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桂枝茯苓丸

《中國藥典》:桂枝茯苓

【處方】桂枝100g 茯苓100g 牡丹皮100g 赤芍100g 桃仁100g

【性狀】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婦人宿有癥塊,或血瘀經閉,行經腹痛,產后惡露不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禁忌】孕婦慎用。

【規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金匱要略》卷下:桂枝茯苓丸

【別名】奪命丸(《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二)、牡丹丸(《普濟方》卷三五七)、奪命丹(《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二)、桂心茯苓丸(《張氏醫通》卷十五)。

【處方】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藥各等分

【制法】上藥五味,研末,煉蜜為丸,如兔屎大。

【藥理作用】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中成藥研究》1986(5):24~26,實驗表明,靜脈注射或口服本方,能明顯降低全血比粘度,全血還原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纖維蛋白原濃度,增加紅細胞電泳速度。實驗發現,該藥顯效于靜注、口服兩種給藥途徑,前者作用快,后者作用持久。且口服降低血漿比粘度的作用特強。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緩消癥塊。治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月經困難;經停腹脹痛;難產;胎死腹中;胞衣不下;產后惡露不盡而腹痛拒按者。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時服1丸,不知,加至3丸。

【備注】方中桂枝溫陽通脈,芍藥養血和營,桃仁破血消癥,丹皮活血散瘀,茯苓益氣養心。以蜜為丸,取其漸消緩散之義。

【摘錄】《金匱要略》卷下

言庚孚方:桂枝茯苓丸

【處方】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丹皮15克,芍藥15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瘕散結。主瘀滯胞宮,結而為患。

【用法用量】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早晚飯前服用10克。

【摘錄】言庚孚方

《金匱》卷下:桂枝茯苓丸

【別名】奪命丸、牡丹丸、奪命丹、仙傳保命丹、安禳丸

【處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兔屎大。

【功能主治】下其癥。化瘀生新,調和氣血。主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3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婦人小產,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或胎上搶心,則悶絕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胎動氣。

【用法用量】奪命丸(《婦人良方》卷十二)、牡丹丸、奪命丹(《普濟方》卷三五七)、仙傳保命丹、安禳丸(《胎產心法》卷中)。本方方名,《張氏醫通》引作“桂心茯苓丸”。

【各家論述】①《金匱函經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藥能去惡血;茯苓亦利腰臍間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緩、有收有滲、結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緩以桃仁、丹皮之甘;陰氣之發動者,收以芍藥之酸;惡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滲,利而行之。②《金匱要略方義》:本方為化瘀消癥之緩劑。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則等量之白芍,以養血和血,庶可去瘀養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溫通血脈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調和氣血;佐以茯苓之淡滲利濕,寓有濕祛血止之用。綜合全方,乃為化瘀生新、調和氣血之劑。制作蜜丸,用法從小量開始,不知漸加,亦有下癥而不傷胎之意,更示人對妊娠病證應持慎重之法。如此運用,使癥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為妊娠宿癥瘀血傷胎之良方益法。

【臨床應用】①癥瘕(宮外孕)《山東醫刊》(1966;3:15):宓某某,女,25歲。結婚8年未生育,四年前流產一次。這次月經兩個月未來,前兩天小腹突然疼痛劇烈,下墜,陰道點滴下血,血色紫黑。面黃瘦,語音低微,精神不振,急性病容,少腹疼痛拒按,舌苔白,脈沉滑。西醫婦科檢查:宮體增大如雞卵,后穹窿飽滿、觸痛,似囊樣感,宮體后與右側附件有拳頭大包塊,壓痛明顯。西醫診斷:子宮外孕。中醫診斷:癥積瘀血。患者拒絕手術,故以中藥與桂枝茯苓丸,服3次后,第2天腹疼減輕,陰道下血成淡紅色血水,其量增多,飲食增加,精神好轉;又繼續服至3天時,流出1塊扁園形血塊,淡紅色,似爛肉狀,并繼續下黑紫色血,其量減少,腹痛消失,(但仍有壓痛),脈搏沉緩;又續服3天,下血停止,腹部壓痛消失。后穹窿稍有飽滿,無壓疼,中位子宮,附件雙(一)。又繼續服藥2天后,所下血色變為鮮紅,量多;改服加減膠艾湯2劑,下血停止,一切癥狀消除。繼續觀察1月,患者身體健康,月經來潮1次,持續4天。②產后惡露不凈《蒲輔周醫案》:陳某某,女,成年,已婚。1963年5月7日初診:自本年3月底足月初產后,至今四旬,惡露未凈,量不多,色淡紅,有時有紫色小血塊,并從產后起腰酸痛,周身按之痛,下半身尤甚,有時左少腹痛,左腰至大腿上3分之1處有靜脈曲張,食欲欠佳,大便溏,小便黃,睡眠尚可,面色不澤,脈上盛下不足,右關弦遲,左關弦大,寸尺俱沉澀,舌質淡紅無苔,由產后調理失宜,以致營衛不和,氣血紊亂,惡露不化。治宜調營衛,和血消瘀。處方:桂枝1錢5分,白芍2錢,茯苓3錢,炒丹皮1錢,桃仁1錢(去皮),炮姜8分,大棗4枚,服5劑。16日復診:服藥后惡露已盡,少腹及腰腿痛均消失,食欲好轉,二便正常,脈沉弦微數,舌淡無苦。瘀滯已消,宜氣血雙補,十全大補丸40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服后已恢復正常。③盆腔炎《新中醫》(1975;6:40):以桂枝茯苓湯治療盆腔炎50例,其中慢性盆腔炎35例,治愈27例,療效達77.1%,疼痛癥狀消失平均為16.4天,附件壓痛減輕平均為18天,附件壓痛消失平均18.9天。亞急性盆腔炎10例,治愈8例,疼痛癥狀消失平均為6.8天,附件壓痛減輕平均為11.1天。急性盆腔炎5例,治愈4例,急性期合用各種抗菌素治療。其余例數均為無效。

【摘錄】《金匱》卷下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