫩苗

英文名

seedling of Small Yellow Daylily, seedling of Yellow Daylily, seedling of Orange Daylily

出處

出自《日華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萱草北黃花菜、黃花菜、小黃花菜的嫩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emerocallis fulva (L.)L. 2.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Hemerocallisflava (L.) L.] 3.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4.Hemerocallis minor Mill.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鮮用。

原形態

1.葉基生,排成兩列;葉片條形,長40-80cm,寬1.5-3.5cm,下面呈龍骨狀突起。花葶粗壯,高60-80cm;蝎尾狀聚傘花序復組成圓錐狀,具花6-12朵或更多;苞片卵狀披針形;花紅色至橘黃色,無香味,具短花梗;花被長7-12cm,下部2-3cm合生成花被管;外輪花被裂片3,長圓狀披針形,寬1.2-1.8cm,具平行脈,內輪裂片3,長圓形,寬達2.5cm,具分枝的脈,中部具褐紅色的色帶,邊緣波狀皺褶,盛開的裂片反曲;雄蕊伸出,上彎,比花被裂短;花柱伸出,上彎,比雄蕊長。蒴果長圓形。花、果期為5-7月。 2.北黃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長達25-30cm,有膨大的塊狀部分,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葉線形,長40-60cm,寬12-18mm。花莖高出葉面,先端少分枝;花4-9朵,疏生成圓錐狀;花被淡黃色,下部管狀,長1.5-2.5cm,上部鐘狀6裂,裂片長約8cm,內輪3片,較外輪3片稍寬,寬1.5cm,脈紋不分枝,亦不接合。蒴果長約2cm,直徑約1.5cm。花期6-8月。 3.黃花菜 參見“金針菜”條。 4.小黃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35-60cm。根叢生,細長圓柱形,列膨大部分。葉線形,長約45cm,寬5-10mm。花莖與葉面等高或略高;花1-3朵,淡黃色,有香氣,下部筒狀,上部漏斗狀,裂片6,內輪裂片較外輪為寬,脈紋網結狀;花序幾科不分枝。蒴果長3-4.5cm。花期6-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 2.北黃花菜生于海拔500-2300m的草甸、濕草地、荒坡或灌叢下。 3.小黃花菜生于沼澤地、濕地、林蔭旁。

資源分布:1.北黃花菜分布于黑龍江、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等地。 3.小黃花菜分布于東北、河北、江蘇、江西、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性味

甘;涼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主胸膈煩熱;黃疸;小便短亦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15-30g。外用:適量,搗敷。

臨床應用

1.《日華子本草》: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疸。

2.《本草圖經》:利腦隔。

3.《綱目》:消食,利濕熱。

4.《嶺南采藥錄》:搗爛敷跌打瘀痛。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