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雁肉
別名
大雁肉、鴻雁肉
來源
雁行目鴨科鴻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藥。
生境分部
分布于西伯利亞,冬遷我國沿海一帶。
功效主治
壯筋骨。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雁肉
出處
《千金·食治》
來源
為鴨科動物白額雁等的肉。
原形態
雄鳥體長約70厘米,雌鳥較小。嘴扁平,被有軟皮,肉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質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和前額皆有白色橫紋。頭、頸和背部羽毛棕黑,羽緣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緣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規則黑斑。幼鳥無此黑斑,嘴基亦無白紋。腿和腳橙黃色,有4趾,前3趾間具蹼,后1趾小而不著地,蹼淡黃色;爪短而鈍,白色或灰色。
棲息沼澤地區。遷徙時,常集成大群,飛行有序。主食植物,間食昆蟲和蠕蟲,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遷至長江下游一帶越冬。
本動物的脂肪(雁肪)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除上述品種外,常見的尚有鴻雁、豆雁等。
性味
甘,平。
①《千金·食治》:"味甘,平,無毒。"
②《日華子本草》:"涼,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微辛,溫。"
歸經
《本草求原》:"入肺,兼入肝、腎。"
功效主治
祛風,壯筋骨。治頑麻風痹。
①《千金·食治》:"長發鬢須眉,益氣,耐暑。"
②《日華子本草》:"治風麻痹。助氣,壯筋骨。"
③《綱目》:"和臟腑。"
④《醫林纂要》:"益陽氣,暖水臟。余功同家鵝。"
⑤《本草求原》:"治拘攣、偏枯。"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雁肉
英文名
Anser Meat
出處
出自《千金;食治 》。
1.《名醫別錄》:雁,生江南池澤,取無時。
2. 陶弘景:《詩》云:大曰鴻,小曰雁。今雁類亦有大小,皆同一形。又別有野鵝,大于雁,猶似家蒼鵝, 謂之駕鵝。雁肪自不多,食其肉應亦好。雖采無時,以冬月為好。
3.《綱目》:今人以白而小者為雁,大者為鴻,蒼者為野鵝,亦曰鵝。《爾雅》謂之LULOU也。南來時瘠瘦不可食,北向時乃肥,故宜取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白額雁、鴻雁等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nser albifrons(Scopoli)2.Anset cygnoides(Linnaeus)
采收和儲藏:以冬季捕捉為好。捕得殺死后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原形態
1.白額雁,雄鳥體長約70cm,雌鳥較小。嘴扁平,被有軟皮,肉色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質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基和前額皆有白色橫紋。頭和頸、背部羽毛棕黑,羽緣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緣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規則黑斑。幼鳥無此黑斑,嘴基亦無白紋。腿和腳橙黃色,有4趾,前3趾間具蹼,后1趾,前3趾間具蹼,后1趾小而不著地,蹼淡黃色;爪短而鈍,白色或黑色。
2.鴻雁,雄鳥成體長約90cm,雌鳥較雄鳥為小,雌雄羽毛相似。嘴裂基部有2條黑褐色顎紋,頦及喉棕紅。頭頂至枕部為棕褐色,向后漸深。頸部除正中棕褐色外,余均白色。背肩、三級飛羽暗褐色,羽緣淡棕色;初級飛羽灰褐,端部轉黑褐色;次級飛濃褐;翅上覆羽灰褐,羽緣棕白以至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前頸下部和胸部均淡肉紅色,向后漸淡至下腹轉為純白色。脅部暗褐,羽緣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尾羽暗褐色,尾上覆羽前褐后白,尾下覆羽和尾側覆羽純白。嘴黑色,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狀突。虹膜赤褐色或褐色,趾跖橙黃色,爪黑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棲息于曠野、湖泊、河川和沼澤地帶,有時也可見于森林中在草原和茂密的蘆葦間筑巢。以植物為主要食物,也吃少量貝類。每年4-5月產卵,每窩5-8枚,呈乳白色。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南部、包頭、阿爾泰山脈、黃河上游、河北、青島;長江下游;福建、臺灣。
化學成分
灰雁含(2R,4R,6R,8R)-2,4,6,8-四甲基十一(碳)酸[(2R,4R.6R.8R)-2,4,6,8-tetramethyundecanoic acid]的甲酯。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且;肝;腎經
功效主治
祛風;舒筋壯骨。主諸內麻木不仁筋脈拘攣;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
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氣。”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長發鬃須眉,益氣,耐暑。
2.《日華子本草》:治風麻痹。助氣,壯筋骨。
3.《綱目》:和臟腑。
4.《醫林纂要》:益陽氣,暖水臟。余功同家鵝。
5.《本草求原》:治拘攣、偏枯。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