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卷上:栝樓桂枝湯
【處方】栝樓根6克 桂枝9克 芍藥9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棗12枚
【功能主治】解肌發表,生津舒筋。治外感風寒,發熱惡風,頭痛汗出,身體強,幾幾然,脈沉遲而有力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服,取微汗。汗不出,服頃啜熱粥發之。
【備注】本方即《傷寒論》桂枝湯加蔞根而成,所治之證,為痙病中之柔痙。是外有表邪,經絡受阻,經脈拘急不舒,復因表虛汗出,津液不得濡潤而成。方中用桂枝湯外解風寒,加入栝樓根甘寒潤燥而通津液,并且善通經絡。配合成方,可收解表生津并重之效,表證解,津液通,經脈濡,而痙亦自愈。
【摘錄】《金匱要略》卷上
《金匱》卷上:栝樓桂枝湯
【別名】本瓜蔞桂枝湯、桂枝加瓜蔞湯
【處方】栝樓根2兩,桂枝3兩,芍藥3兩,甘草2兩,生姜3兩,大棗12枚。
【功能主治】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
【用法用量】本瓜蔞桂枝湯(《普濟方》卷一三二)、桂枝加瓜蔞湯(《中國醫學大辭典》)。本方方名,《法律》引作“栝樓根桂枝湯”、《幼幼集成》引作“瓜蔞根桂枝湯”。
【各家論述】①《法律》:即系濕熱二邪交合,不當從風寒之表法起見,故不用葛根之發汗解肌,改用栝樓根味苦入陰,擅生津撤熱之長者為君,合之桂枝湯,和榮衛,養筋脈,而治其痙,乃變表法為和法也。②《金匱要略論注》:其原由筋素失養而濕復挾風以燥之,故以桂枝湯為風傷衛主治,加栝樓根以清氣分之熱而大潤其太陽經既耗之液,則經氣流通,風邪自解,濕氣自行,筋不燥而痙愈矣。
【臨床應用】小兒抽搐癥《陜西中醫》(1985;7:304):以栝樓桂枝湯治療小兒抽搐癥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6歲,病程1月-2年,屬于熱性病后遺癥25例,不明原因者35例。處方:栝樓根15g,桂枝8g,白芍12g,炙草、生姜各6g,大棗5枚;氣虛加黨參,脾虛加白術,血虛加當歸,陰虛加石斛,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忌食生冷油膩。結果,40例15天內治愈。18例1個月內治愈,2例無效,總有效率達96%。
【摘錄】《金匱》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