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野芋葉功效

《中藥大辭典》:野芋葉

出處

《綱目》

來源

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葉片。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野"條。

性味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性寒,味辛澀,有毒。"

功效主治

治疔瘡;無名腫毒。

《綱目》:"搗涂毒腫初起無名者即消。亦治蜂蠆螫,涂之。"

復方

①治指疔:鮮野D 適量,白礬少許,酌加豬膽汁,同搗爛如泥,敷于患處。

②治無名腫毒初起:鮮野芋葉,搗敷患處。未成膿者,可使內消。

③治毒蛇咬傷:鮮野芋葉同釀糟搗敷傷處。

④治毒蜂螫傷:鮮野芋全草連根,搗涂患處。(選方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野芋葉

英文名

Leaf of Taro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采收和儲藏:春、夏委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野芋,濕生草本。塊莖球形,有多數須根;匍匐莖常從塊莖基部外,伸,長或短,具小球莖。葉基生,葉柄肥厚,直立,長可達1.2m;葉片盾狀,卵狀,薄革質,表面略發亮,長達50cm以上,先端較尖,基部耳形,2裂,前裂片寬卵形,銳尖,后裂片卵形,鈍,全緣,呈波狀。花序柄比葉柄短;佛焰苞蒼黃色,長15-25cm,管部淡綠色,長圓形,為檐部長的1/2-1/5;檐部狹長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雌花序與不育雄花序等長;能育雄花序和附屬器各長4-8cm;子房具極短的花柱。花期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亦有栽培。

性味

味辛;性寒;有毒

歸經

肺經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疔瘡腫毒;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

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復方

①治指療:鮮野芋葉適量,白礬少許,酌加豬膽汁,同搗爛如泥,敷于患處。②治無名腫毒初起:鮮野芋葉,搗敷患處。未成膿者,可使內消。③治毒蛇咬傷:鮮野芋葉同酒釀糟搗效傷處。④治毒蜂螫傷:鮮野芋全草連根)搗涂患處。《選方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各家論述

《綱目》:搗涂毒腫初起無名者即消。亦治蜂蠆螫,涂之。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