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鳙魚
別名
鱃魚(《山海經》),鰫魚(《上林賦》),皂包頭、皂鰱(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頭魚(《食物本草會纂》),鳙頭鰱(《醫林纂要》),鯼魚(《本草求原》),包頭魚(《隨息居飲食譜》),胖頭魚(《動物學大辭典》),黑鰱、花鰱(薛德焴《系統動物學》)。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鯉抖動物鳙魚的肉。
原形態
休側扁,呈紡錘形,腹部在腹鰭基部之前段較圓,在腹鰭基部之后至肛門有很窄的腹棱。體長一般50余厘米。頭大,約為體長的1/3。吻鈍,闊而圓,口很寬,上唇中部很厚。眼小,位置特別低,在頭側正中軸的下方。下咽齒一行,呈杓形。鰓耙數很多,呈頁狀,排列緊密,但不聯合。有發達而成螺旋形的鰓上器。鱗細小,側線鱗96~110。背鰭Ⅲ7,很短,無硬刺,起點在腹鰭基之后。胸鰭長,可達腹鰭基,臀鰭Ⅲ12~13。尾鰭叉狀。背部及兩側上半部微黑,腹部灰白,兩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點。胸、腹鰭灰白。
生境分部
生活于河流、湖伯中,冬季多在河床和較深的巖坑中越冬,分布長江流域下游地區,東北、華北甚少見。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性味
《綱目》:"甘,溫,無毒。"
歸經
《本草求真》:"入胃。"
功效主治
①汪穎《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②《本草求原》:"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禁忌
《綱目》:"多食動風熱,發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鳙魚
英文名
Bighead, Variegated carp
別名
鱃魚、皂包頭、皂鰱、黑包頭魚、鳙頭鰱、包頭魚、胖頭魚、黑鰱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綱目》:鳙魚,處處江湖有之。狀似鰱而色黑,其頭最大,有至四、五十斤者。味亞于鰱。鰱之美在腹,鳙之美在頭,或以鰱、鳙為一物誤矣。首之大小,色之黑自,不大相佯。《山海經》云,羞魚似鯉大首,食之已疣是也。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鳙魚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撈,捕后,除去鱗片及內臟,鮮用。
原形態
鳙魚,體側扁,稍高。腹鰭基底至肛門處有狹窄的肉棱。口端位,口裂稍向上傾斜。吻圓鈍。眼小,下側位,在頭側正中軸下方。鰓耙狀如柵片,但不愈合,有鰓上器,耙數隨個體增大而數量增多。鱗很小,側線鱗99-115,背鰭3,7,很短,起點于腹鰭起點之后,胸鰭大而延長,末端起過腹鰭基部。臀鰭3,12-13。尾鰭深叉狀,上下約等長。體灰黑色,背面和上側面暗褐色,具黑色細斑。腹部銀白色。各鰭條呈灰白色,并有不少黑斑。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為淡水中上層魚類,行動遲緩,性情溫和,以浮游動物為主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等流域。現全國大部地區有人工飼養。
化學成分
魚肉含多捉氨基酸,且在發育的過程中含量有所變化,在所含有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tamic acid)含量為最高,其后為亮氨酸(leucine)和丙氨酸(alanine),還含牛磺酸(taurine)。含脂肪酸,如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等。血清中含觸球蛋白(haptoglobin)。另含肌甙(inosine),次黃嘌呤(hypoxanthine),AMP,ADP,ATP,IMP。此外尚含膽甾醇(cholester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胡蘿卜素(carotene),雞油菌黃質(canthxanthin),葉黃素(phytoxanthin)等。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脾;胃經
功效主治
溫中健脾;壯筋骨。主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肢體腫脹;腰膝酸痛;步履無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適量。
禁忌
《綱目》:“多食動風熱,發瘡疥。”
各家論述
1. 汪穎《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2.《本草求原》: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