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犀角
別名
犀牛角
來源
犀科動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 sondaicus Desmarest、蘇門犀R. sumatrensis Cuvier、黑犀R. bicornis L.及白犀R. simus Cottoni等,以角入藥。
炮制
犀角片:劈開,用熱水浸泡,撈出,鎊成薄片,曬干即成。
犀角粉:銼碎,研成細粉,即成。
性味
苦、酸、咸,寒。
功效主治
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用于熱病神昏譫語,斑疹,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0.3~1錢。
備注
(1)犀角是一味清營血、解熱毒的藥物,配以牛黃或羚羊角,則清心定驚;配鮮生地、赤芍、丹皮,則涼血止血、配大青葉、玄參、升麻等,則涼血化斑;配連翹、竹葉卷心等,則清心解毒;配生石膏、知母、玄參等,則涼血清熱。
(2)犀角、鮮生地都能清熱涼血,鮮生地長于養陰生津,犀角則偏于解毒定驚。犀角主要用于清血分實熱,與生石膏的清氣分實熱,也有所不同;但犀角與石膏相同,以治氣血兩燔,則功效甚好。
(3)閱讀前人方書,在方劑中用犀角的頗多,這說明當時犀牛較多。現在世界上犀牛已成稀有動物,犀角一藥,貨源日少。因此,為了保障廣大勞動人民的健康,應以發展眼光來看待這一問題,即必須積極的尋找代用的藥物。
(4)目前臨床上采用水牛角(即水牛的雙角)作為犀角的代用品。按《別錄》記載,水牛角能“治時氣寒熱頭痛”,又《大明本草》說:「煎汁,治熱毒風及壯熱」。據上所述,則水牛角的功效與犀牛角相似。《中藥志》引用天津市藥政局的調查報告說,天津市某市民用水牛角治療小兒熱癥十數年,有較好效果,也建議臨床試用。
(5)水牛角的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五錢,大劑量可用一兩至二兩,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犀角
別名
低密(《綱目》),烏犀角(《證治準繩》),香犀角(《現代實用中藥》)。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犀科動物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犀性兇猛,狩獵時須先隱伏路旁,開槍射殺,或察其足跡出沒之路徑,在途中設陷阱以捕獲之。殺死后將犀角割下即可。
原形態
①印度犀,又名:獨角犀(《綱目》)。
體格粗壯龐大,體重僅次于大象、河馬,身長約3.2~3.5米,肩高達1.8米。頭大,頸短,耳長,眼小,鼻孔大。皮膚堅厚,除耳與尾外,完全無毛。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呈楯狀,皮膚表面有很多疣狀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帶紫色。雌雄獸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圓錐狀,粗而不長,普通長約30~40厘米。四肢粗壯,均3趾。
生活于亞熱帶的潮濕、茂密的叢莽草原。獨棲或兩只同棲,夜行性,嗅覺、聽覺強,視覺弱。以鮮枝、嫩芽、竹、芒果等為食。分布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
形與印度犀相似而較小。皮膚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條褶上下完全連接。本種僅雄獸有角,生于鼻端,角較小,長僅25厘米左右。
生活于熱帶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曬。常獨棲或雌雄同棲,以鮮枝、嫩芽、葉、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分布爪哇。
③蘇門犀,又名:雙角犀。
體形最小,身長約2.4~2.5米。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雌雄獸鼻上皆有雙角,前角長,后角短,縱列而生。上唇不突出。
生活習性與上種相同。分布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
性狀
角呈圓錐形,自底部向上漸細,稍彎曲,長短不等,大者長達30余厘米。表面為烏黑色,下部色漸淺,呈灰褐色。底部周邊有馬牙狀鋸齒,稱"馬牙邊",高約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馬牙邊"向上之中部有縱紋及去凈的堅硬直刺,習稱"剛毛",有時并有裂紋;中部向上漸光滑,角尖端鈍圓發亮,并可見鬃眼狀圓點。角前面有一縱長凹溝,溝長約9~15厘米,深約3厘米,習稱"天溝",其下相對的底盤上有一突出的高崗,崗長約6~7厘米,高2~4厘米,習稱"地崗"。底盤較大,長圓形,前窄后寬,形如龜背,長13~20厘米,寬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漸變淺,呈灰棕色或灰黃色,底面凹入3~6厘米,習稱"窩子",并布滿鬃眼狀圓點,習稱"沙底"。角質堅硬,但從縱面劈開,均系順絲,無絞絲。鎊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點或短線紋。氣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以色烏黑光亮、完整無裂紋、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氣清香者為佳。底盤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顯者質較次。
主產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犀角除上述品種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種:①廣角:亦稱兕角、柱角或天馬角,為非洲產黑犀或白犀的角。角形長大,長可達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漸細,中部較圓,上部稍彎,尖端細而稍扁。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烏黑色。底盤圓形,窩子較淺,五天溝地崗及馬牙邊,有腥氣。亦有鋸成不規則小塊者,稱為"廣角瓣"。
②小犀角:亦稱"蘑菇頭",為犀牛頂上的小角。長3~13厘米,色烏黑光亮,下半部色較淺,多有縱裂紋。頂端圓形似小饅首。底盤圓形,直徑3~9厘米,"窩子"淺,"沙底"較細。縱剖面絲較粗,顯順紋,無絞絲,多灰黑色。鎊片多彎曲。味稍濁。
化學成分
犀角主要成分為角蛋白。此外還含其他蛋白質、肽類及游離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類等。犀角角蛋白的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3種堿性氨基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其分子數比值為1:5:12,因此它與羊毛、牛角等相似,主要屬于優角蛋白。
近來在醫療上常用價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進了對于兩種角的成分研究。關于兩種角的成分比較,可參考"水牛角"條。簡單地說,兩種角都含膽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堿性肽類的組成氨基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無之。又犀角所含胍類較水牛角為少。
犀角煎液,執行紙上電泳,在陽極側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陽性點兩個,經水解后,有半胱氨酸。又發現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氨基酸1種。
犀角用熱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氨基酸,中含絲氨酸,甘氨酸等約20種酸。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藥理作用
①對心血管的影響
犀角水煎劑對正常及衰弱的離體蟾蜍、兔心臟及蟾蜍在位心臟均有強心作用,犀角對犬、家兔的血壓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續上升,此種血壓的變化可能是由于心臟和血管的綜合作用。對蟾蜍下肢灌流先表現短暫的收縮而后擴張。
②解熱作用
犀角與廣角對大腸桿菌發熱之家兔無解熱作用,水牛角混懸劑及水牛角注射液對牛乳發熱之家兔亦無明顯解熱作用。
③其他作用
犀角及牛或羊角、豬蹄爪甲煎劑對離體兔腸有興奮作用。對家兔白細胞總數在減少后急劇上升。在體內、體外對葡萄球菌均無抑制作用。
④從離體心臟、腸管、兔血壓、解熱、血象、抑菌等實驗的初步試驗結果,有人認為牛羊角及豬蹄爪甲與犀角的作用基本相似。
另謂犀角以生理鹽水浸煮后,對離體蛙心在短暫的抑制后有興奮作用(振幅增大,心率無明顯改變);家兔靜脈注射后血壓上升,兔耳血管擴張,離體兔腸及子宮興奮;對大腸桿菌發熱之家兔,靜脈注射可使體溫降至正常;對兔眼有輕度擴瞳作用;小鼠靜脈注射30%0.5毫升可出現痙攣、呼吸不整、眼球突出,5分鐘內消失,以后呈睡眠狀態達5~6小時。
炮制
犀角片:取犀角劈咸瓣,置溫水中浸泡,撈出,鎊片,曬干。犀角粉:取犀角銼粉,研成極細粉末。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治一切角,大忌鹽也。"
②《本草衍義》:"犀角尖,以磨服為佳,若在湯散,則屑之。"
性味
酸咸,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酸咸,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味甘,有小毒。"
歸經
入心、肝經。
①《本草蒙筌》:"入陽明。"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肝二經。"
③《本草匯言》:"入手太陰、少陰,足厥陰、少陰經。"
功效主治
清熱,涼血,定驚,解毒。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癰疽腫毒。
①《本經》:"治百毒,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
②《本草經集注》):"解莨菪毒。"
③《別錄》:"療傷寒,溫疫,頭痛寒熱,諸毒氣。"
④《藥性論》:"辟中惡毒氣,鎮心神,解大熱,散風毒,能治發背、癰疽、瘡腫,化膿作水。主療時疾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妄語。"
⑤《食療本草》:"治赤痢,研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惡心痛,諸飲食中毒及藥毒、熱毒,筋骨中風,心風煩悶。又以水磨取汁與小兒服,治驚熱。"
⑥《日華子本草》:"治心煩,止驚,退熱淚痰,解山瘴溪毒,鎮肝明目。治中風失音,熱毒風,時氣發狂。"
⑦《綱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傷寒蓄血發狂譫語,發黃發斑;痘瘡稠密,內熱里陷或不結痂。瀉肝涼心,清胃解毒。"
用法用量
內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禁忌
①《雷公炮炙論》:"婦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氣。"
②《本草經集注》:"松脂為之使。惡藋菌、雷丸。"
③《綱目》:"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④《本草經疏》:"痘瘡氣虛無太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躁,不宜誤用。"
復方
①治溫熱暑疫,痙厥昏狂,譫語發斑,舌色干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夾帶紫斑,暨痘疹后余毒內熾,口糜咽腐,目赤神煩: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各六兩,真懷生地(冷水洗凈浸透搗絞汁)、銀花(鮮者搗汁用尤良)各-斤,糞清、連翹各十兩,板藍根九兩,香豉八兩,元參七兩,花粉、紫草各四兩。各生曬研細(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黃汁、糞清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每重三錢。涼開水化服,日二次。小兒減半。如無糞清,可加人中黃四兩研丸。(《溫熱經緯》神犀丹)
②治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犀角尖二錢(沖磨),元參心三錢,蓮子心五分,竹葉卷心二錢,連喬心二錢,連心麥冬三錢。水煎服。(《溫病條辨》清宮湯)
③治傷寒熱毒內盛,身發赤斑:犀角(鎊)、麻黃(去根節)、石膏各一兩,黃連(去須)三分,山梔子仁一兩半。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圣濟總錄》犀角湯)
④治急黃,心膈煩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兩,茵陳二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一兩,川芒硝二兩。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又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犀角散)
⑤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⑥治吐血似鵝鴨肝,晝夜不止:犀角二兩(鎊屑生用),桔梗二兩(生用)。上二味,搗羅為散。暖酒調下二錢匕。(《圣濟總錄》生犀散)
⑦治下痢鮮血:犀角(屑)、干地黃、地榆各二兩。上三味,搗篩,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溫服之。(《古今錄驗方》)
⑧治小兒瘡疹,不惡寒,但煩躁,小便赤澀,多渴,或赤斑點者:犀角(鎊)、甘草(炙)各半兩,防風二兩,黃芩半兩。上為粗末。每服抄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奇效良方》犀角散)
⑨治孩子驚癇不知人,迷悶、嚼舌、仰目者:犀角末半錢匕,水二大合,服之。(《廣利方》)
⑩治小兒丹毒,遍身游走,風熱煩躁昏憤:牛蒡子(炒)、荊芥、防風、黃芩各一錢,犀角五錢,生甘草五分。水煎服。外用精牛肉切片貼之,干則另換。(《奇方類編》犀角消毒飲)
⑾治熱病咽喉赤腫,口內生瘡,不能下食: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馬牙硝半兩,黃柏(銼)半兩,黃芩一兩。上藥搗篩為散,以水四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兩沸,放溫,徐徐含咽。(《圣惠方》犀角煎)
⑿治亦眼腫痛:犀角末半兩,秦艽(去苗、土)二兩,黃連(去須)、滑石(碎)、馬牙硝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出油)半兩。上六味,搗研為末,和勻,以沙糖水一處入藥熬成膏,每用皂子大,沸湯化洗之。(《圣濟總錄》犀角膏)
⒀治瘭疽:飲犀角汁。(《千金方》)
各家論述
①《綱目》:"犀角,足陽明藥也。胃為水谷之海,飲食藥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諸毒。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風邪熱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療諸血及驚狂斑痘之證。"
②《本草經疏》:"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傷寒蓄血發狂譫語,發黃、發斑,瘡疽稠密熱極黑陷等證,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熱、涼血解毒之功耳。"
③《本草正》:"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傷寒熱毒閉表,煩熱昏悶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攙入藥中,取汗速如響應。仲景云: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兩物俱入陽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詞,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熱,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倘中氣虛弱,脈細無神,及痘瘡血虛,真陰不足等證;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當忌。或必不得已,宜兼補劑用之。"
④《本經逢原》:"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黃湯為專藥。若患久氣虛,又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氣也。痘瘡之血熱毒盛者,尤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漿之時,又為切禁,以其能化膿為水也;而結痂后余毒癰腫,則又不忌;惟氣虛毒盛之痘,切不可犯。"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