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陽起石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陽起石

別名

白石、石生

來源

為石棉類礦石。全年可采,挖出后,去凈泥土及雜石。

性狀

為長條形、扁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塊,大小不一。全體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白色與青灰色相間的縱花紋,有光澤。質松軟,縱向劈開呈纖維狀,捻碎后呈絲狀,其絲綿軟而光滑,富彈性,粘附皮膚上不易去掉。無臭,無味。

炮制

置無煙爐火中煅紅,取出放黃內淬之(每100斤用酒20斤),曬干,碾細。

性味

咸,微溫。

功效主治

補腎,壯陽。用于陽痿不舉,腰膝冷痹,肢體厥冷,婦女子宮虛冷,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1~1.5錢。外用適量,研粉配伍其它藥使用。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陽起石

別名

白石(《本經》),羊起石、石生(《別錄》)。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硅酸鹽類礦物陽起石或陽起石石棉的礦石。采得后,去凈泥土、雜石。

原形態

①陽起石

單斜晶系。晶體呈長柱狀、針狀、毛發狀。但通常成細放射狀、棒狀或纖維狀的集合體。顏色由帶淺綠色的灰色到暗綠色。具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單向完全解理。斷口呈多片狀。硬度5.5~6。比重3.1~3.3。性脆。常見于各種變質巖中。

②陽起石石棉

為纖維狀的陽起石,其特點是具有極好的平行纖維狀構造,纖維長短不一。白色、淺綠色及淺棕色。絹絲光澤。具有伸縮性和韌性、耐火性和抗酸性。

生境分部

主產于湖北、河南等地。

性狀

為長條形或扁長條形,大小不一。全體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青白色與青灰色相間的縱花紋,有時帶黃棕色,具光澤。體重而質地松軟,易剝離,斷面呈纖維狀,易縱向裂開,捻碎后呈絲狀,其絲棉軟而光滑。富彈性,粘在皮膚上則發癢,且不易去掉。氣味均無。以針束狀、灰白色有光澤、易捻碎者為佳。置火焰中燒之變紅色而不熔,離火后,燒過的部分略變黃,吹管灼燒時難熔,不導熱。不溶于酸。

炮制

陽起石:洗凈,砸碎。煅陽起石:取潔凈的陽起石塊,置坩堝內,在無煙的爐火中煅紅透,倒入黃酒內淬,取出,晾干,碾細。(每陽起石100斤,用黃酒20斤)

①《日華子本草》;"陽起石合藥時燒后水煅用,凝白者為上。"

②《綱目》:"凡用陽起石,火中煅赤,酒淬七次,研細水飛過,日干。亦有用燒酒浸過,同樟腦入罐升煉取粉用者。"

性味

咸,溫。

①《本經》:"味咸,微溫。"

②《藥性論》:"味甘,平。"

③《醫林纂要》:"咸辛,溫。"

歸經

入腎經。

①《綱目》:"右腎命門氣分。"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經。"

功效主治

溫補命門。治下焦虛寒,腰膝冷痹,男子陽痿,女子宮冷,癥瘕崩漏。

①《本經》:"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陰痿不起,補不足。"

②《別錄》:"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

③《藥性論》:"補腎氣精乏,腰疼膝冷,濕痹,能暖女子子宮久冷,冷癥寒瘕,止月水不定。"

④《日華子本草》:"治帶下,溫疫,冷氣,補五勞七傷。"

⑤王好古:"補命門不足。"

⑥《醫學入門》:"能助人陽氣,主男子下虛陽衰乏。"

⑦《綱目》:"散諸熱腫。"

⑧《楸藥解》:"治寒疝。"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1~1.5錢。

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

②《藥性論》:"惡石葵。忌羊血。"

③《本草經疏》:"陰虛火旺者忌之。陽萎屬于失志,以致火氣閉密不得發越而然,及崩中帶下由于火盛而非虛寒者,并不得服。"

④《本草匯言》:"營虛血熱者不宜服。"

復方

①治元氣虛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陽起石(煅,研令極細)、鐘乳粉各等分。共為細末,酒煮附子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濟生方》白丸)

②治陰痿、陰汗:陽起石(煅,為末),每服二錢,鹽酒下。(《普濟方》)

③治沖任不交;虛寒之極,崩中不止,變生他證:陽起石(火煅紅,別研,令極細)二兩,鹿茸(去毛,炙)一兩。上為細末,醋煎艾汁,打糯米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飲下。(《濟生方》陽起石丸)

④治丹毒:陽起石(燒,研末),新水調涂腫處。(《儒門事親》陽起石散)

備注

除上述正品外,在四川、湖北、山東、河南以及北京等部分地區,尚有用陰起石作陽起石者。陰起石的礦物形態為滑石片巖,是一種短纖維的石棉類礦石,呈致密的細鱗片狀到粗鱗片狀。一般為綠色或由灰色到白色。硬度特別小,觸之有滑感。是層帶的產物,常與剛起石相伴生。這種礦石差不多全由滑石組成。此外也往往含有碳酸鹽(礦)、綠泥石、云母及少量其他礦物。藥材商品呈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全體銀白色而微綠。具光澤,表面光滑而不平坦,斷面顯層狀紋。質軟而疏松,易碎,用手可捻成薄鱗片狀或短纖維狀。粉末附于手上有光滑感,且不易掉落。以火燒之不變紅,而易傳熱。氣微,味淡。入藥煅紅研細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陽起石

英文名

Tremoliteor Tremoliteasbestos,Actinolite

別名

白石、羊起石、石生、陽石、起陽石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1.《別錄》:陽起石,云母根也,生齊山山谷及瑯邪,或云山、陽起山。采無時。

2.陶弘景:陽起石,此所出即與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厚實爾。今用乃出益州,與礬石同處,色小黃黑,即礬石云母根。

3.《唐本草》:此石以白色肌理似殷孽,仍夾帶云母,綠潤者為良,故《本經》一名白石,今用純黑如炭者誤矣。云母條中既云黑者名云膽,又名地涿,服之損人,黑陽起石必為惡矣。《經》言生齊山,齊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硅酸鹽類角閃石族礦物透閃石及其異種透閃石石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inolite

采收和儲藏:采得后,去凈泥土、雜石。

原形態

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晶體呈簡單的長柱狀、針狀,有時呈毛發狀。常呈細放射狀、纖維狀的集合體。白色或淺灰色。玻璃光澤,纖維狀集合體具絲絹光澤。硬度5.5-6。性脆,針狀,毛發狀晶體易折斷。相對密度2.9-3.0。透閃石石棉為透閃石的纖維狀異種。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常產在火成巖或白巖之接觸帶。也常見于結晶質灰巖和白云巖及結芯片巖等變質巖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湖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長柱狀、針狀、纖維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扁長條狀或短柱狀。大小不一。白色、淺灰白色或淡綠白色,具絲絹樣光澤。體較重,質較硬脆,有的略疏松。可折斷,碎斷面不整齊,縱面呈纖維狀或細柱狀。氣無味淡。以針束狀、色白、有光澤、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鑒別 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無色或呈淡淡的綠色。柱狀或纖維狀。中正突起。干涉色為Ⅱ級綠。傾斜消光,消光角(C∧Ng)為13°-18°;少數平行消光;橫切面對稱消光。正延長符號。二軸晶。負旋旋旋旋光性。光軸角較大。

品質標志 雜質含量限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規定:本品不得含碳酸鹽。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堿式硅酸鎂鈣[Ca2Mg5(Si4O11〕2·〔OH〕2],并含少量錳、鋁、鈦、鉻、鎳等雜質。

鑒別

1.本品主成分可用X射線衍射法鑒定。某些含量較少的成分(<5%),如方解石尚需用熱分析等其它方法鑒定。

2.本品置火焰中燒之變紅色而熔,離火后,燒過的部分略變黃。

3.理化鑒別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陽起石(透閃石)IR λKBrmax cm-1:1105,998,950,920,755,684,640,508,460,385。

炮制

陽起石:洗凈,砸碎。煅陽起石:取潔凈的陽起石塊,置坩堝內,在無煙的爐火中煅紅透,倒入黃酒內淬,取出,晾干,碾細。(每陽起石100斤,用黃酒20斤)。

①《日華子本草》:陽起石合藥時燒后水煅用,凝白者為上。

②《綱目》:凡用陽起石,火中煅赤,酒淬七次,研細水飛過,日干。亦有用燒酒浸過,同腦入罐升煉取粉用者。

性味

咸;溫

歸經

腎經

功效主治

溫腎壯陽。主腎陽虛衰;腰膝冷痹;男子陽痿;女子宮冷;癥瘕崩漏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1-1.5錢。

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

2.《藥性論》:惡石葵。忌羊血。

3.《本草經疏》:陰虛火旺者忌之。陽萎屬于失志,以致火氣閉密不得發越而然,及崩中帶下由于火盛而非虛寒者,并不得服。

4.《本草匯言》:營虛血熱者不宜服。

復方

1.白丸(《濟生丸》),主治元氣虛寒,精滑不禁,大便溏泄,手足厥冷。2.3.育龜丸(《本草求真》),主治陽萎不孕。

各家論述

1.《本經》: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陰痿不起,補不足。

2.《別錄》: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

3.《藥性論》:補腎氣精乏,腰疼膝冷,濕痹,能暖女子子宮久冷,冷癥寒瘕,止月水不定。4.《日華子本草》:治帶下,溫疫,冷氣,補五勞七傷。

5.王好古:補命門不足。

6.《醫學入門》:能助人陽氣,主男子下虛陽衰乏。

7.《綱目》:散諸熱腫。

8.《玉楸藥解》:治寒疝。

9.《綱目》:陽起石,下焦虛寒者宜用之,然亦非久服之物。張子和《儒門事親》云:喉痹急速,相火之病也,相火龍火也,宜以火逐之。一男子病纏喉風腫,表里皆作,藥不能下,以涼藥灌入鼻中,下十余行,外以陽起石燒赤,伏龍肝等分,研極細末,日以新汲水調掃百遍,三日熱始退,腫始消。此亦從治之道也。

10.《本草經疏》:陽起石,補助陽氣,并除積寒宿血留滯下焦之圣藥,故能主崩中漏下,及破子臟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及男子莖頭寒,陰痿不起,陰下濕癢。真陽足,則五臟之氣充溢,邪濕之氣外散,故并去臭汗也。《別錄》又主消水腫者,蓋指真火歸元,則能暖下焦熏蒸糟粕,化精微,助脾土以制水也。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