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小肺筋草功效

《中藥大辭典》:小肺筋草

別名

粉條兒萊(《救荒本草》),小肺金草(《草木便方》),土瞿麥(《分類草藥性》),蛆兒草、一窩蛆、肺癆草(《四川中藥志》),蛆芽草(《陜西植藥調查》),蛆婆草、肺風草、肺癰草、金線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蟲草(《湖南藥物志》),銀針草(《陜西中草藥》)。

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百合科植物肺筋草的全草或根。5~6月采收,曬干。

原形態

肺筋草(《植物名實圖考》)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叢生纖維狀須根。葉多數,基生,線形,先端尖,長15~20厘米,寬3~4毫米,質軟,淡綠色。花莖長35~60厘米,上部具粉質短柔毛及棱角,花莖上的葉小形,呈苞片狀.總狀花序,疏生,苞垃較花為短,無柄;花小形,長6~8毫米,花被下部合生成短筒狀,與子房愈著,外面有細毛,上部鐘形,先端6裂,裂片披針形,呈淡紅色;雄蕊6,花絲短,分離,著生于花被上;子房上位,花柱絲狀,直立。蒴果橢圓形,頂端殘存花被.種子鋸屑狀。花期5~6月。

生境分部

生于低山地區陽光充足之處。分布自甘肅南延至華東及西南各地。

性味

苦甘,平。

①《草木便方》:"甘。"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甘,無毒。"

③《陜西中草藥》:"苦,寒,有小毒。"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活血,殺蟲。治咳嗽吐血,百日咳,氣喘,肺癰,鞏癰,腸風便血,婦人乳少,經閉,小兒疳積,蛔蟲。

①《草木便方》:"清郁熱,化痰。治久嗽,勞傷氣喘。"

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咳嗽,淋癥。花、草同功。"

③《四川中藥志》:"治瘡疹。"

④《湖南藥物志》:"清肺熱,殺蛔蟲。治喘息,咳嗽吐血,肺癰吐膿血,膀胱疝氣疳積,夜盲。"

⑤《陜西中草藥》:"清熱利濕,潤肺,活血調經。治消化不良,肝炎,胃酸過多,肺結核,咳嗽,乳汁不足,白帶,經閉腰痛。"

⑥《陜西草藥》:"消腫,止痛。治腸風便血,乳閉,乳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兩。

復方

①治久年咳嗽:粉條兒菜鹿銜草、椿芽花、五匹風、排風藤。水煎,燉肉或燉豬心肺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咳嗽吐血:金線吊白米一兩,白茅根一兩。水煎服。(《農村常用草藥手冊》)

③治百日咳:小肺筋草、五匹風、狗地芽各一兩。煎水和蜂糖服(冰糖、白糖亦可)。(《重慶草藥》)

④治小兒疳積:金線吊白米三至五錢。蒸豬肝二至三兩服,或煮水豆腐二至三兩服。(《農村常用草藥手冊》)

⑤驅蛔蟲:粉條兒菜,煎水合醪糟內服。(《四川中藥志》)

⑥催乳:鮮肺筋草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⑦治乳閉:蛆芽草三錢,鹿角沙參通草秤鉈各二錢。甜一小盅為引,水煎服。(《陜西草藥》)

⑧治風火牙痛:金線吊白米一兩,豬精肉三兩,共煮服。(《農村常用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取鮮根0.5~1兩,水煎分2次服。小兒用根煮雞蛋,只吃雞蛋即可。治療500余例,均在2~3天內見效。

②治療結核性骨髓炎

用鮮肺筋草全草4兩(干品1~2兩),水煎服,每天1劑。結合外科局部治療,試治3例,其中1例髖關節結核,經長期使用青、鏈霉素及異煙肼,未見好轉,改用肺筋草治療半月,癥狀即迅速改善,瘺管愈合,關節功能逐漸恢復。

③治療乳腺炎

用法用量同上。治療效十例,證實對初起乳腺炎療效較為滿意。

備注

同屬植物光肺筋草在陜西地區亦同等入藥。其主要區別是:花莖光滑,花稍密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小肺筋草

英文名

Spike Aletris Herb, all-grass of Spike Aletris

別名

粉條兒菜、肺筋草、小肺金草、土瞿麥、蛆兒草、一窩蛆、肺癆草、蛆婆草、肺風草、肺癰草、金線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蟲草、銀針草、野韭菜牙草、蛆牙草、化食草

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粉條兒菜和短柄粉條兒菜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letris spicata(Thunb.)Franch.[Hypoxis spicata Thunb.]2.Aletris scopulorum Dunn

采收和儲藏:5-6月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1.粉條兒菜,多年生草本,高35-60cm。根莖短,須根細長,其上生有多數細塊根,色白似蛆,又好像“白米”。葉自根部叢生,窄條形,長15-20cm,寬3-4mm,先端漸尖,淡綠色。花葶從葉叢中生出,直立,上部密生短毛,稍具棱角。花疏生于總狀花序上,近無梗;花被短筒狀,上端6裂,裂片條狀披針形,黃綠色或先端略帶粉紅色,外部密生短腺毛;雄蕊6;子房上位,3室。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先端有宿存花被。花期5-6月。

2.短柄粉條兒菜,與上種的區別點為:植株較矮小,基部葉不明顯蓮座狀,花被白色;蒴果球形。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低山地陽光充足的空曠草地上或山坡、灌叢邊緣。

2.生于林下灌木叢中、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1.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

栽培

1.氣候土壤:應性較強,能耐旱、耐瘠。一般土地均可栽種,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黃泥夾砂土較好。

2.種植:種子繁殖,四川地區在9-10月播種。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各22-26cm開穴,深約7cm,施人畜糞水后,每畝用種子5兩,與草木灰、人畜糞水拌勻,撒到穴內。

3.出齊后,施提苗肥1次。苗高7cm時,要除草、勻苗、補苗,每穴留苗4-5株,并再追肥1次。以后每年每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可適當施用氮素化肥。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長40-80cm。根莖短,須根叢生,纖細彎曲,有的著生多數白色細小塊根,習稱“金線吊白米”。葉叢生,帶狀,稍反曲,長10-20cm,寬0.3-0.5cm;礦綠色,先端尖,全緣。花莖細柱形,稍波狀彎曲,直徑0.2-0.3cm,被毛;總狀花序穗狀,花幾無梗,黃棕色,花被6裂,長約0.5cm,裂片條狀披針形。蒴果倒卵狀三棱形。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粉條兒菜根含皂甙(saponin),基甙元為異娜草皂甙元(isonarthogenin)及薯蕷皂甙元(diosgenin)。

性味

味甘;苦;性平

歸經

肺、肝經

功效主治

清熱;潤肺止咳;活血調經;殺蟲。主咳嗽;咯血;百日咳 ;喘息;肺癰;乳癰;肋腺炎;經閉;缺乳;小兒疳積;蛔蟲病;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鮮品可用60-120g。外用:管量,搗敷。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清郁熱,化痰。治久嗽,勞傷氣喘。

2.《分類草藥性》:治一切咳嗽,淋癥。花、草同功。

3.《四川中藥志》:治瘡疹。

4.《湖南藥物志》:清肺熱,殺蛔蟲。治喘息,咳嗽吐血,肺癰吐膿血,膀胱疝氣,疳積,夜盲。

5.《陜西中草藥》:清熱利濕,潤肺,活血調經。治消化不良,肝炎,胃酸過多,肺結核,咳嗽,乳汁不足,白帶,經閉腰痛。

6.《陜西草藥》:消腫,止痛。治腸風便血,乳閉,乳癰。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